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构

2020-09-02 07:13吴颖王若霖张玉平李鹏飞
关键词:教育体系互联网+互联网

吴颖 王若霖 张玉平 李鹏飞

[摘 要]互联网智能时代下各种信息唾手可得,人们思想意识形态极易发生转变也易受到影响,性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同样成了人们唾手可得的东西。当代大学生性的开放程度有明显提高,如何通過外在干预使不断成熟的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与他们的性认知相匹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采用调查法、实验法对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前后测对比实验,探究新型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方式的有效性,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互联网+大学生性心理健康体系,促进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20)04-0133-12

本文选取的当代大学生是指2018年以后入学的即“00”后,作为刚成年的社会群体,从小就开始接受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保守”“克制”,另一方面是西方思潮的“开放”“自由”。而在这一碰撞下最易受到冲击的就是性观念。大学生的价值观尚处于形成和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不断变化的外界社会环境在无形中深刻雕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状况。经济、文化的开放使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社会价值观不断更新。

虚拟的互联网使人们脱掉了实名的外套,穿上了隐性的防护衣,在这个巨大的保护罩里人们可以很好的隐藏在网络背后,无所顾忌的谈论平时讳莫如深的性问题。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互联网已发展成为人们性话题的宣泄口,性也已经成为互联网活动以及互联网利益中的关键一环。[1]91

一、当代“00”后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

(一) 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学习生活自主化强

思想意识愈发个性化是“00后”大学生最突出的特点。[2]55首先,“00后”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是一个提倡开放、独立和自由的时代。“00后”有其自信的资本。其次,大多数“00后”大学生拥有“70后”父母的强大加持,家庭经济条件好,高科技信息设备和资源更易获得,所以更注重自我感情的表达。踩在巨人肩膀上的“00后”毫无疑问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他们与异性和同性关系的处理也凸显出个性化、自主性等特点。

(二) 网络行为丰富多样

“00后”很早就开始接触网络社会,从生活方式到娱乐方式都明显被互联网所“掌控”,且网络行为更加丰富。中国青年报与腾讯QQ联合发布的《“00后”画像报告》指出,他们使用互联网追星、打游戏、交友、自拍、看动漫、看综艺、读书等,表现出以娱乐为主,学习为辅,凡事依靠网络的特点。[2]55微博、抖音等用户行为调查报告均显示“00后”用户群体更倾向于在网络平台暴露他们的异性关系。

(三) 情绪化,易激惹易冲动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在视觉、听觉通道上更容易影响和煽动受众的心理状态,“00后”大学生成长于一个心理状况外显的新媒体视频化时代,很容易受到网络上视频、图片信息的影响,而新媒体直观的表达方式易让受众毫无保留的产生共情,从而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价值观。焦虑是现代人普遍的情绪状态,更是“00后”年轻一代的普遍心理状态,信息炸弹时代各种极端信息的透明化和不加限制分类的爆炸式呈现让价值观尚未稳固的年轻一代无处可躲。这种影响对大学生的改变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教育者如何引导以及呈现什么性质的信息。

二、当代“00”后大学生性心理现状分析

根据自制《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随机调查了东西部4所高校共520名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测试项目为六个维度:性知识、道德、行为、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异性交往状况。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0.80,重测信度0.79。使用该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水平测量,得出以下结果: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呈现负偏态,大部分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居中,少部分性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偏下,说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缺失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且该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男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性更愿意主动去获取性相关的知识有关;在是否接受过性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接受过性心理教育的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性心理教育的学生;在学生所处地区上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大一新生的性健康水平高于西南地区。性行为发生比率为20.5%。[3]1332

目前研究者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性教育研究多集中在性教育不足带来的性观念、行为和心理的消极影响。罗展鸿等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常在网上接触黄色信息/浏览不良网页”的学生占29.20%,“偶尔”(不超过三次,含三次)的学生占31.60%。[4]32网上不加限制和分级的性信息促使大学生多关注性生理刺激,毫无限制的释放,导致随意甚至是触碰道德底线的性行为。曾坚朋等认为,浏览色情网站,使大学生沉溺于不切实际的性幻想,精神萎靡,影响学业和身心发展,导致性越轨行为甚至性犯罪;随意的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罪魁祸首。[5]46郝雁丽对网络性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网络性行为”不断打破传统性道德,导致大学生丧失性道德底线、情感冷漠、性行为失调等不良后果。[6]70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学术界普遍对性教育的定义是:性教育是关于性知识,性道德和性行为等方面的教育。[7]35研究者查阅知网文献发现,从二十一世纪初至今,性教育研究的数量很多,研究涉及性教育的大部分内容。但有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少,从1999年至今只有不到100篇。包括性教育的主体——学校性教育、家庭乃至社会性教育;性教育的另一主体——在校学生,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的性教育,体现了发展心理学贯穿人的出生至死亡的全过程;对性教育方法的研究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改变,从单纯的对学校教学的研究扩展到书籍、影片、广播电台等性教育途径的研究。[8]3

