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永别了武器》的用典互文艺术

2020-09-06 13:30郭欣欣范婷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用典互文性

郭欣欣 范婷婷

内容摘要: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内斯特·海明威一生创作出无数经典的作品,《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经典作品之一。本文基于互文性理论分析《永别了武器》中的用典艺术,解读《永别了武器》与《圣经》的互文关系,从而深刻地理解《永别了武器》的作品内涵,为研究海明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关键词:互文性 《永别了武器》 用典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小说,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赞赏。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1950年学术评论家和学者开始关注海明威的作品,并从不同角度研究海明威的作品。除了“硬汉”等传统主题和“冰山理论”外,评论家也对性别、阶级、种族以及对自然和宗教态度进行研究。经过对海明威国内外研究的深入分析发现国内外对海明威作品与其他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尝试对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和《圣经》的用典互文性进行解读,为海明威的作品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希望能客观地发现海明威小说的叙事风格,挖掘海明威作品的内在含义,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海明威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它起源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1966年法国理论学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首次定义了互文性:即两个或更多文本之间的隐性或显性的参照关系。该理论表明,所有文本都属于一个符号系统,并且该符号系统是开放的。作者的权威地位并不能完全决定文本的解释方式,也不能完全决定其心理、社会地位和历史。读者对文本的破坏成为关注的焦点,甚至变得越来越重要,互文阅读中断了传统的线性阅读,它将所有文本关联起来,并将它们放入系统中,所以不存在绝对隔离的文本,文本之间彼此关联。一個文本的解释必须依赖于其他文本。

热奈特在狭义的互文性中定义了互文性的五个子类型,其中包括不同文本之间有非常特定的关系,例如引用,用典,超文本等。根据他的理论,互文性是一个文本部分或全部存在于另外一个文本。用典可能只是名称、地点、事件或动作,也可能来自宗教、文学、历史或传说。在文学作品中,用典被认为是唤起历史和文学传统的一种方式。用典的来源通常来自《圣经》、古代传说、希腊神话或著名作品等。用典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是否非常了解本文,只有当读者知道典故的对象时,读者才能真正理解典故的含义,并会以极大的愉悦和幸福来阅读文本,从而丰富了文本。通常认为,用典是一种超文本,将读者与传统和文学史联系在一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T.S艾略特的《荒原》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用典是现代小说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质上是一种隐含的表达,因此认真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用典对文学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接受过丰富的教育,海明威自然而然地将一些主流文化融入了他的作品中,《圣经》就是一个例子。由于《圣经》和海明威的作品都被视为世界文学宝藏,在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中,用典的互文性显而易见、无处不在,因此很容易在海明威的作品发现《圣经》故事或人物的典故。

二.《永别了武器》与《圣经》的用典互文性研究分析

1929年出版的《永别了,武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弗利德利克·亨利和女护士凯瑟琳·巴克莉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坠入爱河,过着短暂而幸福的生活。他们漫无目的,毫无希望进行旅行,然而他们最后却以悲剧告终,这部小说是是海明威的自传体小说,记录了海明威的战争经历并反映了他在20世纪20年代的精神状态。自问世以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为了更生动真实地体现战争生活的画面,展现有关战争中受苦人民及其生活的真相,更深刻地揭示小说主题,引用了《圣经》中的许多典故。

(一)“水”意象的用典互文性分析

首先,人类离不开水。《圣经》中,水是具有许多象征意义的重要意象:创造生命的来源、净化和救赎、洗礼和永恒。在《圣经》开头的伊甸园描述的重点在于树木和水,它们是生命之源。根据《圣经》,基督赐予人类生命源泉里流淌的水,直到永生。在基督教的洗礼仪式上,洗礼水意味着它可以洗净原罪,也意味着新生。水一方面可以赋予生命,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死亡。当上帝为他在地上创造的人感到失望悲痛时,他用洪水将人类杀死时,除了诺亚上他所带走的人和动物以外,一切都被水淹没了。在出埃及记中,水淹没了埃及人,但拯救了以色列人。因此,水不仅是死亡的象征,而且还是重生的象征。同样,在《永别了,武器》中,有很多天气描述,尤其是与水有关的天气。我们可以找到诸如雨,雾,云,雪的天气意象。这些天气意象具有深刻的含义。通过对比和重复,这些意象具有了戏剧性的效果。在所有意象中,降雨是最频繁出现的。尽管有时雨水在《圣经》中被称为祝福的淋浴,但如果雨水泛滥成灾,变成一场大洪水,雨水也将变得具有灾难性和破坏性。雨这个意象伴随小说的始终,小说以下雨开头,以凯瑟琳在医院去世后,亨利在雨中回到旅馆结束。令人恼火的雨水使读者感到悲伤和压抑,很容易激起读者的画面感和情感反应,还暗示了主要人物的悲惨生活和死亡主题,这与《圣经》中的含义相似。

