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2020-09-01 12:49马小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实验组

马小花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2)

0 引言

冠心病属于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多并发心绞痛,发病时疼痛强烈,增加患者痛苦,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正常生活,降低治疗依从性[1]。本次研究选取5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探究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共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前25例)和实验组(后25例),对照组中男14例,占比56.00%,女11例,占比44.00%,年龄60-78岁,平均(68.21±3.02)岁,病程1-8年,平均(5.00±0.44)年,文化水平:中学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分别为10例、7例、8例;实验组中男13例,占比52.00%,女12例,占比48.00%,年龄60-79岁,平均(68.25±3.03)岁,病程1-7年,平均(5.01±0.45)年,文化水平:中学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分别为11例、7例、7例。比较两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基线资料,具有较强均衡性(P>0.05)。纳入标准:经心电图检查,临床诊断等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年龄大于等于60岁,沟通无障碍,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意识障碍,存在系统性病变,精神类疾病。

1.2 方法。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如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用药指导,及时预防并处理不良反应,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包括: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等,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和评估结果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相关并发症,注意事项,紧急自救方法,必备急救药物,规律用药,健康饮食搭配等,通过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组织集体观看教育视频,组织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宣教,并采取一对一讲解,解答患者疑虑,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②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患者情绪变化施加心理干预,如针对老年患者孤独,害怕拖累家庭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争取家属一起给予患者关怀,鼓励,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指导患者通过适量运动,老年娱乐活动等释放压力。并组织病友分享会,让恢复尚佳的患者分享经验,增强患者对抗疾病信心。

1.3 观察指标。①生活质量。采取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估,包括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情绪变化四个方面,各项总分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②心理状态。采取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分数越高代表焦虑症状、抑郁症越严重。③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采取自制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量表评估,包括疾病知识,并发症防治,注意事项等,总分100分。④护理满意度评分。采取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采取百分制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中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情绪变化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s)

?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症状为突感心前区疼痛,发作性绞痛,严重损害心脏功能,更甚至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3]。

而老年患者大多伴有基础疾病,身体抵抗力下降,对疾病了解程度不高,加上上期受疾病折磨,极易产生负面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4-5]。因此,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6-7]。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指导患者规律用药,掌握紧急自救方法,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预防并发症,通过个性化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加强心理建设,疏导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面对治疗,增强信心,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病症[8-9]。本次研究中,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为(34.40±2.65)分、(35.50±2.80)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58±3.11)分、(91.44±2.57)分,生活质量中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情绪变化评分分别为(78.05±3.62)分、(85.26±3.02)分、(84.06±2.29)分、(84.33±3.10)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与陈海娅[10]研究相符,提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掌握相关健康知识,疏导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绞痛冠心病实验组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心绞痛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