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73020—2019《针织休闲服装》新标准解读

2020-08-29 02:11
中国纤检 2020年8期
关键词:合格品起球针织

FZ/T 73020—2019《针织休闲服装》自2019年12月24日发布,于2020年7月1日开始实施。FZ/T 73020—2019合理吸纳了国内外关于针织类服装的考核内容,技术指标与国际要求接轨,本文比较了新旧标准的差异,为广大服装生产企业指明了方向,也为检测机构提供了更加精确的考核准则。

1 范围

FZ/T 73020—2019除了规定标准适用以纺织针织面料为主加工制成的休闲服装外,另外规定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服装。婴幼儿服装以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为最基础的强制性安全标准,婴幼儿针织类服装依据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

2 术语和定义

新标准新增了两个专业术语,“超短裤”和“荧光色”,“超短裤”是指一种裤长至大腿中部或以上的短裤,“荧光色”是指某些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入射光后被激发并发出可见光时所呈现出的颜色。

3 产品号型

对产品号型的规定增加了超出标准范围的号型标注按标准规定的跳档原则依次递减或递增。

4 要求内容

4.1 内在质量

内在质量包括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顶破强力、起球、水洗尺寸变化率、干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洗液沾色程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拼接互染牢度,以及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洗后外观质量等项目[1]。

4.1.1 纤维含量

新标准中纤维含量由于FZ/T 01053—2007《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标准已经废止,取消了纤维含量的净干含量要求,执行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4.1.2 强制性安全指标

强制性安全指标包括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这些基本指标遵循GB 18401—2010《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新标准还规定了儿童服装还应符合GB 31701的相关规定。

4.1.3 色牢度

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纺织品经过皂洗、水浸、汗渍、摩擦、光照、干洗、光汗等,染料分子容易从纺织品上脱落导致对人体造成危害或纺织品褪色。

新标准中色牢度项目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专门增加了对里料的考核,耐皂洗、耐水、耐汗渍变色/沾色不区分产品等级都必须达到3级,耐干摩擦色牢度达到3~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2~3级,深色可减低半级。面料部分,耐皂洗,以及耐水、耐汗渍色牢度项目保持着和旧标准相同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耐摩擦色牢度项目检测方法未变,耐湿摩擦色牢度项目一等品深色指标提高了半级,保持深色和浅色相差半级。耐光色牢度优等品深色、耐干洗色牢度优等品变色和沾色,以及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碱性)合格品新标准都比旧标准低半级。随着印花工艺水平的提高,大多印花产品的色牢度能达到面料色牢度的要求,所以新标准中删掉了对印(烫)花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的考核要求[2]。新标准中还明确指出本色及漂白产品不考核耐皂洗、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干洗色牢度。具体见表1。

FZ/T 73020—2019中拼接互染色牢度的试验方法变更为GB/T 31127—201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拼接互染色牢度》的方法A洗涤法,和FZ/T 73020—2012附录A规定的拼接互染程度测试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洗涤剂的不同,GB/T 31127—2014洗涤法所采用的洗涤剂为不含荧光增白剂的ECE标准洗涤剂,FZ/T 73020—2012附录A规定按GB/T3921—2008方法A(1)进行洗涤[3],所采用的洗涤剂为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皂液。

新标准中增加了对洗液沾色程度指标的考核,这一指标仅考核面积占30%及以上的深色织物。这一指标和耐皂洗色牢度项目互为补充,按照GB/T 3921—2008中方法A(1)进行洗涤后,除了考核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外,对于有些深色面料的染料分子未附着在贴衬织物上但溶于残余皂液中,对残余皂液通过比色管和未经洗涤且与试验温度相同的皂液为参照,在标准光源下用灰色样卡评定沾色程度。

4.1.4 起球

新标准的检验方法同FZ/T 73020—2012一致,按GB/T 4802.1—2008《纺织品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圆轨迹法》中E法检测,按GSB 16—1523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评级。在指标要求上对合格品的起球技术要求提高了半级,合格品同一等品同样都必须达到3级,优等品必须达到3~4级,同时也增加了免考核面料的种类,植绒类产品及蕾丝面料不考核起球项目,楼陈钰[4]对起绒类针织休闲服装的抗起球性能进行过测试,结果表明圆轨迹法参数D起球强度过大,参数E和F起球强度太小,与实际服用样品的起球状况相差甚远,因此都不适合。