(二)亨利和耶稣基督的互文性分析

在对《永别了武器》进行文本细读后,不难发现与《圣经》的其他典故的联系。当我们在亨利和耶稣基督之间进行仔细比较时,我们发现海明威与耶稣基督有很多相似之处。

耶稣出生在伯利恒的一个谷仓里。他的母亲是玛丽,亲生的父亲是上帝。就像耶稣一样,亨利也没有公认的父亲,作者没有提到他的父亲,只有他的继父。当亨利躺在谷仓里时,亨利认为自己年轻时就去过那里,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耶稣和亨利对谷仓都有特殊的感情。另外,耶稣出生在马槽里中,他的童年过得很愉快。当他长大后,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痛苦。同样,亨利他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当他成年后,会遭受各种苦难,例如战争、酷刑、死亡等。就像耶稣的生活经历一样,亨利四处游荡,寻找自由和爱,一次又一次地面对爱与死,得到却又失去了一切。更重要的是,根据《圣经》,耶稣是为人类罪孽做替罪羊而死在十字架上,他成功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同样,亨利在意大利战线中完成的任务,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在新约《圣经》中,当耶稣逃到埃及时,他回到了山顶的耶路撒冷,被认为是最高的,最后耶稣在耶路撒冷被钉在十字架上。像耶稣一样,亨利和凯瑟琳逃到瑞士后,他们就定居在山边,但是在短暂的幸福之后,凯瑟琳死于分娩,从此亨利痛不欲生。

(三)凯瑟琳和夏娃的互文性分析

经过文本阅读,发现凯瑟琳与夏娃有很多相同点。在《圣经》中,上帝从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夏娃,以确保亚当不感到孤单,有人可以安慰和陪伴他。因此,夏娃天生就是温柔体贴,无微不至地照顾男人。但是后来夏娃听了蛇的忠告,违背了诺言。在某种程度上,她不惧怕挑战和权威并敢于反抗上帝,她勇敢、坚强和叛逆,像夏娃一样。凯瑟琳是一名护士,照顾好别人是她的职责。凯瑟琳总是贴心地照顾好亨利,并在他不快乐和孤独时安慰他,就像夏娃照顾亚当一样。她美丽、聪明、体贴。凯瑟琳告诉亨利她会做亨利想要做的事情,说亨利想听的话,这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即使她在分娩时非常痛苦,她仍然安慰亨利。对凯瑟琳而言,对丈夫的爱是生活的唯一目标,她会尽力而为去满足他的愿望并保护他。根据《圣经》,因为夏娃告诉亚当吃禁果,所以上帝給女人一个诅咒,说上帝将大大加重分娩的痛苦,并在痛苦中抚养孩子。同样,凯瑟琳在分娩中遭受了很多痛苦,最终死于分娩。当凯瑟琳在分娩时候感觉疼痛经常发作,然后逐渐减轻……当疼痛严重时,她表示自己好疼痛。当他们开始减弱时,她感到失望和羞愧。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凯瑟琳经历的痛苦。分娩让凯瑟琳经历无尽的折磨,甚至夺走了她的生命和婴儿,留下她心爱的丈夫孤独一人在世上,正如《圣经》里面上帝诅咒那样。

三.结论

根据互文性的观点,没有文本是孤立的和自给自足的。没有一个作者仅仅根据自己的想法创建文本,而是依据以前的文本进行编译。本文尝试根据互文理论分析海明威的作品,海明威对《圣经》的热爱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互文性。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互文性破坏了传统文学文本的原创性,奇异性和父权性。文本的解释不依赖于文本含义,而是依赖于互文。通过互文阅读,本文探究了海明威作品的高超艺术性和写作技巧,让读者在历史的空间进行文本对话,加深读者对《永别了武器》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译林出版社,2012.

[2]仇慧,张琳.文学伦理学视域下《永别了,武器》解读[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8(3):113-116.

[3]陶珊.虚无与超越——海明威哲学思想的互文性解读[D].安徽:安徽大学,2009.

[4]韦梦杰.《永别了,武器》中的意象[J].青年文学家,2014,(12):82-83.

[5]杨霞.象征主义在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表征[J].英语广场,2019(11):8-10.

[6]张慧真.《永别了,武器》的《圣经》智慧[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7,30(02):50-54.

[7]张莹.《永别了,武器》中迷惘和悲剧的交织[J].海外英语,2019(02):218-219.

(作者介绍:郭欣欣,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范婷婷,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用典互文性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习近平用典
互文性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及其翻译策略
《松游小唱》的用典艺术
古诗文用典功用略谈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