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检验指标对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2020-08-28 04:12
大连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胆汁酸病毒性肝炎

战 伟

(大连大学 门诊部,辽宁 大连 116622)

0 引言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参与机体的生物转化、物质代谢和胆汁分泌等各项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所以,肝脏的损伤必定会引起机体内某些生理功能的紊乱,导致血液中生化指标浓度发生变化。据报道,随着肝实质受损大小的差异,某些生化指标的浓度改变幅度也有不同,甚至导致不可逆转的结果[2,3]。本文对两种肝实质损伤大小不同(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监测其血清中ALB、TBA、ChE和TBIL浓度的改变,以此探讨上述四项指标的变化对于肝实质损伤大小的影响,以及这些指标在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8年2至6月在市三院感染门诊和消化科住院的病毒性肝炎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在28~77岁之间,平均年龄51.6±8.7岁。肝硬化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在43~77岁之间,平均年龄53.6±7.4岁。以上患者的诊断依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健康对照组45例,来自市三院体检中心的体检患者,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在41~69岁之间,平均年龄53.8±7.9岁,均无肿瘤、肝肾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以及自身免疫性等疾病。三组试验对象性别、年龄均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试剂与仪器

TBA 试剂、标准品和质控品购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LB、ChE和TBIL试剂、标准品和质控品选用日本和光纯药WAKO公司。仪器为奥林巴斯AU 543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3 检测方法

全部试验对象空腹12 h后,抽取静脉血4 mL于真空采血管中,2 h内分离出血清,并进行样品测试。用酶速率法检测TBA,用比色法检测ALB、ChE和TBIL。检测结果超过参考范围(TBA:0.0~ 15.0 μmol/L,ALB:35~ 50 g/L,ChE:3600~ 12000 U/L,TBIL:5.1~ 21.0 μmol/L) 即可认为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若P<0.05则认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X2检验表示率的比较。用方差分析(F检验)表示各组数据间的比较。用q检验表示组间的两两比较。

2 结果

2.1 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ALB、TBA、ChE和TBIL指标比对

见表1。

表1 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四项指标比对(±s)

表1 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四项指标比对(±s)

注:q检验表示 △与病毒性肝炎组比对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对P<0.01。

检测项目 病毒性肝炎组 肝硬化组 健康对照组 P F ALB 35.4±4.1▼ 23.8±5.2▼△ 46.0±1.3 <0.01 211.5 TBA 19.7±17.6 62.7±54.6▼△ 13.0±3.2 <0.01 24.8 ChE 6469±2083▼ 3124±768▼△ 8367±1305 <0.01 120.3 TBIL 22.4±13.2 73.8±87.6▼△ 11.2±7.5 <0.01 18.6

表1结果表明,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血ALB、TBA、ChE和TBIL的浓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对,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ALB、ChE浓度明显高于肝硬化组,但TBA和TBIL明显低于肝硬化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比对,ALB与ChE的浓度较低(P<0.01),但TBA与TBIL的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ALB、TBA、ChE和TBIL阳性率的指标比对

见表2。

表2 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四项指标的阳性率比对(±s)

表2 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四项指标的阳性率比对(±s)

检测项目 病毒性肝炎组(%) 肝硬化组(%) P X2 ALB 13(27.0) 36(94.0) <0.01 41.29 TBA 303(36.4) 5(91.0) <0.01 21.85 ChE 5(7.6) 37(87.0) <0.01 52.08 TBIL 14(34.7) 35(91.0) <0.01 24.73四项均阳性 2(2.5) 29(69.5) <0.01 41.58

病毒性肝炎组ALB、TBA、ChE和TBIL结果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肝硬化组。联合测定的阳性率(四项结果均阳性),病毒性肝炎组也远低于肝硬化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临床对消化道疾病的深入研究,检验指标也逐步增多,其中白蛋白、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四项指标在肝脏疾病的诊断方面的作用越发显现,尤其在判断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炎症改变等方面的意义很大[4]。总胆汁酸(TBA)是体内胆烷酸的总称,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及肠肝循环中的最终产物。TBA和总胆红素(TBIL)一样,均储存于胆囊内。当肝脏受损时,胆汁酸与胆红素均从胆汁中排泄,此时测定血清总胆汁酸一般比总胆红素升高明显,所以总胆汁酸的浓度改变能较好地体现肝脏受损的程度。报道显示,患肝硬化时体内总胆汁酸的阳性率可达95%[5]。再次说明,总胆汁酸浓度的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且比其他指标均敏感。血清胆碱酯酶(ChE)是在肝脏粗面内质网内合成(其合成与蛋白质同时进行)、主要分布于血液中的一种糖蛋白分子。近几年,在反映肝脏早期纤维化方面,ChE的作用被认为大于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是能反映肝组织蛋白合成的又一敏感指标[6,7]。

表1结果表明,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血清ALB和ChE浓度均明显减低,二者和健康对照组比对,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之间比对, ALB和ChE的浓度也有差异,病毒性肝炎组的浓度远大于肝硬化组(P<0.01)。并且,随着肝组织患病程度的加重,二者降低越明显,阳性率越大(P<0.01),见表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肝脏的病理改变与ALB及ChE的浓度大小呈正相关,ALB和ChE是诊断肝组织受损和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尤其是血清ChE水平,其浓度的降低可作为敏度较高的肝硬化辅助诊断的指标。

本研究显示,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的TBA 和TBIL浓度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但肝硬化组的TBA和TBIL阳性率却高达91%,这一结果与报道相符[8,9],见表2。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两者比对,TBA和TBIL浓度水平虽有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损伤程度较轻,并且经临床治疗后其肝脏的受损是可治愈的,而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组织病理损伤较重,其结构与功能的损伤不可逆转,导致血清TBA和TBIL的浓度水平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见血清TBA和TBIL的测定同ALB、ChE一样,可作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能正确地说明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这与程蕊等[10]的研究一致。

综上,ALB、TBA、ChE和TBIL均为诊断肝脏炎症变化和肝组织纤维化的重要指标。但受其它一些疾病的影响,四项中的一项测定结果的增减不能表达肝脏真实的病变程度,无法对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表2表明,病毒性肝炎组ALB、TBA、ChE和TBIL四项联合测定的阳性率(2.5%)远低于肝硬化组(69.5%),两组比对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因此,四项联合测定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胆汁酸病毒性肝炎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