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0-08-25 01:57何秀玲
考试周刊 2020年74期
关键词:教学课程综合实践优化策略

何秀玲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位、价值、实施策略有着明确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高效率地提高學生的语文素养。综合语文实践活动应当超越语文教学时空限制,构建与学生生活联系的语文教学体系,在生活性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优化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文章主要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和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综合实践;优化策略

一、 引言

语文综合实践是指具有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它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践课程,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综合实践课以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为依据,根据语文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设置问题情境,推动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和经验性特征。这种教学方式密切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是语文知识和语文教学向学生生活领域的有效延伸。

二、 语文教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不足

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一种实践性的语文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主角是学生,强调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实践。但是,有时教师没能及时地调整思路,不能找到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不能基于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实践的主体意识。或者没能尊重学生兴趣需要,无法综合性地进行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导致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不佳。有些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认知不足,不了解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地位,对于综合实践课的实施与管理能力不足,缺少正确的课程意识,缺乏足够的课程管理经验,课程实践控制能力不足,有时实践教学的意识不明,因此影响了综合语文实践课程的整体实施效果。

(二)课程开发不足

综合实践课强调在直观的生活性情境中进行,教师应当把生活中的语文问题与课堂教学背景有机联系在一起。受传统教学习惯思维模式的限制,有些教师在组织开展语文教学时缺乏正确的课程设计意识,综合实践法课程对课内教学资源的依赖较高,没能合理地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不能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的开放性,无法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布置教学内容。有时教师无法从多角度、多方面设计语文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与阅读教学有时缺乏必要的联系,没能建立综合实践课与阅读教学关系,部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往往局限在课堂内部,导致综合实践课脱离了锻炼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语文综合实践课有时与教学实训相背离。目前大多数初中生喜欢实践课的形式,但是不喜欢实践课的内容,往往没能达到练习提高语文能力的目标。

(三)组织实施不足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应当与写作、口语表达、阅读同步进行,强调在合适的时机设置具体的练习任务。有些教师使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方式较为僵化,往往有贪大求全心理,教师或者未能精心地设计实践项目,或者设计的实践项目较为烦琐,不利于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全面指导。还有的综合语文实践课的组织实施存在不合理、不科学、不系统的问题,实践课的实践性被忽略,初中语文实践课的教学应当优化环境和文化资源,强调动静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要融入乡土特色内容,仅仅一味依靠网上资源,导致地方特色资源未能有效融入也是不可取的。

三、 语文教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首要选择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开展一系列符合学生兴趣需要和可以锻炼学生能力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当擅于丰富活动形式,以学生实践体验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例如,教师应当保证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的亲身经历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开展各种探究、比赛、创新、练习、模拟、表演等活动,力求在学生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控制活动的节奏,控制好活动的频率,保证活动项目与学生语文学习需要的适应性。

(二)开放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不应当仅局限课程教学,还要构建更为开放的语文教学系统,强调实现课上课下的紧密联系。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练习情境,强调消除语文教学的时空局限性,给学生提供一个整体语文练习环境。这个环境既要具有生活的基本情境,还要有明确的语文知识指向,强调保证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表现个性,有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反思,教师应当优化学生的活动过程,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适当给予评价,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促进学生由此及彼地开展语文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目标。

(三)自主性原则

初中语文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己进行的活动,学生是语文课堂活动主体,学生应当根据语文学习的需要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交流等活动。教师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见建议,给学生足够的自主表达的空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反思的时间配置。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的全程给予必要的指导,但是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包揽学生的活动。

(四)生成性原则

初中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优化活动的过程,促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语文知识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一般来说,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设置难度适宜的语文活动项目,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教师应当不断丰富和深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促进活动主题不断生成,实现课程教学形态的日益完善。

(五)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是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综合性既要指导学生锻炼语文能力,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练习素材,实现课内外教学互动的有效衔接,强调社会、自然、个人的有机联系。首先,教师应当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实践自我反思,实现自然、社会与自我的深刻联系。其次,综合语文实践课还要调动学生以往经验,强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构建学生自主活动的趣味性主题,保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感悟,在独特教学背景下实现每个环节都可以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服务,强调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

四、 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深化研究语文教材

初中語文教师应当深化研究语文教材,在教材中挖掘可供开展综合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契机,设置更符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需要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例如,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在整体上充分地融入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极具有接地气的特征,教师可以在文本中找到大量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语文现象,这些故事、例子、名言佳句均可以用于组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而且部编版的语文教材还保留了大量以往课本中的经典篇目,构建了课内导读、学生自读和课外阅读的统一体系,部编版的教材具有编研结合的特征,其教学活动设计、习题布置都与中学生的生活有着相近之处,尤其在装帧与插图设计方面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大量的素材。教材以相关主题为主要线索,同时构建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一暗线,把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穿插进行各种语文学习练习活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由浅入深和由易到难的语文练习,极大地提高了语文综合活动的可操作性。

(二)积极组织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活动环节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教师不仅要注重运用微课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注重在课内就组织开展语文技能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任意一篇课文都可以设计成一堂实践型的语文课程,教师可以在学生感知、理解、体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语文练习。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我的母亲》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文本自然朴素的语言,然后由此及彼地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作品,进一步体会分析这种语言风格。再尝试着让学生背诵一些以往学过的有关母亲主题的诗歌、散文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经历提前准备相关文本图片投影到屏幕上,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在直观的课堂感受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例如,教师可以在第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与母亲有关的主题故事,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然后还可以让学生找出母爱歌曲,如《世上只有妈妈好》等,再吟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诗句。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小组赏评活动,然后布置课后作业写有关我与母亲的二三事等,这样既提高了相关教学的形象性,同时有助于学生在课堂练习,构建了立体化的活动机制。

五、 提高综合实践的计划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强调教师有计划地系统性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任务。首先,教师应当找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契机,根据文本的特色确定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应当根据不同篇目的特色安排具体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古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中体会《战国策》“慷慨激昂”、形象生动、巧用趣事典故的雄辩之风。教师还要合理地设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节奏,应当控制好语文实践综合课程的频率,不能盲目跟进,力求做到学生有所斩获。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达要得体》的训练时,可以通过设置生活中的各种语言表达场景考虑语言运用得体的涵义,由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意识。教师还可以就课内语文教学丰富实践活动项目,增加一些随堂趣味性的练习项目。例如,根据课文内容布置一些演讲、角色扮演表现小故事,以及一些摄影或收集相关资料的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活动主动性,达到以提高预期效果的目标。

六、 结论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分析文本,还要在生活的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承担着锻炼学生语文能力的重任。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运用综合实践的办法,构建强有力的语文实践教学体系,赋予学生锻炼语文能力的必要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建恩.谈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甘肃教育,2019(24):65.

[2]田平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及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9):65-66.

猜你喜欢
教学课程综合实践优化策略
社区融合教育点亮智障儿童的生活
高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高职电子技术教学课程探讨
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在课程中的实现路径探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