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管理干部培养轨迹规律研究

2020-08-20 07:48洪金秀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1期

摘要:培养选拔优秀管理干部,是关系企业各项事业兴旺发达、薪火相传的根本保证,是适应新时代、应对新挑战的战略抉择。本文紧密结合大庆油田实际,阐释大庆油田管理干部培养轨迹规律:直线渐进式、偶发阶跃式、上下迂回式、复合交叉式四种轨迹。在对照规律基础上,提出加强管理干部培养的优化建议,为大庆油田加快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职业素养好、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管理干部队伍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干部;培养轨迹规律;培养优化建议

一、研究意义

习总书记指出:“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大庆油田作为国有企业,必须把干部培养选拔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着手于眼前,着力于基础。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管理干部,是油田各项事业发展和振兴发展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

本文研究大庆油田副科级及以上管理干部的培养轨迹规律。管理干部区别于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岗员工,具体指行政干部、党群干部、技术干部等副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培养规律是指除去自身努力、客观环境条件等,通过组织培养作用促进管理干部成长的一般性规律。培养轨迹规律反映了管理干部职级晋升的动态过程,是组织培养效果的外在体现。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围绕大庆油田管理干部这一研究对象,循着描摹轨迹这条线路,从归纳和演绎两个逻辑,应用逆向追溯法、纵向跟踪法、横向比较法、调查统计法四种研究方法验证模型和轨迹,归纳出大庆油田管理干部培养轨迹规律。结合规律演绎,提出管理干部培养的优化建议。

(二)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中石油集团公司相关领导的履历(155位,以下简称样本)作参照,采用逆向追溯法、纵向跟踪法、横向比较法、调查统计法等四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一是逆向追溯法。逆向回溯分析即从优秀管理干部现有行为中追溯其产生的根源。

二是纵向跟踪法。对某一层次、某一类型管理干部的各个成长阶段进行延伸研究。

三是横向比较法。将不同层级、不同单位的管理干部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殊性,从而真正认识管理干部的培养轨迹规律。

四是调查统计法。主要包括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一对一访谈法等。

三、管理干部培养轨迹规律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管理干部履历样本来追溯优秀管理干部的培养轨迹根源,总结管理干部培养的轨迹规律,并依据规律提出大庆油田管理干部的优化建议。

(一)轨迹描摹

以时间(年龄)变化作为横轴,以不同岗位经历为纵轴,描绘出的成长曲线称为管理干部培养轨迹。结合大庆油田管理干部调研情况,总结出以下四种典型轨迹:

1.直线渐进式,从基层锻炼开始,循序渐进地成长进步,没有出现阶跃现象。

循着这种模式成长起来的干部,平均28.7岁(最小23岁,最大35岁),从基层开始,到任职正处级干部,平均历时15.6年、在7.6个岗位工作过。

2.偶发阶跃式,干部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某些政策影响、能力超群或工作需要,有时跨越一些经历和年龄段的台阶,破格进入较高层次的岗位。这种模式有两种比较典型的线路。

典型线路一:

基层员工—公司机关员—公司部室副主任(副科级)—公司部室主任(正科级)—副厂长(副处级)—厂长(正处级)(图2)。

典型线路二:

基层员工—矿(大队)机关员—厂部室副主任(副科级)—副厂长(经理)(副处级)—厂长(经理)(正处级)(图3)。

循着这种模式成长起来的干部,平均29.3岁(最小23岁,最大35岁),从基层开始,到任职正处级干部,平均历时14.2年、在6.3个岗位工作过。

3.上下迂回式,干部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和成长的客观需要,经党组织的精心策划安排,有的被派下去任职或挂职锻炼,有的被选送到上级机关,因而上下反复调节几次。这种模式的典型线路如下:

基层员工—队长—副矿(大队)长(副科级)—厂部室副主任(副科级)—矿(大队)长(正科级)—厂部室主任(正科级)—副厂长(副处级)—厂长(正处级)(图4)。

循着这种模式成长起来的干部,平均29.8岁(最小24岁,最大35岁),从基层开始,到任职正处级干部,平均历时16.5年、在8.3个岗位工作过。

4.复合交叉式,因为工作或培养的需要,不是单纯地按照行政系列或党群系列单线成长,而是经历了一定的行政管理岗位锻炼后,转到党群部门的管理岗位,或者从党群管理岗位转到行政系列的管理岗位。这种模式的典型线路如下:

基层员工—队长—副矿(大队)长(副科级)—矿(大队)书记(正科级)—副厂长(副处级)—厂书记(正处级)(图5)。

循着这种模式成长起来的干部,平均30岁(最小24岁,最大36岁),从基层开始,到任职正处级干部,平均历时18.5年、在8.4个岗位工作过。

(二)研究结论

通过对样本履历分析,数据对比以及调研問卷、一对一访谈结果,研究对直线渐进式、偶发阶跃式、上下迂回式和复合交叉式四种典型培养轨迹进行分析,四种培养轨迹的优劣势如表1。

(三)优化建议

关于优化年龄结构的建议。据人才学研究观点,人才的培养分为萌发期、继承期、创造期等阶段,其中最佳年龄区在25—45岁之间,峰值年龄是37岁左右。因此,我们建议要树立“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理念,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干部培养周期,使优秀年轻干部尽早进入领导岗位,担当重任、实践锻炼。

四、结语

关于优化培养轨迹的建议。一是要科学规划,因需而定应用培养轨迹。注重顶层设计,加大岗位分析力度,根据干部实际情况和岗位需要应用多种培养轨迹。如偶发阶跃式适宜在加快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中应用,复合交叉式适宜在培养复合型干部中应用等,要根据岗位实际情况、根据干部个人情况综合考量制定培养轨迹和培养方式。二是建议“小步快跑”。通过样本履历信息统计结果可推断,平均每2.11年有一次职级的变动。因此,我们提倡把握培养轨迹的设计原则,要“小步快跑”保证干部成长过程中各个关键岗位和环节都应该经历到,特别情况下也不能跨越太大、太多的台阶。要保证多岗位历练,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使干部在多个岗位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全面、系统地积累管理经验和工作能力,较快地成长起来。

作者简介:洪金秀(1973—),女,江苏丹阳人,高级经济师,铁人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企业培训工作,培训项目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内训体系建设、课程开发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