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棉花产业链现状与问题分析

2020-08-29 02:11
中国纤检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间商棉农皮棉

从近两年安徽省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幅下滑即可看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对此,我们提出以下一些政策建议:完善棉花市场体制建设,让价格机制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棉花产业资源进行配置,特别是要改革棉花收储价格制度,棉花价格交由市场调节,降低轧花厂的成本;对某些棉花产业主体的支持要适度,否则会对其他主体产生“挤出”效应,支持一些主体的同时,有可能会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

一、安徽省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安徽省早在13世纪后期,即有种植棉花的记载。至明朝(1368—1644 年)后期,皖南棉区由南向北传播,逐步扩大,民间手工纺织亦相应发展,从而形成耕织结合的农业生产结构。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外国纱布进口日益增多,民间土布纺织逐渐走向衰落。19 世纪末,清朝政府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让农工商部考察美、德、日、意和秘鲁等国棉花品种和种植方法,以求改善棉花种植,提高棉花质量,从此安徽省棉花生产也得到发展。

1916年安徽省棉田面积已有 56.84万亩,皮棉总产3.41万担。1919年全省植棉70.6万亩,总产14.4万担。1948年全省植棉118.4万亩,总产26.2万担。

1949年到2018年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波动较大,亩产稳步上升,2017年和2018年有所回落。2018年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幅下滑。分析安徽省棉花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对解释棉花产业萎缩有着重要意义。

二、安徽省棉花产业链的结构

链是具有整体功用、产业若干环节有序连接形成的有机体,全产业链中的链意指链接,是通过特定的机制使得产业链条中各环节主体实现全面对接,从而达到生产过程可控。产业链是指把上游的直接或间接供应商和下游的直接和间接客户有机地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从生产环节开始,到加工制成中间半成品以及最终成品,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涉农企业的产业链不仅是一条连接各环节主体的物质链,更是一条价值的增值链,在产业链上,不同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包装、物流、销售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

表1 1949—2018年安徽省棉花产业变化情况

棉花产业涉及的范围较广,除了包括直接与棉花相关联的种植业、纺织服装业等,还包括以棉花为原材料的派生产业,例如以棉籽为原料的食用油、以棉花为原料的医用消毒棉球或纱布等。因此,可以将棉花产业链定义为,与棉花生产高度相关的,具有前向联系或后向联系的,包含良种繁育、棉花种植、纺纱等环节在内的整个功能流程。除此之外,还包括围绕棉花的产供销而发展起来的各种相关服务,例如教育科技服务、市场信息服务、政策法规服务、仓储运输服务、贸易营销服务等。

棉花产业链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棉花产业结构图

三、安徽棉花产业链中各主体所面临的困境

1.棉农

棉农在棉花产业链中负责种植、采摘和交售。总体来说,近些年棉农种棉积极性不高,棉花面积下降,其根本原因除土地流转、种棉费工、机械化水平不高、种棉收益低下等因素外,散户中的部分农民年龄过大劳动能力下降,被迫放弃种棉或减少种棉面积也是造成植棉面积下降的重要因素。从今年种植户种棉意向安排分析,散户计划种植减幅较大,而种棉大户则基本保持稳定。种棉大户普遍反映,望江县近两年棉花补贴向大户倾斜政策充分调动了大户们种棉积极性,他们种棉热情比散户要高得多,机械化种植水平也逐年提高。据调查,种棉大户2017年棉花补贴标准为220.78元/亩,比一般散户高39.3元/亩;2018年棉花补贴标准为391.3元/亩,比一般散户高115.63元/亩。棉花种植物化成本直接影响棉农种棉收益。可喜的是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去年相比整体基本相当,个别产品价格上涨,但涨幅不明显。其中,棉种45元/包、氮磷钾含量均为18%的复合肥价格3200元/吨、尿素80元/袋、塑料薄膜48元/卷。生产成本变化不大。安徽省2017年出台了《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沿江地区的安庆、芜湖、宣城、池州等市为重点,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100万亩,安庆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以望江、宿松为重点建立40万亩棉花生产保护区。

2019年,棉种一亩在90元左右,农药在120元一亩左右,化肥在320元一亩左右,地膜在50元一亩左右,加上整地中耕施肥200元一亩,种棉花的成本在780元一亩左右,如有租地的棉农加上租金100元一亩,成本就在880元一亩左右。虽然籽棉最高收购价在3.35元/斤左右,但棉贩下乡的收购价格比市场价格要低0.20元/斤左右,按目前棉贩下乡收购的3.15元/斤的籽棉算,一亩籽棉400斤,那一亩地棉花的毛收入就是1260元,除去成本880元,一亩地棉花的纯收入在380元左右,相当于每吨籽棉1900元利润。棉花种植成本结构如表2所示。

