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隔代教育下初中生文明礼仪的缺失与对策

2020-08-16 01:00赵树堂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有效措施初中生

赵树堂

[摘 要] 农村隔代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隔代培养、缺乏父母陪伴等多重因素导致个别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的缺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此类现象,使初中生树立文明礼仪的观念,是有关部门必须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隔代教育;初中生;文明礼仪;有效措施

根据调查发现,农村隔代教育的问题越来越显著,在此教育背景下的学生通常性格存在偏差,容易养成孤独或自卑自闭的情绪,更有甚者养成了打架斗殴、自私自利的性格。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农村隔代教育显现出来的问题影响了全民礼仪的推动,寻找解决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一、农村隔代教育下初中生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素质难以健全

隔代教育下的初中生都是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缺少与父母的沟通,而初中生又正值叛逆时期,与祖辈本就存在着年龄上的代沟,再加上生活习性等多方面的影响,祖辈的教育观念往往出现问题,常常用暴力管教不听话的行为,这样不仅不会让初中生在情感上得到呵护,反而会使其形成扭曲的心理观念,不利于心理素质的发展。

(二)个性发展存在偏颇

初中生在事物认知上尚不清晰,并且由于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引导,在一些事情上缺乏主见,对其个性发展存在影响,容易形成胆小、依赖、孤独的个性。

(三)文明礼仪观念认识不足

据调查显示,农村隔代教育背景下有高达65%的比例的初中生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言语粗俗的更占比达到73%,这说明农村隔代教育导致的初中生文明礼仪观念缺乏的现象十分严重。

二、对策建议

(一)改变祖辈教育观念

农村隔代教育对于初中生文明礼仪的缺失问题日渐严重,究其源头还是由于家庭经济因素所造成的,父母不外出务工,家庭生活难以维系。不能从源头下手,那么就换一个方向,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对祖辈的教育观念进行再教育。如可以采取建立村委会“老年教育观念改革中心”等有效措施。

(二)建立学校心理辅导体系

教育环境会影响初中生心理素质以及性格认知的形成,初中生缺乏家庭文明礼仪的教育,那么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就能够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与每个家庭一起寻找解决的有效措施。

1.学校与家庭合作。家长雖然不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但是却可以通过电话对孩子进行教导规劝。学校应该和家庭共同努力,对初中生文明礼仪观念的养成进行规范,与家长取得联系并随时汇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使家长能够动态地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与学校一起共同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形成。

2.建立学校文明监察体系。初中生在性格上比较叛逆,其文明礼仪规范的形成需要规范的机制进行监督,学校可以用“文明监察岗”“文明好学生”等学生岗位去监督学生的文明行为。校外则可以让学生轮流充当校外监督员,对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汇报,除此之外,学校的德育处也应该做好定期检查工作,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是一项规范,底线不可触碰的道理。

3.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隔代教育下初中生的心理难免出现问题,可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可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程度调查,如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考虑到学生的隐私也可以开设学校“心理树洞信箱”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三)营造社会良好氛围

初中生文明礼仪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社会媒体应该传播正能量的文明礼仪规范知识,引导社会舆论。其次,应当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条件,建立基础教育设施,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让外出务工人员有条件带子女到务工处上学。最后,应当发展农村经济,使得更多务工者能够留在家乡就业,有效解决农村隔代教育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济.关于农村隔代教育对初中生成长影响的调查报告[J].读书文摘,2017(22):386.

[2]葛碧芳.农村初中生的隔代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J].中国西部,2017(4):172.

本文系甘肃省武威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WW【2019】GH225)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文 宝)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有效措施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