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三境界

2020-08-16 01:00童义清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8期
关键词:师爱芳华境界

童义清

境界一:教师爱学生,学生爱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师生情感,这种师生情感稳定成熟,不可取代。

20年前,我中师毕业,初登讲台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初为人师的新鲜感和年轻肯干的激情,让我疯狂地爱上了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这是学校为了消除大班额,临时组建的一个班。班里的64个孩子,都是其他班级“分流”来的。他们喜欢我,我上课讲故事、读报纸、演节目,下课做游戏、打扫卫生,还给他们吹口琴。为了追求学业成绩,我每天中午都在教室里,留几个后进生讲题目、吃盒饭、共进午餐,他们进步很快!后来,这届学生毕业了,一个叫刘嵩的同学本来就是“刺头儿”,初中班主任管不住他,有一次在刘嵩的作文里看到他怀念小学与我在一起的日子,班主任就谎称跟我是好朋友,才勉强收住他的心。再后来,他没有考上高中,上了中职,毕业就外出打工了。

多年后,听到了这个真实情况,我很难过,也很自责。我觉得,也许是我害了这个孩子。那时候,我还年轻,我会把与学生“结成死党”看成自己的成功,没有注意打磨学生的性格脾气;我会把学生“学好当下”看作自己的成绩,没有注意引导学生的真正兴趣。情深难移,这种“带有强烈教师个人色彩的师爱”弄不好也会具有危险性,它往往会让学生难以自拔、其他教师不易介入。

境界二:教师爱学生,学生爱教师,教师不单纯追求良好的师生关系,而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实现自由的成长和个人的发展。

时光荏苒,从农村小学、县城小学,到现在的省城名校,我对师爱慢慢有了更多的认识。班里一个女生特别喜欢我的数学课,疫情期间每天都是第一个完成作业打卡,复学后听课全程目不转睛,课余闲暇总有意无意地路过我的办公室。我知道,这个女生到六年级了,真正懂得了我对她的鼓励、包容和信任。但我更知道,数学思维并不是她的强项,倒是她的绘画、英语的兴趣和禀赋超常。于是,我跟她成了微信好友,点赞她朋友圈里的特长作品,引导她出画册集、尝试创意年历画等。我与她终于找到了属于她自由成长的好话题,现在她的英语配音、创意年历画在班级已成“网红”。她说,她长大想上这方面的大学、做相关工作。

在我的引导下,班级还有好几个学生建立了个人电子书签,出版了电子诗集。现在,我不再苦心经营与他们的师生情感,而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观察他们的特长、兴趣、成长的最佳可能,然后费尽心力地、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成长。

境界三:教师爱学生,学生爱教师,教师不单纯追求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不单纯追求每个学生的自由成长。这个境界的师爱,超越了具象,实现了抽象,他们会对儿童这个群体充满教育责任感,站在职业使命的高度,关心儿童群体、热爱儿童群体、情系儿童群体。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退休教师吴玉华说:“作为一名教师,喜欢那些长得漂亮、乖巧听话、学习优秀的孩子,不难;难的是,能够爱那些长得不那么漂亮、甚至有不良行为习惯、学习很差的孩子!”吴老师在一辈子的教育实践中,把具體的师爱情感,升华为抽象的、对弱势儿童群体的真挚情感,这种师爱超越了家庭贫富、个体差异,是一种职业担当。

人民教育家于漪要求青年语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实施“本真作文”教学。“你看看现在的书店里,不是《优秀作文选》,就是《满分作文》,全都是为了考试,这样不得了的!”为什么于老师发出这样的呼吁和感慨?也是师爱使然,源于于老师对整个儿童群体深深的爱!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我想,作为教师,我们的芳华就在自己倾心的教育事业。只要我们对每一个孩童心怀真爱,我们必然就会青春永驻、芳华不老!

(责任编辑:文 宝)

猜你喜欢
师爱芳华境界
绝代芳华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百年芳华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马伊琍的芳华
以师爱诠释教育
浮生若梦,刹那芳华
“人师”的境界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