“互联网+”对口支援促进精准帮扶的政策思考

2020-08-16 13:58刘善庆徐林芳黄小勇
老区建设 2020年14期
关键词:精准帮扶互联网+互联网

刘善庆 徐林芳 黄小勇

[提 要]对口支援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效应、民生效应、科教效应等三个方面。但是,在规范性、科学性、协同性等方面,该政策也存在瓶颈。新时代坚持和发挥对口支援政策优势的关键是做好优化设计工作,具体思路有三: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互联网+”对口支援国家共享平台;二是做好中层设计,利用“互联网+”推进援助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三是做好基层设计,利用“互联网+”促进对口支援企业多元参与。

[关键词]精准帮扶;对口支援;“互联网+”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对口支援政策历经多次拓展,并陆续启动了规模宏大的援边、援疆、援藏、援老区等对口支援战略。经过近70年对口帮扶,边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贫困区、革命老区等在经济、民生和科教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不仅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为其他国家对口帮扶提供了经验借鉴。在新时代,对口支援被赋予了新的目标与要求,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对口支援战略的新要求和新方向。为此,需要利用“互联网+”创新对口支援模式,实施精准帮扶,从顶层、中层和基层多层面发挥“互联网+”的驱动与共享功能,解决法律制度、评估机制和协同体系等不足问题,通过构建“互联网+”对口支援国家共享平台,推进对口支援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促进对口支援企业多元参与,进而提升对口支援效率,实现精准减贫。

一、我国对口支援的主要成效

(一)基础建设完善,经济效应显著

自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以民生为根本,针对西部地区基础建设落后的现状,给予了大量的财政支持。粗略统计,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个省市累计向新疆无偿援助资金超40亿元,实施合作项目超1200个;青海省接受国家部委、央企实施援建项目超30个;内蒙古通过对口支援获得资金兴修水利工程近3000项,解决了近2万人和近3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等等。通过援助,西部地区在交通、能源、现代工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提高了经济效益。2013年开始,国务院下达文件,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助力红色苏区脱贫赴小康。如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兴国完成了红军子弟学校、兴国中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了56个和谐秀美新农村建设点建设,重点打造了高兴山塘金叶新村、埠头枫林铭恩新村、长冈乡长冈村等精品示范点。农业农村部新增信丰县脐橙脱毒苗木繁育场建设项目资金300萬元、农村集中供气沼气输配管网建设工程项目资金3000万元,并下拨5000万元专款支持赣州市柑橘黄龙病疫情普查及防治。国家民委下拨2000多万元用于乐安县民生建设,推动金竹乡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改造16座危桥,推动新修安全饮水工程设置100余处,等等。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苏区贫困县,对口支援有力改善了民生,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推动了当地经济增速。

(二)干部挂职深推,民生效应突显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等多因素综合影响,西部地区以及苏区贫困县出现大量人才短缺现象。为缓解这个问题,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向西部、苏区贫困县派送了大量挂职干部和专业人才。过去十年里,各地派出超3000名干部进藏援助,近4000名干部赴新疆支援,与青海对接的浙江省也派出挂职和进修干部近万人,等等,为当地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例如,由国家民委挂职干部挂点帮扶的乐安县金竹村率先退出贫困村;赣州市信丰县在农业农村部挂职干部帮扶下,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一万元。除了派出骨干对口支援挂职之外,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部门派出了数千位医生赴贫困地区进行医疗支援。如浙江省在青海建立了海西州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格尔木急救中心、都兰县蒙藏医院等22个项目,并且在对口支援医生的帮助下建立了心血管内科,填补了海西东部地区此项技术的空白。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微创手术治疗心脏病、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等开创了海西医疗史上的多个第一,海西州人民医院重点科室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其他支援省市也通过对口支援开展免费义诊、结对医疗教学等方式,显著提升了西部地区以及苏区医疗水平。

(三)智力援助增强,科教效应提升

西部地区和苏区贫困县落后的根源在于缺失自身“造血”机能。单纯的外部“输血”只能解决一时之急,虽然必须,但本质上属于治标之策;只有通过教育等智力援助,提高受援地人民知识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培植产业,不断增强其“造血”机能才是治本之策。因此,对口支援必须“输血”“造血”双管齐下。近年来,山东共援建新疆中小学超100所;北京实施幼儿园学前教育科学保教,不断增加青海玉树高中异地办班招生数量,使贫困学生实现了异地上学;江苏省先后组织高校研究生连年到海南部分中小学校开展支教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同意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近200期高级研修班全部向赣南苏区专业技术人员开放,同时将宁都县纳入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年度计划,为其提供智力援助。与此同时,积极培植受援地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如天津聚焦产业发展,帮助黄南企业拓展市场,培育出“瀞度”高端水产业领军品牌,被列为青海省“十三五”期间重点工业项目;国家统计局积极帮扶寻乌应对赣南脐橙“黄龙病”防治,联系阿里巴巴开辟脐橙电商营销新渠道;国家烟草专卖局在烟叶种植计划安排上给予兴国县大力支持,烟叶成了苏区群众致富的好产业。

