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公众号拓展德育阵地的实践

2020-08-19 09:13贺浪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校互动微信公众号德育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兴桂路小学为例,论述将微信公众号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新载体、新阵地的策略:搭建“芬芳小课堂”,培养学生好习惯;用心做好活动宣传,加强学生品行修养;开通家校直通车,协同育人齐参与。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德育 家校互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29-02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微信成为国内拥有用户最多的一款网络社交平台。2019年,微信月活跃账户数超过11.5亿。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号成为一种生活新事物,也成为学校德育的新载体、新阵地与新路径。基于此,我校在建校筹备期便开通了“南宁市兴桂路小学”(微信号:nnsxglxx)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学校、学生、家长之间多通道、跨时空的互动交流搭建了平台。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我校创新德育学习端,形成德育闪光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搭建“芬芳小课堂”,培养学生好习惯

德育工作要坚持遵循规律的基本原则,即德育工作要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活动单调枯燥,教育效果不明显,而微信公众号可实现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输送,我校借助微信公众号的德育优势,搭建“芬芳小课堂”,让德育活动的呈现绘声绘色。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校(小学)生活,尽快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前两周,我校以童谣、漫画、视频等形式推送系列“新生预备课堂”,从学校一日常规、开学攻略、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等方面,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提前做好从心理到生理上进入小学学习的准备。

文明礼仪要转化为行动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不断训练。我校除了在公众号平台发布学生在校学习、活动中文明行为的照片,让其他学生学习、效仿,还围绕学生行为习惯教育难点,如文明课间、垃圾分类、有序入校、正确敬队礼等,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小视频在公众号平台推送。这样的形式,既能方便学生、家长随时、反复观看学习,又树立了一批榜样,带动其他学生进步,大大地提升了德育的有效性。

二、用心做好活动宣传,加强学生品行修养

“互联网+”时代下,学校要积极借助“互联网+”之力,用心做好宣传,扩大传统德育资源的影响力。

我校在日常的德育工作实践中,积累着一定的传统德育资源,如“21天可见的芬芳宝贝”“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等,都是从学生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德育资源,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德育感染力和影响力。2018年11月,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校在那考河湿地公园策划了一次“快闪”活动,此次活动经学校公众号平台推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广西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师生、家长从活动宣传中进一步了解广西本土文化,提升了民族自豪感。我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的用心宣传,将学生身边的德育事例转变为德育资源,继而增强了传统德育资源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让更多学生从中有所收获,并参与到德育实践中。

除了将传统德育资源数字化,我校还利用微信公众号无痕渗透德育的优势,将网络德育资源生活化。如2019年国庆节,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实践作业。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在“我和祖国妈妈有个合影”活动中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进一步激发了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三年级、四年级学生用自己的画笔为祖国妈妈的生日献礼,学生爱有所感,不仅作画,还用文字记录画里的情感,以儿童诗配画的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与所有同学分享;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除了提起手中的钢笔描绘自己心中的中国梦,还在科技小制作中为祖国妈妈“点赞”。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精心策划、编排这些活动,将育人工作渗透在富有趣味性、可读性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形式中,它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三、开通家校直通车,协同育人齐参与

开展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有效支持和配合。在互联网时代,家校沟通的方式也在不断转型升级,班级QQ群、微信群在家校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工具对于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班主任带班方略、学生成长过程关注度不够,思想引领作用不明显。为此,我校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实现信息的互动共享,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一)应你所需,你我共同成长

我校微信公众号经过录取通知书、家长开放日、班级QQ群、微信群等多途径宣传后,关注微信公众号的家长数量庞大。可想让学校微信公众号真正起到家校沟通实效,光靠宣傳是不够的。只有推送一条条应家长所想、满足学生所需的文章,才能吸引家长及学生持续的关注,继而让三方受益。

为此,我校将优秀的教育文章、视频转载到微信校级家委群及公众号平台并分类整理,动员家长随时到公众号阅读文章、查阅资料或者留言,拓宽家长学习渠道。每一次家长学堂,我校在整理活动实况后,也将这些资料放到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供没有时间来校的家长自行学习。我校还利用问卷星向家长开展调研,通过高效的统计分析了解家长的需求。

(二)活动推送,聚合你我力量

2018年秋季学期期中,我校特意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芬芳成长园”专栏,向家长展示每一个班集体半个学期以来的难忘瞬间,家长从中能感受到学校的育人文化及班级风气、管理理念。家长的心踏实了,也更加配合班级教师的工作了。开学典礼、广西青少年经典共读活动、“六一”职业体验嘉年华、少代会、芬芳集市等德育活动,取得的每一个德育成果,都被第一时间推送到学校微信公众号。活动的推送既鼓励了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到德育实践中,也让家庭及社会及时了解学校德育动态及成效。

(三)图文分享,感谢每一次付出

在我校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家长的身影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研学活动、班级室内文化建设、动感中队风采展示、“芬芳家长”大课堂等,每一个成功的德育活动背后都离不开一群默默奉献的家长志愿者。在“夸夸我们的好家长”活动推送中,我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将谢意传送给每一位芬芳家长,也将榜样的力量带给更多的“芬芳家长”。

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学校在家校互联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意识,提高家长对孩子道德发展的重视程度,进而形成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截至2020年3月,兴桂路小学微信公众号平台关注人数已达5900多人,共推送信息500余条。有家长反映每天刷新、关注学校的德育活动成为自己的习惯,孩子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变得懂事多了,也会体贴人了。

兴桂路小学顺势而谋,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打破时空局限,让信息化平台服务于德育,实现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拓宽家校互动渠道,发挥“互联网+”的德育功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服务,让“芬芳学子”学有所获。

注:本文系南宁市“特级教师专项”C类课题“兴桂路小学‘兴桂教育课程文化体系建构的研究”(课题编号:TJ2018C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贺浪(1989— ),女,湖南长沙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小学德育、小学音乐教育。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家校互动微信公众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
搭建家园互动平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