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直播优势与应用探析

2020-09-06 13:48梁志立李孙萍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电视台

梁志立 李孙萍

摘  要  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带来新的技术,媒体发展迎来了全新时代,新媒体发展给电视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也要看到新媒体技术也给电视台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新媒体直播这种新型的直播方式和传统的电视直播相比具有互动性强、实效性强、推广性强等优势,使得电视台直播业务在广度、深度上都得到进一步延伸。

关键词  电视台;传统直播;新媒体直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1-0029-02

说起电视直播,以往都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因为能在电视台直播的事件都是重大事件,但是随着新的技术更新迭代,新媒体直播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下,新媒体直播已经成为电视台扩大社会影响,增加经营创收的重要手段。

1  传统电视直播的局限

1)投入硬件建设成本高。传统直播主要依赖便携式卫星传输系统或者卫星车将拍摄信号进行卫星传输,通过摄像机、摇臂系统等拍摄,将拍摄现场画面的SDI信号传输到现场切换台或者转播车后,通过卫星实时传回到台内卫星接收器,再接入播出总控矩阵,以实现直播。大型直播车动辄百万、千万元,即便是以后期的维护与保养需要长期投资,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2)人力资源成本高。传统的直播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得用广播级的专业机器,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人专岗去负责,人力资源成本是很重要一环,同时直播设备使用上专业性强,在广大的县市区一级电视台根本不可能有专职人员去负责。

3)传统直播的操作复杂性与电视终端的不可移动性,使直播在时间及空间上受到了限制,存在需要架设各种大型设备、不能回放的缺陷,缺乏灵活性。

4)电视直播市场推广难度大。一场活动直播费算上播出费低则几十万,高则过百万,这样费用支出,导致电视直播很难在市场上广泛推开。

2  新媒体直播优势

1)便捷性,移动端收看迎合时代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以往一个家庭围着电视机收看的生活、休闲习惯早已不复存在,除了个别主流卫视还能保持一定收视率,其他各大省、市、区级电视台收视率和影响力都有不同程度下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 984万。截至2018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97亿,用户使用率为47.9%,并且随逐年增多趋势。因此,傳统电视台都寻求在移动端寻找突破口,而移动端直播就是一个很好契合点[1]。

2)便于操作,制作高效。有别于传统电视直播体型的“臃肿”和形式的固化,新媒体直播设备成本、人员成本、操作性等方面都有着较大优势。首先,新媒体直播是将前期拍摄的SDI直播信号传送到新媒体机房后台直播服务器而非播出总控矩阵,将信号转成RTMP流通过互联网推送到网络移动端,实现网络移动直播。新媒体更多的考虑在移动端小屏幕展现,因此受众对于画质、拍摄角度、拍摄手法、场景等要求不高,甚至根据客户预算,用几台手机就可以实现在线直播。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设备、人员等成本,使得新媒体直播更受市场欢迎。

3)互动性,收益直观。(1)互动性。在传统直播中,受众通过收看直播解决了无法到现场的问题,但是受众无法参与到直播活动的过程当中。而新媒体直播的过程中,受众能够实时在网络上实现互动,能够对直播的内容进行评论,还能够与共同观看直播的其他受众聊天、获取更多的信息,让受众参与感更强。同时在活动直播过程中,活动方穿插有奖问答,分享链接积攒等活动环节,进一步扩大直播热度和影响力。(2)灵活性。与传统直播相比,新媒体直播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传统电视直播需要布置大量的直播设备,对于活动空间和信号环境要求高,同时布场、调试时间长等因素,往往一场直播活动的准备期至少得三天,而新媒体直播可以选择广播级摄像设备,也可以选择使用手机等便携式设备进行前期拍摄,通过手机或者4G背包的4G网络进行IP回传,完成快速轻便的网络直播。另一方面就是受众观看的灵活性,新媒体直播具有随时随地观看的优点,用户具有主观能动性,可自主选择时间、地点点播喜爱的直播节目。(3)传播性。传统直播传播平台只能依托于广播和电视频道,受限于广播和电视频道信号覆盖面的影响,直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就很有局限性,同时收看终端的局限也大大减低了活动的影响力。当前新媒体直播依托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很便捷地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端对直播进行收看,同时电视台能依托自身拥有的融媒体宣传矩阵,使直播活动在各大主流媒体的客户端进行观看,使得直播活动传播性更强。如肇庆高新区广电中心新媒体直播采用的是目睹直播平台技术,活动直播间搭建后,将直播链接同步发布在“两微六端一台”(两微是指微信发布平台“肇庆高新区广播电视中心”、生活资讯号“爱大旺”,六端是指入驻央视新闻+客户端、广东广播电视台触电新闻客户端、南方日报南方Plus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手机客户端、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学习强国手机客户端,一台是指“爱大旺”App),通过各个平台的引流,使活动流量、热度、传播性得到进一步提升[2]。

