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动作语汇的想象与开发策略

2020-09-05 08:16李程乐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开发中国想象

李程乐

【摘 要】中国古典舞继承了戏曲和武术精髓,是对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一种传承,在艺术教育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在古典舞中动作语汇是其重难点,只有对典舞动作语汇不断的进行想象和开发,才能够使古典舞蹈的动态之美更好的体现出来,为观众带来美轮美奂的观感,推动古典舞蹈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中对中国古典舞动作语汇进行了概述,并探究了中国古典舞动作语汇的想象以及开发。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动作语汇;想象;开发

古典舞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舞风轻盈、曼妙、奔放、飘逸,可以带给观赏者独特的艺术视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古典舞蹈作品的创造也越来越多元化,从以往的写实主义逐渐发展成为写意主义,而创作者对于古典舞的定义也得以拓宽,不断的从古代壁画、雕塑当中寻找古典舞的人物形象,融合了武术和戏曲的表演形式,并将诗词歌赋中的语境也纳入到古典舞蹈表演中,创造出更具有内涵的古典艺术作品。而随着古典舞蹈题材的多元化,古典舞蹈的动作语汇也越来越成熟。

一、中国古典动作语汇概述

一个个优美的动作连贯起来便可以组合成古典舞蹈,而舞蹈动作语汇是指:多个舞蹈基础动作组合成为舞句,多个舞句组合起来可以形成舞段,而各舞段组合起来可以形成舞蹈语汇。我国古典舞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题材逐渐多元化,而这也使得其动作语汇较之前发生了一些变化,更为成熟化,在早期的时候古典舞蹈的动作与表达方式偏向于哑剧化,其主要作用是对事件进行解释。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国文化的交融和共享,人们接触的文化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各国之间的文化也逐渐相互渗透和影响。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很多养分,是其当代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所以我国一定要加强对古典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因动作语汇的发展是我国古典舞创作的重难点,因此要更加严谨地进行动作语汇的想象和开发。按运动方式来讲,我国古典舞蹈的动作语汇可以分为动和静两大类。在把握古典舞蹈静态造型时并不困难,可以选择从古代书籍或是壁画当中借鉴形象。但在进行动态造型的把握时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古典舞蹈动态传承已然不在,而怎样进行古典舞蹈的创作,才能更加符合观众对古典舞蹈的想象,使静态的造型动作能够呈现出动态之美,使古典舞蹈的魅力能够呈现在流动的句子当中,并逐渐的形成具有其自身特征的语言,已经成为现阶段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而作为创造者,不但要能够将古典舞蹈的魅力展现出来,还有加入更多的想象性和创造性内容,使古典舞蹈能够具有时代特征,获得更好的传承及发扬。

二、中国古典舞动作语汇的想象和开发

(一)对身体关系进行明确,激发动作意识

对于古典舞蹈来讲,其动作语汇基础是身体,中国古典舞蹈具有柔美性的特征,而之所以会具有这一特征,一是因为我国文化的熏陶以及东方人身体柔韧性,二是因为其舞蹈动作语汇的缘故。这两大原因使得我国古典舞蹈具有含蓄之美,古典舞蹈气韵也内向外蔓延和渗透。舞者一定要能够对身体这一舞蹈媒介由表及里的深入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对自身的动作意识进行提升,并将古典舞的流动之美充分展现出来。

1、静与定的关系。人只有在心情平静的时候才会身心放松,并产生出一种安定的力量。古人想要使内心安静时便会通过坐禅的方式,两眼自然下垂,望向鼻尖,眉心轻轻舒缓,这样人就会变得专注去安定,产生内观,安静的对自身的状态进行观察,并察觉到自己身体内力量的传导以及气息变化等。因此在古典舞训练的过程当中,可适当缩小表演内容,不能将重心都放在表演上,如果过度关注表现舞者就必须要调动自身的情绪,因此就无法安静的对身体进行感知,从而导致舞蹈动作失去凝聚力,而凝聚力是真实的力量,其比古典舞所呈现出的美感更能带给人们震撼力,只有很好的掌控自身身体,在舞蹈表演时做到身心合一,才能真正地为观众呈现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2、拎和沉的关系。拎和沉是一种以人体背椎为主的训练,这两者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其是指舞者的下身要沉稳,但上身也要同时兼备轻灵轻灵的张力,下身沉稳是为了能够使身体力量向下,气息下沉能够为人们呈现出古典舞厚重的气质,而上身轻灵则满足了古典舞身法追求。