在缺乏正确的权威教育引导下,无底线的性信息在虚拟网络中毫无保留的呈现,挤进大众视野,成为人们释放“性”出口的重要空间。[8]6如何利用目前大学生最主要依赖的获取信息途径构建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本研究的重点。

(一)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验研究

1.实验研究构想

在搭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为了检验性健康教育体系的有效性、有用性,并根据实验结果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体系内容。以东西部不同地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平台,发放问卷,针对大学生具体性心理健康状况编制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根据被试填写量表情况,从520名大学生中抽取性心理健康水平中下等的学生作为此次实验研究被试。将接受常规高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研究对象。探讨三种不同干预模式,包括行为式性教育干预模式、认知式性教育干预模式、亲子参与式性教育干预模式的有效性。实验研究具体思路见图1。

2.实验研究

(1)理论依据

受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性教育一直处于秘而不宣的状态,不去碰触反而会加剧学生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性问题”。例如,性知识(尤其是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的受孕和性传播疾病的知识)严重缺乏、认知与行为的严重冲突、性犯罪等。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性教育干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行为式、认知式和亲子参与式性教育干预模式。

①行为式性教育干预模式

K.Coyle等随机选择了20所学校的3 869名学生进行了“Safer Choice”的性教育干预实验。[9]83实验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学生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在校级性教育干预机构教育下,接受频繁性教育课程、父母接受性知识教育、开展性主题游戏、激励对性问题的开放式讨论。研究持续2年,通过调查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初次性行为时间、避孕套使用次数的对比、性行为次数降低比率等指标判断性教育干预的效果。但是,由于此实验未能进行后续持续研究,导致其实验效果的信效度得不到保障。

②认知式性教育干预模式

B.Wang等在上海一个区的城镇中抽取了1 304名离校学生和923名高中生进行了一项名为青年友好研究。[10]434研究持续一年零八个月,同样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对比研究。对实验组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实验组干预方法主要由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旨在培养性健康意识。第二个部分是致力于提供咨询与服务。第三个部分是致力于提供易得的资源。

③亲子参与式性教育干预模式

夫妻关系,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影响青少年、青年的性心理和性行为。例如,Mahajan研究发现,母亲的性观念保守会直接影响女儿的初次性行为时间。[11]198Bauer也发现父母双方长期对子女进行家庭对话可以有效推后青少年性活动。[12]274此种干预模式就是让父母也加入性教育干预,在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同时也对其父母进行性教育,并让父母与子女一起加入学习小组,公开讨论性主题的话题。

Lederman对150对亲子开展了持续一个月、每周1次的PARE的干预项目课程。[13]35PARE课程内容为性和生殖知识,锻炼青少年解决问题、明确观点和做出决定的能力,并建立多种实际情景来锻炼青少年的上述能力。结果表明,实验组在亲子关系改善的基础上,收获了更牢固的性知识。

(2)实验被试

从520名“00后”大学生中抽取性健康水平中下等(量表总分104,量表得分在60以下)学生86名作为实验被试,告知被试他们是被随机挑选的。其中男性被试56名,女性被试30名。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7~21岁。将86名被试随机均分成两组,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群体的分布情况见表1。

(3)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2(时间:前测、后测)×2(分组:实验组、对照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时间为被试内变量,分组为被试间变量。本研究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干预时间为20周,每周干预次数不低于5次,每次干预时间不等。对照组被试接受学校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另外再接受干预。20周干预完成后一周之内,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进行后测。见表2。

①前测:研究对象在本实验前已经参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测试,量表总分104分,得分越高,说明性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抽取的86名研究对象M值均小于等于60分。

②实验处理:

a:实验组

第一阶段(2019年6月-8月)

