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探讨

2020-08-27 07:49陆军
文理导航 2020年26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陆军

摘要:初中生在思维力、认知力和学习能动性上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上课过程中学习效果不理想,而且相对于小学阶段而言,知识量和难度的进一步提升使课堂特别是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要求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积极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成为初中数学老师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小组合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因此,文章分析讨论了小组合作能够科学开展和实施的几种方法以作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在欧美国家率先确立。之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沉闷氛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通过小组合作把老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变为学生主导,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开展小组合作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意义

小组合作是学生上课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能动性,通过积极讨论和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完成课程学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新课改前提下,教师灌输式和讲授式教学依然很普遍,使学生思维拓展和独立思考受到限制。而小组合作方式对于改善这一情形、构建高效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助合作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问题能力。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有难度上的提升,因此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出能动效果,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小组学习与个体学习相对应,要以学生为主导,依托小组内各个成员明确的分工合作来共同学习。

(二)小组学习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

教学质量在不断改革变化,学生的心理也在逐渐成长,他们需要在初中阶段了解到合作的意义,明白彼此间的长短互补有助于学习的进步。教师组建合作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为了使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互助效果,需要尽量安排不同水平和不同特点的学生在一个小组。这样小组合作时才能体现出每个学生学习时取长补短的作用。

(三)小组学习利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型教育模式,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理应更加素质化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的过程。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中来,必须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能解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 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开展策略探讨

(一)合理设置采用小组合作的时机

教师在授课前需要认真准备课程内容,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环境要做出细致的分析、设计出需要小组讨论的问题情境、效果评价等。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相对比较抽象,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的学习难度等情况比较科学的选择小组合作实施的时机,进而才能确保小组合作形式的有效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要依靠小组合作,当遇到的问题比较有深度,需要集体头脑风暴时;或者当资料比较少,需要大家分享自己手里的资料时;又或者当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比较高时使用小组合作方式才有效果。

(二)配置小组成员合理

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合理分组,让小组成员各有所长,才可以最大程度构建有效的学习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工,同时考虑到学生意愿并且依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尽量做到每个小组水平基本一致。可以将四到六个人为一组,组中成员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要符合一定比例,其中优等和差等生比例少一点,中等生居多,这样的分组形式才能真正有效地调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参与热情。同时为了使小组工作更顺畅,可以挑选出一名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辅助教师处理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分配任务,只有教师立场明确,分組工作才能更加科学合理,高效课堂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三)科学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的评价是否合理对于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提高学习效果起到不容忽视的影响。新课标要求教师评价时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时也需要让学生来掌握一些主动权。通过重视科学的评价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互补。教师除了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给予合理的评价,也要在学习进程中对于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方式或者积极性上给予中肯的评价,对于表现相对更出色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肯定和嘉奖。除此之外,采用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小组间互作评价、学生自主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尽量做到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合理,从而确保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得以实现。

比如,教师在讲《四边形》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四边形的相关特征和性质。老师会发现,有的小组会互相探讨问题,而有的小组只是个别的学生在动脑筋思考问题。最终展示结果的时候,教师应该针对性地给出评价,让合作的小组获得相应的鼓励。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 结束语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初中生在上课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出现兴趣低下的情况在所难免。经过教学实践研究,小组合作是教师帮助学生启发数学思维力上采用的一项非常可行的教学策略。但实施过程必须值得注意的是划分小组要科学安排、合作时机要选择合理,同时评价体制要做到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使保证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于建构高效数学课堂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才能使教学质量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陶慧平.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内蒙古教育,2019(15):67-68.

[2]高元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17(17):105.

[3]罗仰全.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66.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