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小实验提高学生物理课堂参与度

2020-08-27 07:49尹爱国孙丽丽
文理导航 2020年26期
关键词:小实验参与度观察

尹爱国 孙丽丽

【摘 要】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学习物理应从生活中来,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到课堂中来,并将生活中的一些小实验运用于课堂教学,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让学生感到物理并不可怕,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认真观察生活,就能使物理简单化、形象化,就能轻松的学好物理。同时学生在做一些生活小实验时,会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学生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投入,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更高效的提高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物理与生活;小实验;兴趣;观察;参与度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而课堂的高效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应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学习物理的确应从生活中来,将生活中物理现象引入到课堂中来,并将生活中的一些小实验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那么,如何通过物理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通过生活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激发参与意识

(一)物理小实验可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新奇的生活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许多的生活实例与物理课堂联系密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物理小实验,让学生课下认真准备,积极动手,在课堂中大显身手,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富有创意的实验总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进而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比如,讲授八年级物理《杠杆》这一节内容时,我准备了两块同样的木板,两块木板都按了同样的钉子,让一个有力气的男生和一个弱女生进行比赛,男生用手直接拔,女生用羊角锤,看哪个同学容易拔出来。创设这么一个新奇情境,学生们兴奋不已,跃跃欲试,结果女生胜了。此时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女生容易拔出来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生活工具——杠杆。”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兴趣盎然,也就有了探究杠杆的兴趣。

(二)通过生活小实验,提高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生活小实验,教师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利用创造的神秘感,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考,让学生学习物理中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切身体会实验的奥妙,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让学生辨别一生一熟两个鸡蛋,学生们纷纷讨论方法,但是拿不定主意,这时候我让事先做好准备的学生拿出两个鸡蛋分别放在桌上旋转,通过学生观察之后,问那个鸡蛋是熟的?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课堂气氛特别高涨。再如学习摩擦力时,创造一个比赛的场景,让同桌的两个人,分别拿一双筷子,一位的粗糙,一位的光滑,让他们在相同时间内夹玻璃球到烧杯里,看谁夹得多。同学们跃跃欲试,激情高涨。没有做实验的同学为了探个究竟,也纷纷在课下进行了实验,使我们的学习由课上延伸到了课下。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从生活中的小实验入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会使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对物理产生了好奇,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由于人人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求知欲更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高了。

二、物理生活小实验,贴近生活实际可以化抽象為具体,提高参与程度

物理是生活的学问,让学生带着物理问题走进生活,寻找生活实例,再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物理学习更生活化。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活动非常重要,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无从下手,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来于哪里呢?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生活中的小实验。因为生活小实验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更有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验活动的设计,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小实验的制作,把学生从枯燥的物理课堂中吸引到课堂小实验中,引导他们通过一定活动走向认识,从动手探究活动中快乐的学习物理知识。如在平面镜成像这节课中,利用学生每天都照镜子这一熟悉现象,虽然学生对这一现象非常熟悉,但学生并不明白成像的特点,为了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1.你知道平面镜为什么能成像吗?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3.你知道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如何判断?4.为了判断物与像的大小关系,应该对蜡烛有什么要求?5.实验中直尺有什么作用?像的大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有关吗?请仔细观察。有了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实验的目的就非常明确了,学生学习活动也就有了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设计出了不同的探究方案,并主动进行探究。在操作观察中认识了平面镜成像特点。以上活动虽然简单,但学生整个过程都在主动参与,教师的讲是在学生的学之后,学生主动地利用生活小实验进行探究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物理生活小实验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

一个人的发展,无法离开合作,作为教师很有必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地方。物理生活小实验就很好的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大力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好生活小实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认真观察实验和主动做实验的习惯,逐渐过渡到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养成课外自主做小实验的习惯和科学的探究意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实现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方式的形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高效的课堂应是师生共同生疑、质疑、释疑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学生发现不了问题,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提出问题的习惯。我反思:没有问题就是课堂要出问题,学生之所以没有问题,是教师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而参与度高的课堂应该是教师不断用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要用与众不同的思维角度与思考方式去研究问题。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量的生活实验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小实验,这些小实验也正是学生生疑、质疑、释疑的地方。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应是师生感情交流的地方,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好,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感到课堂气氛和谐,也就很自然的参与课堂中来,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保证课堂的信息量,力争把科普知识、生活常识等引入课堂,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小实验,在实验制作探究过程中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与鲜活的信息,从而使课堂生活更加和谐、融洽。

综上所述,物理生活小实验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就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氛围。而物理小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相信利用好生活小实验,会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我们的课堂也会因学生的参与而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李东汉.用生活物品做初中物理实验的探研[J].新课程中学,2017第8期

[2]曾永盛.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利用生活物品做实验[J].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第7期

(临沂第二十中学,山东  临沂  276000)

猜你喜欢
小实验参与度观察
在线教学下的大学生内在动机和参与度探析
利用微型实验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快乐
让科技实践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例谈“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