此阶段为学生暑假时期,所有实验均已线上方式进行,为实验组43名被试建立微信群。

性心理健康课程:每隔一天推送性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文章、视频,此类资料均为研究者从网上筛选,并要求学生看完之后完成打卡。

性知识讨论:将43名被试分成9组(被试自由组合),每周由一个小组提出一个性知识(例如: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供所有被试一起讨论。

第二阶段(2019年9月-11月)

此阶段为学生开学初,因理工类学校特殊性,学生课业繁忙,此阶段所有实验以线上为主,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线下实验。

性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推送心理健康咨詢师给实验组学生,开展线上咨询服务,所有咨询师均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点对点为实验组被试建立健康咨询服务,咨询老师每天晚上8点上线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答疑解惑,且所有咨询为一对一线上咨询。

亲子参与干预:为实验组被试母亲单独建群,每隔一天推送亲子教育、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亲子关系增进内容类课程和文章。为有特殊需要的母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每周一次。

第三阶段(2019年12月)

亲子参与式干预:将实验组被试和其母亲分为一个小组,通过积分排名等方法来保持所有参与者一直积极参与研究的态度,并于干预开始前告知排名前三的小组将获得一定的奖励。为被试安排任务,每周一次,以被试和母亲自评为标准考查被试完成任务情况。

b:对照组

对照组被试仅接受学校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另外再接受干预。

(4)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效果的分析

①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得分差异检验

表3数据表明,在干预之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性知识、性道德、性行为、性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实验组和控制组这六项得分前测在干预前是同质的。以六个维度前测得分为因变量,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六个维度在性别水平上差异均不显著。

②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得分差异检验

采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实验组进行干预,控制组实施常规大学生性教育,不再施加特殊干预手段,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后测。由表4可知,在干预之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性知识、性心理状态和异性交往状况上差异显著,性道德、性行为和性生理状态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③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干预模式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比较研究

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后性知识水平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t(85)=-31.590,P<0.001];性道德水平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t(85)=-26.222,P<0.001]。性心理水平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t(85)=-21.463,P<0.001]。异性交往状况水平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t(85)=32.899,P<0.001]。性行为和性生理状态水平的前后测得分差异不显著。

控制组在六个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不同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性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均值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接受了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之后,性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而控制组提升效果不明显。

对实验组和干预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前测和后测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在新的干预模式下性心理健康水平前后测差值差异显著[t(85) =38.896,P =0.000],控制组在普通教育模式下性心理健康水平前后测差值差异不显著[t(85)=-1.03,P =0.308]。

3.讨论

本实验旨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只接受原有常规干预的控制组相比,接受新型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学生在性知识、性道德、性行为、性生理状态、性心理状态和异性交往状况上的表现上有显著的改善,新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较于传统模式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性疾病传播概率,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异性关系,开展异性交往活动,减少意外怀孕,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部分维度实验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的情况可能和第一阶段全线上干预有关,全线上干预不能完全监管实验被试全身心投入到干预教育中去。

(二)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以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平台,针对大学生具体性心理健康状况编制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根据被试填写量表情况,形成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根据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样本数据,抽取典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案例,根据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典型案例有针对性的建设课程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相关文章推送和链接相关心理咨询师解答学生问题,为学生提供安全有效的性健康教育环境。

在学生反馈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中,探讨针对大学生性健康和性心理的干预模式,参照三种性教育干预模式:行为式干预模式、认知式干预模式和亲子参与式干预模式,借助互联网弥补线下教育的缺陷,构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见图2。

1.“互联网+行为式”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成立校级和院级性教育干预机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定期开设性知识课程、定期推送父母性教育方法、开展性主题团体辅导和小组活动,鼓励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讨论性知识等方式,降低不安全性行为和性犯罪的比例。

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教学,互联网的隐秘性使得所有人不用将自己的想法摊在公众面前,给自己打上明显的标签。互联网也使得性健康教育下的学生得到了隐私“保护”。所有的课程、讨论活动和讲座均在学校校团委第二课堂平台上给学生进行推送。借助第二课堂APP,该类APP是一款展示高校校内活动的移动应用软件,拥有一整套创建、发布、参与活动的完整流程,方便学生快速查找感兴趣的活动,丰富学生们的校内生活;同时学生们可以对参与的活动进行评价打分,并由此形成一系列相关的成绩评价体系,构建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

