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冷却翅片式散热系统的传热性能研究

2020-09-01 02:16曾志环梁彬彬
技术与市场 2020年9期
关键词:肋片制冷量制冷系统

曾志环,梁彬彬

(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广东 肇庆 526238)

1 概述

热电冷却是以半导体材料产生的热电现象为基础的一种制冷方法,其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帕尔贴效应来达到制冷目的。热电制冷系统的性能受冷热端温差的影响大,利用散热器将热电制冷片冷热两端的热量散发,以此来提高其制冷效率是人们常用的手段。本文对热电制冷翅片式散热系统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给出了影响热电制冷散热性能的规律曲线以及性能优化的曲线,并揭示其规律特性,为进一步地进行优化设计以及各类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 传热模型分析

当半导体热电偶通以直流电流时,P型半导体内载流子(空穴)和N型半导体内载流子(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运动,并在金属片与半导体接头处发生能量的传递及转换。在上面的1个接头处,电流方向是N→P时,温度下降并且吸收热量成为冷端;而在下面的1个接头处,电流方向是P→N时,温度上升并且放出热量成为了热端。如果将电源极性互换,则半导体热电偶对的制冷端与发热端也随之互换。系统的制冷量为:Q0=αTcI-0.5I2R-KΔT。式中:Q0为芯片产冷量,W;α为温差电动势率,V/K;Tc为冷端温度,℃;I为工作电流,A;K为热电偶热导,W/K;ΔT为冷热两端温差,℃。输入电功率为:P=I2R+αIΔT。在实际使用中,除了上述的最大温差工作状态外,有时要求制冷与组件或制冷器工作在最大效率状态。制冷器的制冷系数COP定义为单位电功率所能吸收的热量。

3 计算结果

建立如图1所示的热电冷却翅片式散热系统分析模型。两端散热器分别紧贴在制冷器的两面,均用风扇进行强制对流,且热端的散热器体积大于冷端的散热器体积。制冷器一端与箱体内部的空气发生热交换,制冷器冷端产生的冷量通过散热器传递给箱体内部的物体,另一端与外侧环境空气作热交换,散发从箱体内部吸收的热量跟热电制冷片做功产生的热量。

图1 热电冷却翅片式散热系统分析模型

分析采用TEC1-12706M型热电制冷片,其最大工作电流为6.0 A,最大工作电压为15.4 V,冷热端最大温差为68℃,最大制冷量为51.4 W,外形尺寸为40 mm×40 mm×4 mm,电臂导热率为1.8 W/(m·K)。如图2所示,随着TEC工作电流的增大,TEC消耗的电功率不断增大,而制冷量缓慢增大。箱体内部空间平均温度则随着TEC的工作电流的增大而先降低后升高,当TEC工作电流达到5.2 A时,箱内平均温度降到最低-0.29℃。

图2 制冷量、消耗电功率及平均制冷温度与TEC工作电流的关系

4 优化与分析

4.1 翅片式散热结构优化

以梯形肋片散热器作为优化目标,在其它参数和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并保持TEC工作电流为5.0 A,通过改变梯形肋片散热器的基板厚度、肋片的几何参数,考察各几何参数对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影响,逐一对每个参数进行多次取值计算,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各个参数对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得到最优参数。

如图3所示,随着基板厚度的增加,冰箱内部制冷温度呈现先缓慢降低后幅度增大的趋势,平均基板厚度每增加1 mm,箱内平均制冷温度降低0.2℃。而热电制冷系统COP则随着基板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后减小。当基板厚度为6 mm时,热电制冷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值,约为46.81%;当基板厚度为9 mm时,热电制冷性能系数达到最低值,约为44.38%。如图4所示,制冷温度先急剧降低至高度为52 mm时的最低值-1.2℃,随后又急剧上升至高度为54 mm时的最高值0.9℃,最后再缓慢降低同时出现小幅波动。而随着肋片高度的增加,COP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并出现小幅的波动。可见肋片高度的增加虽然增加了散热器与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但也会使肋片温度分布不均,肋片效率下降,从而影响了散热器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并使得制冷温度升高。

图3 基板厚度对制冷温度及COP的影响

图4 肋片高度对制冷温度及COP的影响

如图5所示,当肋片数量由17增加至20时,热电制冷温度急剧下降,最大温降达0.51℃;当肋片数量由20增加至21时,温降下降幅度变小,平均温降为0.02℃;当肋片数大于20时,温降为0.48℃。这说明随着肋片数量的增加,制冷温度变化逐渐减少,肋片数对制冷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弱。热电制冷系统COP则随着肋片数的增加而缓慢增加,近似呈线性变化。如图6所示,制冷温度在肋片肋根厚度为1.8 mm增加至2.0 mm时,由0.97℃降至最低值0.71℃,温降达0.26℃;随后随着肋片肋根厚度的继续增加,制冷温度先急剧上升后缓慢降低。而当肋片肋根厚度由1.8 mm增加至2.0 mm时,热电制冷系统COP降低了约0.9%。其后随着肋片肋根厚度的增加先是快速降低随后升高。由此可见,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制冷温度及热电制冷系统COP受肋片、肋根和厚度影响较大,且肋片、肋根和厚度存在最优值。

图5 肋片数对制冷温度和COP的影响

图6 肋片厚度对制冷温度及COP的影响

4.2 温度场均匀性优化

根据场协同理论,在速度场合温度梯度分布一定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夹角(场协同角)对对流换热强度有重要的影响,其夹角越小,传热强度越高。通过改变冷端风扇的位置,探讨不同对流方式对热电制冷系统传热的影响。如图7所示,当风扇位置改变的时候,箱体内部强制对流方式也随之改变,制冷量和COP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风扇处于位置1(也即气流往冷端散热模块吹)时其平均制冷量和COP平均值最大,分别比风扇处于位置2(散热模块顶部抽风)时高4.3 W和6.3%;比风扇处于位置3(气流由上往下吹)时高5.3 W和7.4%;比风扇处于位置4(气流由下往上吹)时高7.9 W和11.3%。风扇处于位置1时的平均制冷温度最低,平均比风扇处于位置2时低0.9℃;比风扇处于位置3时低3.2℃;比风扇处于位置4时低4℃。

图7 4种对流方式下制冷量、COP随TEC工作电流的变化关系

5 结语

通过数值模拟的形式对热电制冷片两端的散热器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TEC的工作电流对整个制冷系统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存在最优值。而通过分析冷热两端的散热器的肋片高度、肋片肋根厚度、肋片数量以及散热器基板厚度4个变量对热电制冷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散热器结构。运用协同场理论分析了不同方向的气流对热电制冷系统的影响,得出了由散热模块顶部送风时,其温度场与速度场协同关系最好,平均协同角为22.7°,制冷温度最低达-0.29℃。

猜你喜欢
肋片制冷量制冷系统
R290/R170单级压缩回热制冷系统模拟研究
采用多齿肋片的电机控制器散热器设计分析
基于Icepak的IGBT模块水冷散热特性仿真分析
R134a-DMF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三维矩形外肋管流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浅谈上海地铁车站环控系统的能耗症结及应对措施
基于多温制冷的冷藏车标准分析
某型有轨电车空调系统制冷量计算
奥迪A6L车制冷系统工作异常
AMESim仿真技术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