二、我国对口支援的瓶颈问题

(一)法律制度不够完备

我国对口支援工作虽然开展了几十年,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对口支援条例或者规章,其实施主要依靠其他政府条例中的附属部分,未能提高至法律层面。这表明,对口支援政策具有很强的临时性和应急性特点。对口支援政策导致支援方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双方互惠互利、互帮互助色彩,彼此间合作关系不够强,衔接性以及协调性有所欠缺。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导致援助方的具体帮扶任务、援助数量等,均无具体规定,受援方所获援助物资、资金等也因援助方的不同而不同,导致对口支援在平衡地区间财力方面的作用既不明显也不尽相同。

(二)评估机制不够健全

无论是针对西部地区、苏区贫困县还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都是中央政府下达的任务,加之多数属于应急性质,需要援助方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往往在制度上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制约,从而容易造成出台的政策以及选择的项目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例如,有些支援项目为了“面子”将建设标准定得过高,超出当地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有的项目在实施途中夭折;部分项目在签订后又因为各种原因很难落实到位。这些问题之所以屡见不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针对对口支援政策和项目的科学评估机制不够健全。建立一套有效的对口支援评估机制,可以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以及项目推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为相关部门及时调整提供依据,提高对口支援效率和精准度。

(三)对口支援不够均衡

从我国对口支援的实践看,无论是资金还是人才等各方面都由支援方无偿支援,容易导致受援方形成一定的依赖性。而且,如上所述,由于支援方所处的地区以及支援部门的不同,导致所援助的资金、项目等数量也不尽相同。假设承担横向援助任务的每个地区(省或城市)每年提供其财政收入的1%用于帮扶受援地,由于各地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财政收入存在一定差异,尽管援助比例相同,但是各受援地所得到的援助资金、项目数量并不一致,容易导致对口支援工作缺乏平衡,发展进程也存在差异。从承担纵向帮扶任务的中央国家机关来看,由于不同机关所掌握的财政资金存在较大区别,所能调动的各方资源也存在差异,加之缺乏规范约束,中央各部门对受援地的支持力度客观上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受援地所获得的援助资金、项目存在差距,支援水平也不均衡。

三、“互联网+”对口支援的政策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互联网+”对口支援国家共享平台

为了聚合对口支援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对口支援的整体效率,需要利用“互联网+”做好以下顶层设计:一是建议在国家发改委领导下,委托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高技术企业参与构建“互联网+”对口支援国家共享顶层平台,把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部委涉及的对口支援工作进行整合,开发、构建“互联网+”平台,开展智慧精准帮扶,实现对口支援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聯网发展。二是建议各支援方构建“互联网+”对口支援中层平台,作为支援方子平台,其工作任务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把中层平台整合到国家共享平台中,对受援地开展精准帮扶。三是建议在“互联网+”对口支援国家共享平台中构建“互联网+”对口支援特色案例库,及时总结和提升对口支援的成功案例,按照对口支援的模式进行分门别类,打造特色案例库,并及时分享给各援助方,为各援助方提供经验借鉴。例如,国家民委对口支援乐安县的经验、山东援建新疆的经验做法等。

(二)做好中层设计,利用“互联网+”推进援助供需双方精准对接

由于各援助方隶属不同的部门或地方政府,其所能调配的资源差异较大,为了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需要利用“互联网+”做好以下中层设计:一是通过“互联网+”对口支援国家共享平台,按照能够在线化的统一标准收集和整理各受援地的援助需求。各受援地按照标准,填写产业、项目、技术、人才等援助需求,对于同一需求分受援地统一归类,并对支援数量进行智能化可靠性评估。例如,对于现代农业项目,可以把各受援地的现代农业项目统一归类,从而有利于做好受援地现代农业项目的统一精准支援和统一管理。二是通过“互联网+”对口支援国家共享平台,在上述基础上,对各支援方的援助资源进行重新分类和统一管理,对同一资源分门别类,为有同类需求的受援地进行统一分配,使对口支援供给与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三是通过制定《对口支援法》,在“互联网+”对口支援国家共享平台上构建“互联网+”对口支援法律子平台,发挥评估、监督作用,即通过整合相关法律机关、律师事务所、第三方鉴定与监督机构等资源,为受援项目提供相关法律服务,以促进项目的有效实施和运作,有效提升对口支援的公平、公开与公正性。

(三)做好基层设计,利用“互联网+”促进对口支援企业多元参与

对口支援项目的最终实施需要企业、当地政府和居民积极参与,良好的基层设计可以有效保障项目的落地生根。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搭建“互联网+”对口支援“G2B+B2B”平台,突破传统对口支援模式,加大各地企业的参与度,形成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引导扶持的帮扶格局。及时整理不同受援地的项目、资金需求以及不同行业的企业资料,并在该平台实时发布,可以将企业和受援地的供需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二是对帮扶项目进行“互联网+”实时可视监控,借助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机构对援助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查项目是否按原定方案严格执行,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等行为。积极改善受援地区的投资环境,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助力受援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提高对口支援效率、效益。三是在“互联网+”对口支援子平台中嵌入对口支援监督及项目评估功能,对各援助方帮扶效果进行年度评估,以提升各援助方的积极性和援助工作的可持续性。同时,对援助项目进行监督与评价,以保障项目实施过程的合规合法,提升项目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云.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四维考量[J].改革,2017,(8).

[2]董珍,白仲林.对口支援、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对口援藏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3).

[3]李曦辉.对口支援的分类治理与核心目标[J].区域经济评论,2019,(2).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精准帮扶互联网+互联网
精准帮扶视角下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浅谈山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