4.1.5 水洗(干洗)尺寸变化率和水洗后扭曲率

产品明示“只可手洗”的按照GB/T 8629—2017中A型洗衣机4N程序进行洗涤,洗涤剂选用“标准洗涤剂3”,产品明示不可水洗的按FZ/T 80007.3—2006规定采用常规干洗法进行洗涤。新标准还增加了对弹力织物的横向以及褶皱产品的褶皱方向不仅不考核水洗尺寸变化率,同时也不考核干洗尺寸变化率。对于水洗尺寸变化率测量方法新标准取消了对裙类产品的规定,只分为上衣和裤子。干燥方法依然采用悬挂晾干的方式,测试结果按3件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如果同时存在收缩和倒涨,以相同情况的两件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对于水洗后扭曲率项目增加了超短裤不参加考核,同时提高了上衣水洗后扭曲率的要求,新标准不再区分条格和素色,统一规定上衣的优等品≤4.0,一等品≤5.0,合格品≤6.0,洗涤与干燥方法同水洗尺寸变化率,测量以每件成衣扭斜程度最大的一边测量,以3件服装的水洗后扭曲率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

表1 新旧标准色牢度项目指标差异性对比

表2 新旧标准表面疵点项目指标差异性对比

4.1.6 洗后外观

FZ/T 73020—2019洗后外观项目不仅仅局限于水洗后外观质量,同时还需要考核干洗后外观质量,同时也增加了考核的技术要求,新增了整体无明显变色,面料无破损,缝线无脱开,印(烫)花部位不允许开裂、起皮,附件不允许变形变色、破损,不允许有其他明显影响外观质量缺陷的规定。

4.1.7 顶破强力

顶破强力新标准依旧采用试验方法标准GB/T19976—2005进行检测,另外添加了抽条结构产品不考核顶破强力的规定。增加解释了弹力织物是指含有弹性纤维的织物或罗纹织物。

4.2 外观质量要求

对外观的要求主要有4个方面,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对称部位尺寸差异和缝制要求。

表面疵点评定中色差,新标准提高了对优等品的技术要求,规定主料之间≥4~5级,主辅料之间≥4级,比FZ/T 73020—2012各提高了半级。如果是条格产品,考核其纹路歪斜,新标准规定优等品≤3.5%,一等品≤4.5%,合格品≤6.0%,优等品和一等品的指标也有所提高。表面疵点中余下指标缝纫曲折高低、缝纫油污线、油纱、油棉、止口反吐、熨烫变黄、变色、水渍亮光、变质、缝纫不平服、拉链不平服、不顺直、丢工、错工、缺件、破损性疵点基本与FZ/T 73020—2012标准保持一致。

规格尺寸偏差取消了对裙长的规定,对长度方向依旧以60cm为分界线对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对宽度方向以1/2胸围、1/2腰围为考核点。各指标的技术要求与FZ/T 73020—2012未有变化。

对称部位尺寸差异以≤5cm、>5cm且≤15cm、>15cm且≤76cm、>76cm四档对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与FZ/T 73020—2012相较,对>76cm一等品的技术指标缩小到≤1.2cm。

FZ/T 73020—2019简化了对缝制的规定,删除了对缝边宽度的要求。

5 结语

修订后的FZ/T 73020—2019《针织休闲服装》标准除了对一些之前考核的项目指标的限值作出了调整,更根据目前的服装类型和要求新增了超短裤、荧光色等专业术语,紧跟时代潮流,以防出现新兴产品无标可依的尴尬局面,限制时尚的发展。此外,根据检测水平的发展进步,增加了相关项目,例如洗液沾色程度等考核指标,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相关标准的空白。新标准的修订更是休闲服装生产厂家的福音,在指导其严控质量关上发挥着重大作用,有助于其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5]。

猜你喜欢
合格品起球针织
运用推理找次品
运用推理找次品
起毛起球评级用参照织物的可行性分析
怎 样 找 次 品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织物起球客观等级评价
应用小波域高斯差分滤波的起球疵点客观评价
拿抽查指标跟谁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