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想象课堂的构建

2020-09-06 13:30夏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

夏涛

内容摘要:依据语文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在不断的创新和变革,力求将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境地。但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前进的脚步,教师、学校、家长各方面都以提升语文成绩为主,不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更不注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生在思想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主要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想象课堂构建的现状,从学校、家庭、文学作品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强化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层面的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想象课堂

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生素质教育的孵化基地,但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没有重视文学作品和阅读习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有待提高。语文阅读作品的种类十分丰富,许多儿童文学类的作品,不仅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字内容也十分浅显易懂,独有的卡通形象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如何基于现有的文学作品与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想象力,是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

一.创设阅读室,给学生制造独立阅读的空间

我国对小学教育的认知较为落后,到2001年,才设立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高校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为小学校输入专业的师资力量。大众对小学语文的认知也仅停留在读、写、背、拼音、汉字等表面的印象中,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语文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对个人能力的塑造、对小学生德智体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语问作为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是人类探索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主要工具,在这广袤的文化时空中,产生了四书五经、古典诗词等多种文体[1],这些闻名中外的巨著在教育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并未将阅读作为重点讲解内容,不能有效地拓展相关书籍的内容,学生容易养成惯性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创造力与想象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为小学生组建读书室,从各方面渠道,收集不同体裁、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并调整语文课程时间结构,不将教学地点限制在教室,将阅读环节拓展到教室外部,给小学生安排固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书籍里发掘语文的精髓和阅读的奥秘。小学生在独立自由的阅读空间中,能更自由的发散自我的想象能力,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以技巧性的讲解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目前,小学生阅读现状还十分严峻,不能自主阅读是其中最大的问题,不仅影响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还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阻碍,学生若不能开展自主阅读活动,也就无法进一步发散思维,在潜意识中拓展想象能力。教师在计划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方案时,将阅读理解的环节,作为普通知识点的讲解,仅将问答的对错作为衡量阅读的标准,甚至会出现只讲内容不引导学生阅读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建立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因此,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才是让学生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2]。例如,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将学生的预习作为第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利用字典等工具解决首次阅读中遇见的生字难词,通过多次自主研读,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意在引导学生的思维动向和培养其语言组织能力。当学生预习结束后,教师以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的难词生字、段落大意为课程起点,让学生有自我成果展现和自我表达的机会,从而形成不断自主阅读的良性循环。当然,在学生的分享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向,语文的寓意是广阔的,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将阅读过程中体会到的作者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可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发言。在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全程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从主观上爱上阅读,发挥自己的阅读想象力,用更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我脑海中多构造的形象,为语文阅读课程增添更多独特的色彩。

三.布置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语文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教学环境不应该局限于学校,学生在家庭、社会接触到的方方面面都能影响其语文素养的发展。近年来,大众阅读成了新的阅读趋势,这就说明阅读的群体越来越壮大,而阅读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小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薄弱的状态,对外界的是非好坏不能有正确的认知,这就要求社会大众在整个阅读环境中,要做好表率作用,给小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阅读习惯[3]。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育方针也在不断的调整,其中,对小学生阅读创造力的培养被划上重点,从教材方面的变化也可获知,增加的自读文章、自主学习的课本、推荐阅读的内容,都是服务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作为语言教学的主要引导人,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课上的阅读表现,培养其课堂上的阅读积极性,还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延伸。

目前,许多学校都要求学生自行购买有利于学生阅读发展的课外书籍,但因为课堂上不涉及这些书籍的讲解内容,学生的阅读环节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监督,学生会出现敷衍阅读的现象。为了把控学生课外阅读的环节,教师应和家长保持积极的沟通,将布置的课外阅读内容及时告知家长,并委托家长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加以教导。当然,最为家长,也应积极参与阅读行动,在家庭中陪伴学生汲取更多的课外知识,用自身行动来增加家庭的阅读氛围,为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想象力打造全方位、精细的阅读环境。家长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以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含义为目标,还需要与学生一起,拓展思维,在每一次阅读中想象出更多的文化环境,让学生的思维畅游在美丽的文化海洋中。

四.借助儿童文学的趣味性,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想象课堂

1.正确认识儿童文学,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早在20世纪初期,英、美、法等国家已经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19世纪安徒生童话的兴起更是让儿童文学进入了繁荣期,而我国因为几千年的封闭统治政策,儿童教育并未受到社会的重视,儿童文化从晚清才开始有发展的苗头。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存在自身儿童文学文化素养不高的现象,教师对儿童文学并不重视,即便安排了儿童文学课后阅读的教学任务,也不会及时督查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封闭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传播[4]。对此,教师应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学习儿童文学发展的前世今生,阅读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结合课堂知识,传播给小学生,并设立读后感交流环节,让学生知道读、学会读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文学独有的魅力下,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爱的教育》这本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学习里面的文学故事,利用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循着作品中四年级小学生的生活轨迹,让更多小学生阅读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体会其中包含的人生意義,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在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想象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引导与规范自我的行为,完成更高的学习目标。

2.发掘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近年来,教育界、文学界都加大了对儿童教育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儿童文学体裁的兴起。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对儿童文学体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儿童文学主要是为少年儿童创造的文学作品,包含了诗歌、散文、影视等多方面的内容。儿童文学核心的特征是有独特的美学形象,不论是童话故事,还是儿童诗歌,都是通过刻画善良的人物形象、描写纯洁的故事情节,意在为儿童读者提供一个健康的阅读环境。大部分儿童读者在儿童文学的学习中已经具备独立的阅读精神,但还无法发掘儿童文学更深层次的美学特征[5]。对此,教师应充分的熟悉儿童文学的文化体系,了解不同儿童文学体裁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并将其更好的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诗歌时,教师应充分发掘其蕴含的儿童文学乐趣,并将其高昂的情绪传递给小学生。例如三年级下册中贺知章的《咏柳》,从柳树的高度、柳叶的数量、柳叶的形态等方面来描写二月的柳,其诗句朗朗上口,十分富有音乐美和儿童情趣,教师可让小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不同季节的柳树变化,让小学生切身的体会儿童文学的精髓所在。也能让小学生更快的接收到诗歌的内容,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

五.结束语

阅读是人类提高知识储备量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风靡,电子书运应而生,在生活中,人类渐渐减少了书本阅读的次数。而在阅读对学生潜意识影响的科学探究来看,阅读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让其学习的知识面横向发展,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影响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因此,教育机构和社会大众都应该积极参与小学生阅读想象力的培养,让其在知识的海洋里找到自我。

参考文献

[1]邵清.构建趣味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9):197.

[2]戎晨.构建新式小学语文阅读课堂[J].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19,000(003):24.

[3]董晴晴.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构建[J].新课程(综合版),2018(7).23.

[4]王洪英.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的构建探究[J].魅力中国,2017,000(010):201.

[5]丁冰清.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审美的构建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000(017):104.

(作者單位: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孤岛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语文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