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棉花种植家庭农场是近些年出现的新型经营主体。据《安徽省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名录(2018)》显示,截至2018年年初,安徽省共有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12家。与棉农个人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可以申报一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例如,安徽省宿松惠民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9月获批一项3000亩优质棉花标准化种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表2 棉花种植成本

2.中间商

棉花中间商按照棉花种类可分为籽棉中间商和皮棉中间商。籽棉中间商是指从棉农处收购籽棉后,将籽棉出售给轧花厂的中间商;皮棉中间商是指从轧花厂处收购皮棉后出售给纺织厂的中间商。籽棉中间商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有正规营业执照的收购站;一种是没有正规营业执照的棉贩。籽棉采摘时节,中间商一般会压价收购,比轧花厂直接收购价低0.2~0.5元/斤。这也是中间商的利润来源。按每吨运费200元计算,中间商一吨籽棉利润约为200~600元。皮棉中间商经常利用加工企业资金紧张、纺织企业采购不间断的特点,利用其销售渠道方面的优势,到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手中大量购买皮棉,从中间赚取差价。有的中间商还经常囤棉待售。目前棉花产业仍然可以算是中间利润较高的一个产业。中间商的利润差异较大,进货渠道、销售渠道、销售时机、资金实力、运输成本等因素都会影响中间商的利润。

3.轧花厂

轧花厂从棉农和中间商两个渠道收购籽棉。轧花厂按棉花夹包规格可以分为200型和400型。国家指定的棉花收储企业必须是400型。近几年,大包棉逐步普及,绝大多数纺织企业都使用机械装卸棉包,小包棉已不再使用。

棉花的衣分率为33%~42%,即生产33~42千克的皮棉需要100千克的籽棉。按此算,一吨籽棉可以加工400千克皮棉。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成本一般为每吨皮棉600元~800元左右。按照每吨籽棉加工出400千克皮棉算,加工成本约为240元。按照每吨籽棉收购价6900元计算,轧花厂每吨籽棉成本为7140元,产出为400千克皮棉,按照2019年皮棉均价15544元/吨计算,400千克皮棉价值约为6217.6元。如此计算,轧花厂的利润为负。当然,该计算反映的是轧花厂的平均利润,技术含量高、成本控制好的轧花厂可获得正利润,但也不高。轧花厂开工率不足的原因就在于此。棉花产业链中轧花厂面临的困难最为艰巨。

4.纺织企业

纺织企业主要产品是棉纱。棉纱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一吨皮棉可产出约0.92吨普梳纱。

一吨皮棉可产出约0.77吨精梳纱。每吨棉纱加工费约为4000~5000元。400千克皮棉可纺368千克普梳纱或308千克精梳纱,加工费约为1400元。每吨棉纱价格因支数不同而不同,有市场上多见21、24、32和40支普梳纱。每吨棉纱价格在19000~25000元不等。按照40支普梳纱计算,368千克普梳纱市场价约为9200元。皮棉采购成本加上棉纱加工费用,总成本为7617.6元。所以,一吨籽棉至棉纱环节的利润约为1582.4元。

从一吨籽棉加工至棉纱的产业链分析可以看出,棉农的利润占比最高,约为59.4%;其次是纺织企业,约为49.5%;中间商约为12.5%;轧花厂的利润为负。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棉花产业链处于非健康发展状态,棉农惜售,轧花厂利润微薄,这种利润格局长期会影响整个棉花产业链的发展。

表3 一吨籽棉利润分配

四、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棉花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棉花产业链主体利润分配不均,造成产业链畸形发展,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近两年安徽省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幅下滑即可看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对此,我们提出以下一些政策建议:完善棉花市场体制建设,让价格机制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棉花产业资源进行配置,特别是要改革棉花收储价格制度,棉花价格交由市场调节,降低轧花厂的成本;对某些棉花产业主体的支持要适度,否则会对其他主体产生“挤出”效应,支持一些主体的同时,有可能会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

猜你喜欢
中间商棉农皮棉
棉农
气流喷气式皮棉清理机
美国2018/2019年度皮棉总产达400万t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乌克兰强化网站中间商责任
误解中间商
不一样的中间商 不一样的里约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可以做好农资生意?
调运皮棉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