借助“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利用课堂派APP在线上开展性健康教育课程直播,并在线开展各种讨论,供学生选择和学习。线上课程直播和录播软件目前都十分成熟且运行良好,具备较完善的视频教学功能,支持直播教学、网络授课、在线课堂、视频教学。课程内容全面,主要包括:性历史文化和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性自我保护与青春期的性保护、性传播疾病和预防、异性人际交往之美好的爱情、受孕、怀孕以及分娩、性的伦理道德与法律等传播性健康知识。

以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为平台,定期开展性学沙龙、异性关系团体辅导、爱情社会学个人或团体咨询。定期开展性心理健康讲座,线上线下关注学生问题,及時处理学生问题。

2.“互联网+认知式”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认知式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与行为式干预模式有许多共同的地方,都有开展情境练习塑造认知和行为,效果上都有青少年不同程度的行为改善等。但是,认知式干预模式在改变性行为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改变了认知、态度和观念。[14]1430

第一个部分致力于建立性健康意识。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建立性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开发文章和课程推送功能、线上答疑讨论功能,推送性教育文章(包括课程视频、资料等)、开展性教育小组线上讨论和举办生殖健康讲座等形式,利用互联网传播媒介的便捷,毫无顾忌的从中获取性知识。这一点是建立在行为式干预模式的基础之上。

第二个部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通一对一咨询功能,致力于提供咨询与服务。鉴于现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人手不足,且行政事务繁多,无法为所有学生提供满意且高效的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线上健康咨询中心能有效解决线下人手不足、时间不充裕等多种问题。

第三个部分是致力于提供容易获得的物资。在学校、社区和药店设立无人售卖机,扩宽对避孕套等避孕工具和HIV早期筛查试纸的易获得途径。利用目前的AI技术,定制自动售货机器人,该机器人具备基本的功能包括:快速定制对话能力,提供融合组合语义推导、语义匹配的对话理解技术,预置涵盖生活娱乐、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设备控制等领域的可干预对话能力及大部分生活学习场景的词典,后期可考虑远程对接服务;提供避孕套、紧急避孕药、紧急求助手册、基本应对方式等与性行为相关用品。免除学生因“面子”关系而不愿去药店或商店购买相关用品而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自动售货机器人增加功能:一键求助,线上对接该学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直接转入线下解决相关问题,减少遗漏的可能性。

3.“互联网+亲子参与式”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前两种干预模式与亲子参与式干预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多是学生和父母的被动学习和接受,研究发现,父母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都会影响青少年、青年的性心理和性行为。所以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一环一定是亲子參与式干预模式。该干预模式就是将青少年的父母也作为干预对象主体纳入教育模块,在改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父母正面引导。

启动每周1次,连续4周为一个周期的亲子参与式干预模式,课程借助公开课和免费开放的各种课程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性知识,训练各种实操能力,每次课程之后学生和家长要共同完成一个以课程为主题的报告,报告可以是视频录制,也可以是情境模拟剧,形式体裁不限。也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来应用这些能力进而达到巩固的目的。

课程结束后,咨询师对参与亲子干预的学生家长展开四个部分的调查:第一部分是心理咨询师对母亲的访谈,了解其亲子状况、父母性教育开展状况等;第二部分是干预方法的重点,心理咨询师基于第一步所得到的资料帮助母亲设计亲子性教育方法,教会其如何同子女有效沟通以降低不安全性行为;第三部分是提升课程,分别在干预后第一个月和第五个月推送相关课程,课后对母亲的性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评估并且回应母亲在性教育过程中的困惑给出解决办法;第四部分是效果评估。所有干预采用自愿开展原则,且均在线上平台展开。见图3。

四、总结及展望

互联网现代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给无数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带来了颠覆式的改变。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多是以建立线下心理咨询中心,结合学生工作处、辅导员面对面咨询和疏导,定期开展讲座和筛查问题学生,建立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为主要的选择,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是被动的不顾学生自主意愿的输出,如果学生不主动登录网站,宣传的信息很难传递给同学,而事实是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网站系统不稳定,板块功能设置不够合理,兼容性不强等一系列特点所导致的学生体验感差,久而久之就容易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变得被动化,学生在几次热情得不到回应之后便不再愿意接受这种途径的心理援助,最终的教育效果不理想。

传统线下一对一的模式开始被大多数人所诟病,传统的教育方式也不再适用于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同时也不再适用于与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紧密联系的年轻一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性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在时代变革下迎来改变。