3、圓和后背的关系。“圆”是指舞蹈动作浑然一体,在个动作连接和变化时非常的柔和、玉润珠圆。圆是我国人民的审美原则之一,其要求舞者的形态圆润、气息饱满。而想要使圆的空间得以扩张,就必须要借助于后背这一外缘牢牢的锁住气场,在胸前空间成对抗之力,从而形成圆的想象空间。古典舞蹈表演者的前胸含起形成“前虚”,而张开手臂朝着肩胛骨的方向扩张,会在背后形成“后实”,在进行训练的过程当中会更加注重后背力量,使双臂在张开时能够呈现出圆形辐射状的空间,从而使舞者能够减弱对前胸的关注,这样胸部就可更加的松弛化,此种圆融可以为观众呈现出一种源源不断的连绵之力。我国的太极拳是将武术和气功结合的一种体育方式,其强调的便是浑然一体的原则,要求人在行气韵体的过程当中能够做到“非圆即弧”,从而进入到天人合一的圆融境界,而这也充分的体现了我国人体文化规律形态特征。

4、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局部分解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合手、眼、身、法、步,是对舞者身体各个部位的运作,时进行整合。在古典舞的表演过程当中上身和下身、手和脚、头和身体都有其前后顺序,而其先后顺序也是对关系的一种强调,舞蹈中每个动作的起承转合、身体部位的协调都会对动作流程造成影响。古典舞蹈动作规律是化圆,脚伐、手臂和眼神所形成的圆是整体,各个小圆之间紧紧相扣,大圆套小圆,大小圆之间此消彼长,才会使古典舞呈现出连绵不绝的感觉,如果身体各个动作之间没有关照,身心无法达到统一,这些圆也无法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因此说一定要做好身体各方面的配合工作。

5、松和转的关系。这里所讲的松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舞者自身的气息要足够顺畅和松弛,二是指舞者的膝盖、脚踝、肩肘部位以及背部脊椎都要处于松弛的状态,这样舞者在表演的过程当中才能轻松完成旋转,并呈现出一种旋拧、缠丝的力量之感。转也就是指转换,而在转换的过程当中重点要关注新旧交替时空。转换和阴阳之间有着相似之处,阳尽则阴来,阴在消失的时候也是阳的开始,世间万物都需要转化且都处于生长交替的状态,因此也可以说世间万物并没有绝对独立的存在。静也并不是绝对的静止,只是相对于流动来讲的停顿。对于古典舞蹈动作来讲也是如此,静并不是绝对静止,而是在结束上一动作时利用剩余力量完成下一动作,舞者即便是在停止的过程当中体内的力量和气息并不会停止。

欲左先右是古典舞蹈的基本法則,而在这一法则当中气息是其关键所在。作为古典舞者,要对相连动作之间的间隙引起足够的关注,只有确保自身关节处于松弛状态,气息松弛才能够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转换自如,这一点和西方舞蹈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拿西方国家的绘画来讲,其基础是解剖学,西方绘画视觉结构中强调的是立体感,因此西方舞蹈芭蕾舞的动作构成也是直线。但我国人民的思维使得古典舞蹈的动作构成并不是直线,而是迂回婉转的动作,古典舞蹈的力量会分解到每一个动作当中,此种方式和绘画以及为人处事思维方式之间又是相似的。

总之,舞者只有不断对身体力量和对各部位的关系进行感知,才能够逐渐提升自身的动作意识,并通过内观和觉察身体找出古典舞蹈动作规律,而通过舞蹈规律去运动,才能将古典舞的运动方式更好体现出来。

(二)对思维方式进行转换,构建动作形态

想要使舞蹈动作模式得到改变,就先要对舞者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变,而去形象化是转变思维方式的关键。古典舞蹈本身就继承了舞蹈和戏曲的精髓,而兴趣和武术中的形也会影响到我国古典舞蹈,每一个形态都有其具体的“象”,而在不断训练的过程当中,舞者记忆就会定型,自身的动作方式也会随之定型。比如说戏曲中的兰花指象征的是美人,剑象征的是侠客,而在看到水袖之后人们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哀怨之情。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符号,是因为人力精神高度形式化,这些符号本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会导致舞蹈本身被限定。传统符号本身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符号,但舞蹈就是一种动态的艺术,而想要使我国的古典舞蹈更好地传承下去,就必须要在这些静止符号的基础之上探索出本质更为生动的源头,对传统符号的成因认真进行研究,找出其规律,并创造出更多具有生动性的新符号。要将舞蹈动作的“意”先放置在一边,使舞蹈动作能够重新转变为动作本身,这样才能不被形所禁锢,创造出更多新动作语汇。

