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法导读 循标导学 循生导写

2020-08-23 07:41刘梅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6期

刘梅

【摘要】面对部编版教材,一线的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学习研究,遵循语文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以单元中的语文要素为准绳,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学法,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轻装上阵,学好语文,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循法导读 循标导学 循生导写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全面施用,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认真研读部编版教材和教师用书就会发现,部编版教材在内容上及体例上都有了创新和变化,体例结构突破了原来单一的人文主线,变成了双线结构,由以阅读为中心变为阅读和表达并重,由单纯的阅读理解学习变为强调阅读策略的掌握,由粗线条作文教材学习变为系统化的有序安排,这些变化必然给我们带来课堂教学研究的变化。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金秋时节,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学写日记。本单元选取了4篇与秋天相关的文章。三首精读古诗《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两篇精读散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和一篇略读诗歌《听听,秋的声音》。同时,在两篇精读散文的课后还安排了两次课外阅读的链接,习作是学写日记。语文园地安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逐步推进,有序落实各项语文要素的教材编排体系。笔者面对这样的单元编排体系,立足于学生的年级段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对于第二单元的教学有了如下的设计和思考:

一、循法导读

第二单元的导语就指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后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研读了本单元的文本,我们就会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文章在落实这个单元要素时有法可循,因为课后练习中明确指出学生要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明朗”“熨帖”等词语。而结合课堂实录来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着“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引导,品读课文后,课堂呈现的效果让人甚是惊喜。

师:“明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老师不太理解啊,谁来帮帮老师?

生:晴朗。

师:哦,原来我们可以通过找近义词来理解词语。

师:那么孩子们,你们生活中见到的“晴朗”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啊?

生:湛蓝、清亮。

师:是啊,你看你联系了自己的生活理解了这个词语。孩子们,再读读这段话,你会发现文中已经告诉我们这个词的意思了。(读。)

生:就是“天开始放晴了”。

师:你很会学习,联系上文内容理解了词语,真不错。那再读读下文呢?“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师:是的,天开始放晴了,亮晶晶的,水洼里还映着小小的蓝天,这明朗的天空真美。(出示:“啊!多么明朗的天空。”)(齐读。)

师:天开始放晴了,亮晶晶的,水洼里还映着小小的蓝天,这明朗的天空这么美,我连心情也跟着美起来了呢。(再读。)

从课堂的实际呈现来看,教者在引导学生理解“明朗”一词时,不是生硬灌输,而是按照“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来引导学生品读相关词语,通过学生的回答進行适时点拨,适时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在交流中让学生习得方法,在引导中让学生读好句子。同时,为后面理解“熨帖、凌乱”等词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循标导学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研读本单元的课文《秋天的雨》一课,特别是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描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为了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1.顺应“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年段目标,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五彩缤纷”。

师: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我们快点去看看,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请你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秋天的雨把什么颜色给了谁?用“﹏﹏﹏”画出来。

交流汇报:

生:黄色给了银杏树,红色给了枫树,金色给了田野……

师:同学们,你们瞧,秋天的雨给出了这么多颜色。黄色、红色、金色、橙红色、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这么多颜色,我们可以用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五彩缤纷。(板贴)五彩缤纷就是形容颜色——多。(板贴)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接下来依次品读描写“银杏树”的句子。

幻灯片出示: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师:你瞧,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银杏树变得怎么样了?一起读。

师:银杏树变得怎么样了?(幻灯片出示银杏树叶的图片)这一片片银杏树的叶子还真像一把把小扇子呢!

师:你能抓住“一把把小扇子”,读出银杏树叶的美丽、可爱吗?

3.品读“枫树”的句子。

幻灯片出示: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枫树变得怎么样了?

师:这一片片红枫叶,这一枚枚邮票,又会怎么飘呢?和之前一样,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4.仿写。

师: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呢?也许它会把黄色给菊花,也许它会把红色给高粱,又或者它把更多的颜色给了更多的景物。仿照这两句,试着写一写吧!你可以根据老师给的提示来写,也可以写你自己想写的内容。

(1)学生仿写。

它把________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

师:要为咱班的“小作家”点赞,爱思考,肯想象,会表达!你们帮助秋天的雨又送出去了一些颜色,你们帮助秋天的雨把秋天装点得更美了!请美美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从课堂实录的呈现来看,学生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配以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精美图片,加上优美音乐的渲染,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思得层层推进,学得扎实有效,从而能够让学生习得课文的语言表达范式,并将语言表达范式内化于心,写出精彩的句子来。

三、循生导写

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阶段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很多教师有“谈作色变”之经历,面对习作教学无从下手。而笔者认为,小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儿童作文,而儿童作文应该是童眼观察世界、童心感受世界、童言表达世界的一种自然倾吐。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年段,面对这个年段的教学特点和孩子年龄的实际,引导三年级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会激起儿童对生活的热情,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生活經验,使他们产生一种用笔来记录生活的欲望,以再现出当时的具体场景,让学生仿佛又置身于当时的场域之中,如历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第二单元习作教学《写日记》课堂伊始,就从孩子丰富的暑期生活聊起。孩子们聊起自己的暑假生活,个个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相机告知学生,日记就是用来记录生活的,可以写自己经历过的人和事、难忘的人和事、愿意和大家分享的人和事……教师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用日记来记录生活,学会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再适时引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好,使学生学会把一段话写得连贯有趣。这样的引导顺应儿童天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乐于进行习作表达,能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从而增强写作自信心。

面对部编版教材,一线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学习研究,应遵循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基本认知规律,以单元中的语文要素为准绳,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学法,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轻装上阵,学好语文,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