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困境与解决路径

2020-09-06 13:48刘子怡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解决路径问题探究

刘子怡

摘  要  当下,我国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向融合媒体的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2018—2019年,我国媒体深度融合的重点是建设县级融媒体,标志着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构建融合体系的阶段。文章以山西省长子县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发展为例,着重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问题探究;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1-0067-02

县级融媒体,是在国家体制和统一改革格局下建立的县级新型传媒单位,是地方媒体的媒介融合。2018年的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1]。这一重要指示使得长期处于传媒行业边缘位置的县级融媒体进入政策关注的焦点区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按照《山西省扎实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经历了软硬件建设同步推进以及机构和人员快速整合后,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于2018年12月26日挂牌成立。长子县作为山西省13个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县、39个首批启动建设县,完成融媒体中心基本建设后,引起了省内本行业、本系统的高度关注,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果和带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在一年半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困境

1.1  媒介层面:平台众多,缺乏特色

随着各级媒体对互联网认识的深化,中国传媒业开始从“+互联网”走向“互联网+”。各级新闻机构整合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业务,把所有采访和编辑力量整合起来统一调度,形成了“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元发布”的“中央厨房式”的内容生产格局。在长子县新闻中心与广播电视台合并之后,在抓好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同时,拓展微信、手机客户端、网站、微博等新媒体业务。目前,共有电视综合频道、电视文化频道、广播FM96.5、《今日长子》报纸、长子融媒网站、大美长子手机App、今日长子微信、长子广播电视台微信等8种新闻媒介,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微信、报纸、网站、App等全媒体矩阵。

但是在纷繁众多的媒介平台中,“互联网+”模式下以互联网为平台来统率文字、视频、音频、图片对信息的表达的媒介传播形态在县级融媒体中应用并不明显。发布在各大平台的内容没有适应不同平台的属性与特色,多数仍是将电视新闻稿的内容与图片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

1.2  内容层面:生产不足,内容单一

在更新迭代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优质的内容无疑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的“第一要义”。为了吸引受众,就要不断地下功夫改进版面、改进节目,从而使新闻报道、宣传更加生动活泼,广播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在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县域的融媒体中心建设更追求设备、技术等硬件的资金投入,忽视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与内容生产。很多县级融媒体依然秉持传统媒体思维,所报道内容疏离百姓日常生活,依然以领导会议、领导讲话为主[2]。以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每日推送新闻为例,在其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的35条新闻中,领导调研、会议纪要、工作培训占比超过90%,贴合生活、关乎民生、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寥寥无几。

1.3  受众层面:受众面窄,参与度低

新闻媒介作为反映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具有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我国的新闻媒体不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然而,在当下的县级融媒体建设中,很多地方县级政府仅将融媒体中心建设定位为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工作,很多县级融媒体建设与运营单纯依靠地方政府拨款,很少会去考虑其长期运作所必须面临的成本问题,所以在后期发展建设中,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也无法有效地提升用户的参与程度。一些App在开发过程中,仅着眼于上级政府的要求,把互联网平台作为舆论宣传的阵地,没有充分发挥融媒体平台优势,无法有效地吸引用户。调查显示,通过电视收看长子县新闻的人群以公务员和退休职工为主,而长子县融媒体中心的官方微博账号仅有87人关注,App的下载率和使用率低。

2  我国县级融媒体可持续发展路径

2.1  创新内容生产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要求,要“把基层百姓所需所盼与党委政府积极作为对接起来,把服务延伸到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切实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調查显示,在我国已基本建成的县级融媒体中绝大多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都拥有基本完备的硬件设施。所以,县级融媒体不仅要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三贴近”原则。同时,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内容生产,探索真正适合本地居民的内容生产模式。长子县融媒体中心在电视增加了《图说长子》栏目,广播和微信公众号开辟了《悦读》栏目,各个媒体的阅读量、关注量、活跃量有明显增加;在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大舞台文艺晚会通过新华社现场云进行场场直播,总阅读量目前已达7万人次。由此可见,只有真正想民之所想,为百姓的切实所需提供便利,才能在打通宣传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2  打通媒介渠道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对于县级融媒体而言,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也在不断促使传统媒体适应网络新业态。县级融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大型媒体的做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不同媒介平台的优势。例如在中国·长子首届“金山银山文化旅游节”宣传报道中,长子县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积极协调中央、省、市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微信等各类媒介,精准发力、集中发力,形成全系统、广覆盖的宣传报道合力。《长治日报》全媒体直播的开幕式,点击量达25万人次;以网红严少辰《好嗨哟》为主的抖音话题宣传,阅读量达177.4万人次,顺利完成了“金山银山文化旅游节”宣传报道任务。

2.3  激发用户活力

当下,媒介竞争的新态势使中国新闻媒介从过去的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过渡,用户们拥有了各大范围接触媒介的权利,所以新闻媒介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需要。縣级行政区域人口总量较少,人口区划更为明显。县级融媒体要在满足新闻媒体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基础之上,充分了解本地区人口结构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推送不同内容。同时,要切实地开通用户反馈渠道,及时完善内容生产与传播中的不足之处。此外,县级行政区域的人口流动较少、相对封闭,县级融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两级传播”与“意见领袖”的正向引领作用,借助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或是网络大V,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增强用户黏性。

2.4  加强人才培养

当下的新闻媒介的竞争已经远不仅是设备的竞争,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的核心便是人才。为了适应不断更新的媒介形态,新闻媒体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加强人才培养,一方面,县级融媒体不仅要积极吸纳年轻力量加入到媒体团队中,增加团队活力与创造力;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打破传统媒体时代“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惰性思维格局。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变革,要在团队中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切实提升传媒从业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新时代过硬的全媒体人才队伍。

3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3]我国的县级融媒体作为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支媒体队伍,要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中提升自身水平,走好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实现1+1>2的媒介融合效应。

参考文献

[1]谢新洲.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何上升为“国家战略”?北大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这样看[EB/OL].(2018-10-22).http://www.sohu.com/a/270538680_181884.

[2]黄楚新,郑智文.回望2019:中国传媒业的新变化、新问题及新趋势[J].传媒,2020(1上):9-14.

[3]方提,尹韵公.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EB/OL].(2019-09-23).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923/c40531-31366847.html.

猜你喜欢
县级融媒体中心解决路径问题探究
贫困地区县级融媒中心解决方案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探析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未来方向研究
苔花初绽放 未来更可期
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权利冲突的解决路径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