创作古典舞蹈作品,并不只是单纯的复制古代文物形态,而是要对该形象在重心、力量、神态等方面产生的变化细致进行分析,之后再衍生出符合我国古代文物审美想象的动作语汇。古典舞语汇并不只是行当或人物的象征,而应是一种特殊材料,要摆脱舞蹈动作和戏曲中行当人物,才能打破古典舞的题材局限,使其不再只是局限于古代历史人物,因此一定要对形的“意”进行探索,不再局限于外在形象的复制,才能使舞蹈形象更加鲜活。

比如说《金刚》这一男子古典舞的表演当中,就可以看到对动作语汇创新。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拧力的对抗之美,舞蹈者在表演过程当中以腰部为枢纽,身体各个环节呈现出回旋造型和拧劲,有一种爆发式的力量由内向外扩张,舞者的力量始终存在,即便是在自身造型停顿的时候,观众也依然能感受到舞者巨大的气势。此外,舞者通过腰部、胯部、膝部、脚部等之间的配合,使身体形成三道弯曲线,将古典舞的美感很好的体现出来,也使人在观看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古典舞身体的协作性。最后,古典舞当中会有很多单脚重心的运用或是低重心造型,这就要求其要不断进行屈膝训练,不断感受如何重心下垂。古典舞蹈的韵律感较为起伏,因此在进行造型转换时要能够随着倾斜运势发展过渡到下一动作。身体重心转移要能够符合形态曲线变化,并要踩住节奏点使重心转移能够律动化,从而展现给观众一种一气呵成的观感。

(三)通过动作想象,对语言功能进行强化

如果舞者能够从视觉上更好的认知身体,并能够对形象背后意的规律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掌握,就可使自身动作质感的想象训练得以强化。比如说弹、闪、悬等词语对应的是不同的音乐节奏所要使用的发力方式,动作质感有所不同其所需要的轻、重、缓、急、松、紧变化也就会有所不同,而这就要求舞者要不断的进行拿捏以及处理。其次,要对拟物想象训练进行强化,拟物想象训练是指人们通常所讲的意象敏感度训练,如月亮本身具有神秘、清冷、孤寂、圆满等特征,但舞者如何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将月亮特征更好地表现出来呢?比如说要让舞者将月亮清冷的特质表现出来,在进行舞蹈运动时采用的运动方式会涉及到缓慢、冷静。怎样才能将月亮的这种安静通过自身身体表达出来,月亮的静和树之静、山之境存在着什么样的不同之处?如何能够体现出月亮在静状态之下的移动?月亮的气质和山与树之间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在采用形容词时就需要舞者对月亮的形态质感进行想象,并要做好对其层次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身体的气息以及肌肉。舞者针对月亮形态进行想象时的层面以及细节越丰富,其所使用的表现手段也会更加的丰富和细腻,呈现出的舞蹈动作效果也就会更加饱满。这些动作质感能够呈现出深远的意境,其与情绪表达和人物性格之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这些动作质感对于舞蹈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一定要不断的联想和想象自然万物,调动舞者的感知力,才能使自己的身体灵活地表达一切意象,而不是只是简单完成舞蹈规定的动作。

结束语

古典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但是随着全球文化大融合,我国舞蹈文化越来越趋于多元化,而这就会导致古典舞蹈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想要使我国古典舞蹈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对其不断的进行创新,而不是简单的对古典舞蹈进行复制和粘贴。所以现代舞者一定要在原有动作语汇的基础之上展开想象和开发,发展出更加符合传统特色以及现代社会的古典舞蹈动作语汇,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古典舞蹈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臧彦杰. 论中国古典舞动作语汇的想象与开发[J]. 才智,2020(6):85.

[2]欧思维. 中国古典舞动作语汇的想象与开发[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2):108-111.

[3]何奕平. 试论舞蹈动作语汇与人物的塑造-以中国古典舞为例[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5):137.

[4]屈泰然. 浅析中国古典舞动作及动作技巧表情的意义[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6):83-84.

[5]李琦. 论中国古典舞创作在当代的创新[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4):50-51.

猜你喜欢
开发中国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