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路径分析

2020-09-03 04:33曹明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曹明明

摘 要: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高职教育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现如今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在这一大趋势下,很多高职院校开始采用现代学徒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但是目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校企合作机制运行并不顺利。基于此,本文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路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校企合作;创新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如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建筑的功能及质量均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并且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建筑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于创新性、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这一现象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模式下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指导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为了能够有效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十分重要,并且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目标相符。

一、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运行的重要性

(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现代经济体系发展趋于完善,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职业教育人才作为基础,这也需要高职院校能够给提供更多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目前世界上诸多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都在使用校企合作这一框架,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1]。因此,校企合作机制的实施是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经途径。

(二)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同时这也是新时代交付给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法无法充分满足产业的需要,最大的原因便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同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零适应期的技术型人才。

(三)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平台

在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均为科班出身的人才,具有较高的学历,理论知识丰厚,但是却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实践能力不佳,因此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而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其应全面掌握的内容,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角度出发,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能够加强师资队伍同企业人才的交流与沟通,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告知教师的应用水平。所以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四)校企合作的深入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高职院校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专业性人才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应将这些优势作为发展的动力,不断优化和创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路径。在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有效转化技术成果,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校企合作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及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展开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学徒制来源于西方,指的是有效结合传统学徒制培训方法同现代学校的一种校企合作式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需要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并且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对学生联合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实现了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学习者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得到工作经验,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有效满足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代學徒制下的校企合作机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一)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虽然国家和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大立场支持校企开展合作,并且高职院校也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但是因为高职院校没有深刻认识到现代学徒制下校企深度合作的意义,不知道应该加深合作到何种程度,并且很多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现象十分严重。并且目前较多的校企合作仅仅是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安排,并不具备深度合作的要求。对企业来说,其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时很多企业同高职院校一同办学,但双方想法不同,因此只能被动式接受学校要求,没有了解校企合作的真正意义[3]。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缺乏热情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引导方针和鼓励政策,但是缺乏对一些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平台的政策保障,这也导致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政策实施效果不佳等。现代学徒制下的校企合作环节,企业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性建议,捐赠训练设备等,在学生实习阶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岗位等。但是很多高职院校无法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长长发展。在现代学徒制的大背景下,校企合作机制并没有广泛得到国家级政府优选部门的政策保护,因此直接导致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所以,在校企合作环节,只有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为了确保正常运行,不能安排全部学生前往企业,只能安排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处于被动的模式下[4]。

(三)校企合作质量不佳,无法实现“双赢”的效果

即使高职教育同企业展开一定的合作,但是其合作形式存在较大的车衣,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习实训方面。这一阶段企业需要人才,允许学生实习。企业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希望学生可以长时间留在企业工作、发展,但是学生容易受到岗位因素、专业对口、个人想法、家庭及社会的影响,实习后很多学生都会离开企业,寻找其他相关工作,具有较高的跳槽率,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的投入产生影响,进而致使校企双方合作质量不佳。很多企业虽然为学生安排实习工作岗位,并且还会为教师安排专门的实践指导活动,但是校企双方对于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发展及校企共建课程等方面内容的深入交流较少[5]。

三、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路径

本文以绍兴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路径进行分析。

(一)“2+1”模式教学管理的实施

“2+1”模式教学管理,主要指的是学生2年在校学习,1年在校外企业实习,订单班实行企业师傅定期来校开展教学,将企业实际项目带入课堂,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工作情况,为今后的上岗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在完成2年校内学习后,1年去订单企业实习。目前绍兴职业学院分别同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龙建设集团开设了宝业订单班和成龙建设虚拟订单班,同时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通过“2+1”模式教学管理的实施,历年就业率98.5%以上。

(一)建立“1+n”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4+n”模式

首先,使用“1+n”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4+n”模式的模式,“1+n”指的是一家主导企业及多家共建企业共同参加现代学徒版人才的培养。“4+n”指的是学生进入学徒班开始(通常为2年级),4天在企业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实岗学习,在企业岗位中学习建筑工程技术技能课程,提高专业能力,强化实践操作能力,1天在校内集中课程学习,学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课程,提高技能水平[6]。

其次,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通过校企双方的联通,及时发现和处理人才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展开。线上指的是专业教学委员会群、学徒制试点双师培养群、专业学徒制工作试点工作组群。线下主要指的是开展相关教学例会,进行问题的交流与沟通,快速高效处理问题,实现学生的双身份,教学的双场所,师傅的双指导。

(二)强化校企合作,创新保障机制

现代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现如今国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并不只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更是产业、行业及企业的重要任务。因此这边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能够不断完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及制度为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并且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行业具体要求,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从责任、义务和权利多方面出发,使校企合作逐渐趋于完善化、规范化。并且,对于财政、税收和补贴等方面,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支持和引导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合作中。对部分支柱型企业或者新兴企业,应该根据其特点出台不同的政策,提高这类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参与度[7]。真实情况下,只有在制度保障的作用下,才能为校企双方的持续性合作夯实基础,才能有效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合作机制

为了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效果,满足双方诉求,建立适应双方发展的合作机制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在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只顾及自身发展而忽视企业利益的情况,制定相关方案的过程中应充分听取企业的建议。在合作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通过双方的交流及沟通确定合作的目标、内容、流程及各自的责任,坚持“权责对等”的原则,避免一方权益大于另一方或者一方责任大于另一方情况的出现[8]。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校中厂”和“厂中校”的模式,将企业中的师傅作为校内导师,实现和谐发展,设备共享,师资共用、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目标。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以及高职院校及企业的现实情况,对校企合作的措施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确保双方都能满意,达到共赢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新型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双方应该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有机结合,根据建筑专业特点制定新型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根据企业特点建立与企业无缝对接的课程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对于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实现对传统模式的突破,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加深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实训基地,力求达到“共赢”的效果。并且要确保学生在这一机制下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自身的实操水平,获取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未来的上岗就业奠定夯实的基础。因此,优化和创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有利于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佳佳.现代学徒制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4):184-185.

[2]何岩松,孙百鸣,杨清.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3):281-282.

[3]谢晓轲.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12334"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2):50-51.

[4]张笑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构建的研究[J].四川水泥,2020,(3):315.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