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年养老意愿及养老服务需求研究

2020-08-21 06:19罗锦云邓丽云胡安美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年人个数深圳市

罗锦云 邓丽云 胡安美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一个国家≥60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0%或≥65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的7%,即可称之为老龄化社会[1]。而一个国家≥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4%~20%范围内,即可称之为老龄社会或超老龄社会[2]。我国在本世纪初即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且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60岁老年人总数为2.22亿,占总人数的16.1%,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随着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家庭开始呈现“倒金字塔”结构,421家庭逐步增加,且随着人口寿命的不断延长,甚至可能出现8421家庭,子女的赡养压力明显增大,家庭养老功能随之下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有老年人的养老需求[3]。加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养老问题将会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不少的外地人成批进入深圳,如今普遍到了退休养老的年龄。因此,本研究探讨深圳市中年养老意愿及养老服务需求,旨在明确符合民众养老意愿的养老模式,从而为提供适宜的养老服务需求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5月~7月以随机抽样法选取深圳市中年人200名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深圳市居民或留深圳养老的外来居民;(2)年龄均在40~59岁之间;(3)临床资料无缺失。排除标准:(1)合并重大疾病者;(2)意识障碍或伴有精神疾病;(3)正参与其他研究。纳入对象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获批于医院伦理委员会。其中,男性115人,女性85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0人,高中及以上120人;配偶情况:健在168人,离异或已故32人;子女个数:≤1个69人,≥2个131人;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115人,≥3000元85人;目前居住方式:与子女居住128人,未与子女居住72人。

1.2 方法

(1)采用基线资料调查表对受试者的基线资料实施统计、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配偶情况、子女个数、家庭人均月收入、目前居住方式等。(2)以自制的养老意愿调查表对所有受试者的养老意愿进行统计,主要包括居家养老、公办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3)借助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表对受试者的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实施调查,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以及精神文化3个方面。

1.3 观察指标

分析200名受试者的养老意愿情况,养老服务需求情况,以及深圳市中年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00名受试者的养老意愿情况分析

200名受试者的养老意愿中居家养老127人(63.50%),机构养老意愿73人(36.50%),其中机构养老意愿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分别为41人(20.50%)、22人(11.00%)、10人(5.00%)。

2.2 200名受试者的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分析,表1

表1 200名受试者的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分析

2.3 深圳市中年机构养老意愿的单因素分析,表2

2.4 深圳市中年机构养老意愿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3

以机构养老意愿为因变量,配偶情况、子女个数、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目前居住方式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配偶离异或已故、子女个数≤1、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目前未与子女居住均是深圳市中年机构养老意愿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2 深圳市中年机构养老意愿的单因素分析 n(%)

表3 深圳市中年机构养老意愿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人口老龄化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型往往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但我国仅用了十几年,老龄化进程远远超过了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4,5]。因受时间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我国特色的“未富先老”现象,养老保障覆盖面积较小,保障力度不高,城乡差异明显[6~8]。且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基础上,加之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此外,深圳市老龄化存在下述明显特点[9~11]:(1)人口结构加速老化,按照目前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在2020年深圳将会进入老龄化社会。(2)老年人数呈爆发式增长,与当年深圳“拓荒牛”开始进入退休阶段有关。(3)户籍老年人与非户籍老年人口严重倒挂,与目前深圳的人口结构相似。(4)空巢老人日益增多。(5)高龄化趋势显著。由此可见,明确深圳本地人群的养老意愿和养老服务需求,对养老模式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中年人对居家养老意愿明显较高,与既往研究[12,13]高度相似。分析原因:可能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尤其以“养儿防老”的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明显,且中老年人更注重家庭氛围,认为在自己退休后理应回归家庭由子女赡养。与此同时,深圳中年人群认为去机构养老间接反映了子女不孝,且只有五保户或孤寡老人才会去机构养老。此外,深圳中年人普遍希望为家庭提供帮助,力所能及减轻晚辈的负担,从而体现自身价值。深圳市中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涵盖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与相关报道[14,15]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的经济、职业以及身体状况有关。且大多数中年人希望自己即将到来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希望社会更多地关注自己,加之深圳市中年人一直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极少照顾个人生活,而即将来到的退休时间充裕,期望可再次回归社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市中年养老意愿为机构养老,影响因素包括配偶情况、子女个数、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目前居住方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配偶离异或已故、子女个数≤1、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目前未与子女居住是深圳市中年机构养老意愿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配偶离异或已故、子女个数少、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以及目前未与子女居住的深圳市中年人的养老意愿偏向于机构养老。分析原因:配偶离异或已故的中年人往往内心空虚,退休后子女普遍忙于工作,可能遭受冷落,因此更希望进入养老机构和同龄人交流、生活。而子女个数少的中年人明确知道自己子女在深圳生活的不易,从而会萌生不增加子女生活压力的念头。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的中年人家庭经济压力普遍较大,从而增加了机构养老意愿。目前未与子女居住的中年人因长期未和子女居住,怕居家养老后不习惯,从而选择机构养老。

综上所述,深圳市中年人首选养老意愿为居家养老,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涵盖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此外,配偶离异或已故、子女个数少、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以及目前未与子女居住的深圳市中年人的养老意愿偏向于机构养老,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猜你喜欢
中年人个数深圳市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中年人如何笑傲职场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过“中年危机”——陕西中年人群就业状况调查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