如何变革,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必须深入思考和不断学习,在掌握基本心理健康教育必备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不断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导致全国各地各类学校不能按时开学,学校开始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不少教师采用新型的直播方式当上了授课“网红博主”,2亿多学生集体上线,在教师与家长的带领下,各自探索不同的学习方式,全国大部分省市学校开展线上授课活动。没有任何一种模式的生活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适应新的生活模式。这也提醒我们探索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是极其重要和紧急的。

本研究抽取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不同地区高校,借助高校心理健康课程选取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进行量表制作。将制作好的量表对学生再一次进行测量。根据量表的测量结果有针对性的搭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体系。借助目前互联网模式下的各大平台,包括微信的公众号进行课程推送。以东西部不同地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平台,发放问卷,针对大学生具体性心理健康状况编制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根据被试填写量表情况,形成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这种方法使得设计出的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根据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样本数据,抽取典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案例,根据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典型案例有针对性的建设课程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相关文章推送和链接相关心理咨询师解答学生问题。为学生提供安全有效的性健康教育环境。

通过三层防御系统解决学生性健康问题。第一层为微信公众平台,平台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和课程推送,链接专业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困惑问题。第二层防御系统为微信平台上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若教师遇到解决不了的学生问题,或是超出心理治疗范畴会及时转诊给相关有资质的精神科医生。第三层防御系统为学校、家长、社区和医院联合体系。

不断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和不断升级的新媒体媒介帮每个教育工作者敲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但网络平台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普通专业教育也存在着许多我们不能够完全忽视的缺陷:目前所知的大部分软件的互动性差,较难做到像线下课堂那样的愉快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很容易走神。不能真实互动的场景使得咨询师共情困难,而求助者也很难毫无保留的分享和提出自己的困惑,屏幕拉远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使得隐秘的性心理问题变得突兀;隔着屏幕,教师无法使用只能在现实中才使用的沟通交流技巧,也会使得交流互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未来,一款能够较好的解决屏幕两端互动交流问题,提高互动积极氛围,同时又能让学生毫无顾忌的谈论自己对性的看法,提出自己对性的疑惑的软件和平台将是性心理健康甚至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大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家长和整个社会从青少年开始就对学生、孩子和下一代提供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才能让经历性生理成熟的大学生拥有同样健康正确的“相配套”的性心理。

[参考文献]

[1]张娜,潘绥铭.互联网与性: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J].河北学刊,2014(2):90-93.

[2]沈千帆,付坤,马立民,黄荟宇.“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教育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55-56.

[3]王永春,任慧娟.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与性观念的调查研究[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南京,2013:1332-1333.

[4]罗展鸿,潘献奎.论互聯网对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4):32-33.

[5]曾坚朋,杨长征.青年“网络文化”现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3(2):44-55.

[6]郝雁丽.“网络性行为”对大学生性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干预策略[J].理论导刊,2007(5):70-72.

[7]陈家麟,毛春梅.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盲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35-39.

[8]杨凯璇.性社会化视角下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性教育[D].济南:山东大学,2019.

[9]Coyle K,Basen-Engquist K,Kirby D,et al.Safer choices:Reducing teen pregnancy,HIV,and STDs[J].Public Health Reports,2001(S1):82-93.

[10]Lou CH,Wang B,Shen Y,et al.Effects of a community-based sex education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 program on contraceptive use of unmarried youths in Shanghai[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4 (5):433-440.

[11]Mahajan P,Sharma N.Parents attitude towards imparting sex education to their adolescent girls[J].Anthropologist,2005(3):197-199.

[12]Neumark-Sztainer D,Bauer K,Friend S,et al.Family weight talk and dieting:How much do they matter for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disordered eating behaviors in adolescent girls?[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10(3):270-276.

[13]Lederman RP,Mian TS.The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 education(PARE)program:A curriculum for prevention of STDs and pregnancy in middle school youth[J].Behavioral Medicine,2003(1):33-41.

[14]Currie C,Molcho M,Boyce W,et al.Researching health inequalities in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behavior in school-aged children(HBSC)family affluence scale[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8(6):1429-1436.

[15]唐斯娜,杨洋.大学生的爱情观与自尊:基于性别及性别角色双视角[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23-130.

[16]王茜,王宇佳,张秋实.大学生心理弹性、自尊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2-114.

[责任编辑]王立国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互联网+互联网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