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之“眼”

2020-08-31 14:38程洪福
中国收藏 2020年8期
关键词:拙政园造园苏州园林

程洪福

一直以來,苏州被称为园林之城,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自1997年起,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等9座苏州古典园林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苏州园林是“艺术、自然与哲理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了惊人的美与宁静的和谐,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从景观角度来看,苏州园林呈现给观众的空间感观认知,“空灵”一词基本可以概括。与假山、植物、理水等造园要素一样,花窗是达成空灵效果的重要手段,完美地体现了园主与能工巧匠的巧妙构思。可以说,花窗是感悟园林空灵效果的“灵动之眼”,透过它们可以品味苏州园林高超的造园艺术。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欣赏这些优美灵动的花窗,甚至能逐渐体会到孟子所说的“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之深意。因此接下来,笔者就以苏州园林粉墙上各种形式的花窗为例,来为读者解析其在园林景观营造中所发挥的作用。

拙政园见山楼爬山廊漏窗(陈健行摄)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圆洞门框景,是不是很像一幅绮丽的山水画?(陈健行摄)

“天人合一,因地制宜”

从园林营造的角度看,花窗属于建筑门类,主要有漏窗、空窗、洞门三种形式。漏窗大多离地面约1.3米至1.5米,其构图有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两种类型,题材大致有植物、动物、器物、字体等,取吉祥如意、福寿延年、冰清玉洁、平平安安、文人雅趣等美好寓意,如“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日月同辉”等主题漏窗。

据统计,苏州园林的粉墙上设有数百种不同款式的漏窗,花纹图案变化丰富,灵活多样,完全根据现场环境灵活布局。空窗的高度与漏窗相差无几,其区别在于空窗仅有边框,无窗格,为全敞开布局,有四边形、六边形、圆形、扇形、叶片形等多种款式。洞门的款式与空窗类似,区别在于门框底部稍高于地面(故又名:地穴),可供游人出入穿行,有海棠形、葫芦形、圆形、椭圆形等。无论何种形式,苏州园林花窗的设置均以人的视点高度为参照标准,便于游人赏景或通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园主和能工巧匠遵循“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的造园理念,对花窗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营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网师园、艺圃、耦园等历史名园的花窗布置均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被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所赞许。

留园绿荫轩花窗(陈健行摄)

“似隔非隔,小中见大”

墙是分割苏州园林空间的重要手段,也是园林空间构图的重要元素。可以看到,苏州园林里各种形式的墙(围墙、云墙)与廊(复廊、水廊、爬山廊)均设置有图案各异、变化多样的花窗,这样的布局不仅使平面呆板的墙体富于变化,而且能让不同类型的空间产生“似隔非隔”“界而未界”“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增加了景观空间层次,延续和拓展了景观深度,从而产生意境深邃的韵味。

通过花窗的过渡与联系,园林大小空间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和渗透,原本孤立的庭院空间得以流动,营造出“以有限造无限”“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因此,花窗是园林空间流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枢纽。苏州园林结合现场立地环境采用连续构图手法,娴熟地运用各种款式的漏窗、空窗、洞门,巧妙分割各种空间类型,从而使各空间之间流畅过渡与联系,产生一种美妙的律动感。如细心体会拙政园海棠春坞、枇杷园、梧竹幽居、小沧浪庭院,留园石林小院、曲谿楼至花步小筑庭院,艺圃浴鸥—芹庐庭院,网师园竹外一枝轩、沧浪亭临借园外之景等园林空间艺术处理的经典范例,可以发现花窗在园林空间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真可谓无与伦比。

另外,站在人居环境的角度来看,花窗同时也具有改善园林庭院空气流通、采光效果的作用。

拙政园倚虹亭处海棠形花窗框景。透过它与千米之外的北寺塔形成一组绝佳的框景和借景,这是一组欲扬先抑的经典游览线路。(左彬森摄)

耦园太阳图案花窗(陈健行摄)

耦園太阳图案花窗(陈健行摄)

沧浪亭花窗,江南的秀丽婉约令人心动。(左彬森摄)

“含情多致,气韵生动”

明代造园家计成指出,花窗布置得宜能“触景生奇、含情多致”,一幅幅雅致的窗景具有“佳境宜收,俗尘安到”的艺术效果。因此,计成在《园冶》一书中特地将花窗图样予以记录,“非传恐失,故式存馀”。

著名作家叶圣陶则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评价道,“花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因此,花窗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景观,在园林营造过程中既可单独成景,也可与建筑、植物、假山等造园要素组合搭配形成具有虚实、明暗对比的独特时空艺术作品。经典的园林花窗设置能够兼具借景、框景、采光、通风等多种功能,在园林景观营造、游览线路设置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拙政园倚虹亭靠墙处的海棠形花窗即是一处佳例:花窗本身不仅与贴墙设置的竹石小品构成一幅优美图画,更透过海棠形窗框与千米之外的北寺塔形成一组绝佳的框景和借景,更与中部花园远借北寺塔观景点联系起来,形成一组欲扬先抑的经典游览线路。又如,花窗与太阳光线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组组美妙的动态光影图。“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朱自清在《匆匆》中描述的景象瞬时呈现眼前,给人以无限遐思。

苏州园林的花窗美景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每一幅窗景均收纳四季变化、光影婆裟的优美景致,看似随意点置,实则精心布局。倘若踏进苏州园林的大门,注视花窗,仿佛面对一只只会说话的“眼睛”。徜徉于园主和匠师们巧妙运用花窗所营造出的大小不一、变化丰富的庭院空间,悉心品味一幅幅花窗,我们会切身感受画家所谓“气韵生动”的时空艺术体验,那种身临其境于动态变化的立体山水画中的感觉,想必就是如此了。

注:本文作者为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苏州园林博物馆)副主任、副馆长。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苏州园林博物馆提供。

猜你喜欢
拙政园造园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使用说明方法的三个层次
寻踪美感 落足眷意
风雨拙政园
江南古典园林生态文化研究
荷花节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
“盛世造园”说考论
论经济、文化等要素对园林设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