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数字解剖学系统在老挝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27 09:29彭文华
解剖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解剖学老挝实验课

彭文华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景洪 666100)

3D数字解剖学系统(以下简称“数字人”)是以人体的 CT/MRI 数据为基础, 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的三维动态交互式解剖模型,在国内医学院校的迅速推广促进了解剖学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随着老挝留学生人数增加,医学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本校必须面对的挑战。由于教育背景不同,老挝留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具备一定的汉语交流能力;思想独立、乐于实践,对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太适应,解剖学教学效果不理想[2]。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英文对医学留学生开展教学[3],依托“数字人”的留学生教学研究还少有论文报道,笔者尝试在中文教学的前提下,将“数字人”应用到解剖学教学中,做了一定的探索,这对提高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及教材

本校2017级和2018级护理1班的老挝留学生,具备一定的中文听、说、读和写能力,在中文水平、生源、年龄、文化背景、学习能力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选用教材为窦肇华主编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要教授系统解剖学部分。

1.2 研究方法

因人数较少,老挝留学生被编入中国学生班级,接受和中国学生一样的教学。2017级护理1班的老挝留学生作为对照组,理论课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法,实验课以教师标本演示,学生实践观察为主;2018级护理1班的老挝留学生为实验组,理论和实验课采用传统多媒体+“数字人”的教学法。2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均由笔者承担,实行同一授课计划,总学时9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人体解剖学的第一堂课,要求每名学生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免费版3D-Body软件。

1.3 基于“数字人”的教学实施

1.3.1 理论课教学 教师授课过程中,利用“数字人”可视化的特点,通过旋转、放大、隐藏、透明、拆分等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进行学习。例如学习胃的毗邻关系时,教师可选取胃、十二指肠、横结肠、胰、脾和肾等结构,从正面、背面、左侧和右侧等不同角度立体地展现这些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教师还可截屏获取图片,充实PPT课件;也可通过录屏软件录制操作过程,制作短视频或gif动图,甚至制作成微课,丰富教学手段。

学生讲课环节,将学生分成5~6人1组,老挝留学生必须与中国学生组合。每组选定1名组长,协调分工。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选取相应章节,安排学生依托“数字人”提前制作课件。根据教学计划,教师安排时间,从小组选取学生代表,以团队制作的课件为全班学生讲课。学生可依据自身能力,复习、归纳重点和难点内容或借助“数字人”和网络引入临床案例,进行内容扩展和延伸。

1.3.2 实验课教学 虚拟实验课中,教师先通过“数字人”对要观察的知识点进行示教讲解,之后,要求学生按照实验目的进行操作学习。学生通过操作交互式触碰屏幕,可从不同视角展示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每次实验课,教师预留部分时间,以组为单位,随机选取1名代表作归纳总结。实体标本课中,学生以手机上安装的3D-Body软件为指导,在尸体标本上对知识点进行观察学习,通过实体标本和虚拟图像的对照,加深对各组织器官的理解和记忆,完成对解剖学知识的内化和巩固。

1.4 试卷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闭卷考试。2届学生的试题均来自教研组自建题库,在知识面、重难点、题型及评分标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期末卷面成绩的总分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卷面平均成绩和及格率得到显著提高(P<0.01),最高分和最低分也都有了较大改善;良好率(70~80分,略低于中国学生标准)达到44.4%(表1)。

表1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3 讨论

老挝留学生用中文学习解剖学,首先要跨越语言关。传统教学中,教师用大量语言对示教的二维解剖图片进行描述、解释。鉴于中文及解剖学自身的复杂性,留学生在理解相关解剖学概念、器官的空间结构和位置毗邻等内容比较困难,难以建立清晰的空间构像。其次,对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适应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以往教学结果表明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调动老挝留学生的能动性,短时间内难以理解、消化大量解剖学知识,部分留学生甚至产生畏难、厌学情绪。

基于“数字人”对老挝医学留学生进行解剖学教学改革,研究结果显示与同班的中国学生相比较,老挝留学生的解剖学成绩仍有较大差距,但和往届老挝留学生比较,却有了明显进步。虽然实验组仍然没有学生达到优秀分数,但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卷面平均成绩、及格率和良好率都得到显著提高,最高分和最低分也都有了较大改善。这说明“数字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实验组留学生解剖学的学习效果。首先,人体解剖学属形态学范畴,“数字人”展示的立体三维图像降低了教师语言描述抽象枯燥的解剖学知识的难度。好的图像可以降低纯语言讲述及专业术语交流产生的理解困难,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思维,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所学的内容[3]。其次,“数字人”每个器官结构配有的文字说明与临床联系紧密,能激发留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秘性[4]。学生还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借助手机上的3D-Body软件,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预习、复习和讨论。和2017级相比较,2018级老挝留学生课本上记录了更多、更详细的学习笔记,学习能动性明显提高。难懂的解剖学术语、生僻词语常被翻译成老挝语注解在课本上。最后,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和尸体来源不足等因素,教师在实验课示教时,常被学生团团围住,严重影响学习效果[5]。有些留学生由于畏惧尸体标本,不愿近距离接触,实训效果不理想。“数字人”配置的虚拟实验室,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体标本资源不足,优化了实验课环境,减少了师生长期接触人体标本、吸入甲醛等致癌物质的机会[6]。

“数字人”的应用提高了本校老挝留学生解剖学教学质量,获得了老挝留学生的好评,为相关院校用中文教授医学留学生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教改思路。然而,在利用“数字人”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受限于中英文水平(“数字人”操作界面使用中英双语导航)、触碰屏的灵敏度、操作技巧和解剖学背景知识等因素,老挝留学生常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操作,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果。笔者将利用“数字人”信息量大、可视性强、交互性好等特点,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过程、提高成绩优秀率,在医学留学生教学研究中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解剖学老挝实验课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