3  新媒体直播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双带动

1)社会效应凸显。随着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短视频平台、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广泛应用,各单位、社会团体甚至个人都拥有了各自的宣传渠道和平台,久而久之,社会上对电视台的宣传需求较以往明显减少。如何巩固电视台主流宣传阵地,如何在媒体新时代扩大电视台影响力,新媒体直播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发力点。目前新媒体直播技术经过近两三年的积累更新已经越发成熟,电视台因为有着行业固有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在发展新媒体直播中更容易实现无缝对接。同时,新媒体直播的宣传效果、成本优势容易让市场接受。大、中小型活动都可以借助新媒体直播形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在给电视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电视台的曝光率和影响力。2019年是大旺农场成立60周年,肇庆高新区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按照以往惯例,电视台职责就是做好新闻宣传,但是肇庆高新区广电中心主动争取把系列庆祝活动都用新媒体直播形式进行直播。当年10月开展了老职工茶话会、表彰会、美术展等10多场直播,引起了社会上强烈反响。其中一项重头戏的庆祝活动就是群众文艺晚会,从节目海选,到人气节目投票造势,到最终的晚会演出,整个活动都通过新媒体直播形式呈现,热度持续一个月,活动直播间点击量超一百万,营造了浓厚社会氛围,赢得广泛赞誉,更是为该电视台赢得了经济和口碑双丰收。

2)客户容易接受,衍生多种收益。鉴于新媒体直播的各种优势,使得新媒体直播上业务有着更大的市场优势,更容易让市场接受。近两年,肇庆高新区广电中心整合了采编队伍,积极迎合媒体融合发展浪潮,其中新媒体直播业务更是呈现出井喷增长态势。2018年全年实现新媒体直播20多场,带动创收20万元。2019年起,更是实现了新媒体直播常态化,几乎每周都有一场新媒体直播,创造收入超50万,单此项业务收入与高峰期电视广告收入基本持平(肇庆高新区城区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8万,因此广告收入总量一直不高)。更重要的一点是,直播业务还能带动出多种电视传统业务。如2019年“五四”青年节前,团肇庆高新区委计划举办一场青年演讲比赛,需要电视台通过新媒体直播。在洽谈该项业务时,电视台就提出,为了使直播活动更加丰富和活动影响力持续更长时间,增加宣传内容,第一个是为每个演讲选手拍摄1分钟短视频,在电视频道、微信播放预热宣传,也为直播当天间暖场所用,电视台播音主持举办演讲训练课程,提升演讲选手的演讲水平,最终客户也认同这样综合宣传形式。可以看到,新媒体直播业务能很好带动了短视频、广告、培训等多项业务,新媒体直播为各项业务推广起到一个很好拉动作用[3]。

参考文献

[1]秦悦.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直播的发展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3(3):89-90.

[2]曾鹏.新形势下新媒体直播技术的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8,4(4):35-36.

[3]黄燕.以新媒体发展破解地方媒体困局[J].中国报业,2020(5):70-71.

猜你喜欢
电视台
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技术维护探析
新形势下区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方法探究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探讨
新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广告营销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行业广告创收措施探讨
城市电视台节目编排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