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智慧

2020-09-03 12:02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筏子渭水侍卫

以拙胜智

北宋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还没有统一天下,南唐还处于割据状态。南唐有三个人并称"三徐",最有文才。"三徐"是指徐延休、徐铉、徐锴父子三人。他们都是著名的学者文人,学问渊博,口才很好。而其中的徐铉是最杰出的一位。

一次,南唐派遣徐铉来北宋朝贡(当时南唐对宋称臣),依照惯例,宋朝政府也要派使者随侍他们。而满朝臣子都害怕口才辞令赶不上徐铉而丢人现眼,宰相也觉得朝中这种人才很难找,就请示赵匡胤怎么办。赵匡胤说:"你们暂且退下,不要管了。这个人由我自己来选。"

很快,太监传诏给殿前司(掌管宫殿前禁卫军名籍的官署),让他们准备十个不识字的侍卫名单呈上。赵匡胤拿笔随便圈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说:"这个人就可以。"大臣们对皇上的这个做法感到很惊奇,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因为事情很紧急,大臣们不敢再请示皇帝,就催促这个人上路了。这个侍卫也如坠五里雾中,不知道怎么回事,不得已,他只好渡江和徐铉见面。

见面后,起初,徐铉言辞流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连旁观的人都感到惊讶佩服。这个侍卫根本无法回话,只能哼哼哈哈地应对着。徐铉对此也没有察觉,依然那样喋喋不休。这样过了好几天,徐铉一直没有得到回答,终于累得沉默不语了。

赵匡胤的这种做法,是典型的以拙胜智。北宋朝廷里能够与徐铉势均力敌的人才不一定真的没有。但军国大事,靠使者之间的口舌之争,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赵匡胤想通了这一点,干脆找一个完全不识字,无口才,没见识的文盲,与徐铉对应,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如同对牛弹琴,不论你怎么说,我一概不作回应。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时间一长,他自然也就因有力使不上,而感到索然无味了。这或许可以称作外交上的"以无招胜有招"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后来,北宋发兵征讨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派徐铉到宋廷游说,要求减缓攻势。徐铉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赵匡胤回答得也很干脆:"你不用说了,你们南唐没有罪,我就是要统一天下。"然后,赵匡胤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设身处地

宋朝刚刚建立时,要搞一些建筑,需要用到木料。当时有一个叫"夕阳镇"的地方出产上好的木材。但这些林木都归当地的少数民族所有。赵匡胤手下有一个大臣,到这个地方做官。他开辟了几百里的道路,建造堡垒,招募士兵用以开发本地木材。他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约定:"渭水以北的木材归你们,渭水以南的木材归我们。"于是,士兵们砍伐了数万根大木,捆成筏子,顺着渭河外运。不想,许多少数民族的人来抢夺筏子,并杀死了一些防守的士兵。宋朝派军队击溃了他们,俘获了几十人,都关在监狱里。赵匡胤很是怜悯这些人,说:"本来是我们夺占人家的财产,能不起纷争么?这会招致边境的不安定。不如到此为止。"他下诏厚厚地安抚赏赐了他们,送他们回归故土。这些少数民族的百姓非常感动,主动奉献了五十里的上好林木。

猜你喜欢
筏子渭水侍卫
皇帝传送的纸条
多日秋雨逢晴有作
渭水舍渔
航母的“带刀侍卫”
一条筏子的浮生若梦
兰州羊皮筏子
黄河边的羊皮筏子
人不努力,皇帝也帮不上
皇帝也帮不上的人
聚焦羊皮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