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囿与遮蔽:新媒体环境下“疗愈文化”盛行反思

2020-09-06 13:48罗融融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1期

罗融融

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网友的“自嘲”“自黑”等社会话语以及类似“夸夸群”里急需别人认同别人赞美的渴望,其背后是大众焦虑的投射,可被视为一种展示自我、理解自我、获得疗愈的隐喻。“疗愈文化”的产生是民众心理的投射、资本的筹谋和自我调适的结果。这种文化借助新媒体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因此,文章分析“疗愈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发展态势,并对其进行反思。

关键词  疗愈文化;网络亚文化;拘囿;遮蔽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1-0069-03

当下,“疗愈文化”这种新的时代征候引发了一系列如“夸夸群”“情绪经济”等传播现象和商业模式,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凸显了当代民众普遍存在的心理困境,因此对其进行反思极具现实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知萌咨询在其发布的《2019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中对十大消费趋势进行了解读,该报告给第三大消费趋势“疗愈经济”所作的定义为:疗愈经济,消费出来的慰藉感[1]。这种迎合人们“情绪”需求的商业运作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新的经济现象,原因在于如今的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面临较大压力且难以排解。该报告还指出,据调查显示,有76.2%的消费者会感觉到焦虑[2]。基于此,这些消费群体的身心亟需解压和慰藉,因此情感性的诉求表达、具有疗愈功能的概念或产品就成为了民众释放自我获得慰藉的重要载体。

“疗愈经济”的出现迎合了当下弥散于民众中的“疗愈文化”,也成为了促进“疗愈文化”盛行的重要推手。纵观当下很多商业形态,疗愈经济既活跃于线上也辐射至线下。比如曾红极一时的付费“夸夸群”、付费聊天等模式;“喜茶”“丧茶”等带有情绪标签的饮食消费;线下的“情绪整理”体验馆,如一人KTV、减压馆、发泄屋、失恋博物馆等。

2  “治愈系文化”与“疗愈文化”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治愈系”文化近年来在我国得以流行,“小清新”“萌”“暖”等精神气质被“80后”“90后”群体推崇,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审美取向。正如学者所说,这些反暴力、反对抗的审美乌托邦,其实质是一种用低龄化来对抗现实、用孩童化来拒绝长大、用唯美主义来取消历史经纬的个体抚慰手段,缺少介入社会与批判现实的力量。并且,日本治愈系文化中原有的励志、热血等积极元素在经过中国本土化改造后被剔除了,剩下的可爱、温暖、清新这些元素会导致中国治愈系文化有沦为自恋、自怜、自我安慰的狭隘个人主义的危险。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治愈系文化的核心其实是一种放弃了社会性集体诉求的私下妥协与“分享艰难”[3]。

与“治愈系文化”相比,“疗愈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更多的丰富和拓展。“疗愈文化”所面向的群体已不再局限于青年一代,而是囊括了所有年龄层的民众,且“疗愈文化”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小清新”“萌”“暖”这些元素,“疗愈文化”不仅仅包含建构温暖平顺的“自愈”式乌托邦神话,还包含着通过人际交往的帮助来达到个体内心的自洽,从而得以疗愈。

3  形成拘囿:建构“自愈”式乌托邦神话

“媒介的独到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是不为人所注意。”[4]身处消费社会的我们更多时候消费的是物的意义,承载着各种小心事的标签信息借由物这一介质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再经由媒体的宣传得以成为潮流成为风尚,这些符号承载着文化价值承载着疗愈的功能。许多民众借助这些承载着意义的物品或场景进行自我疗愈,如:《InnerLight 心探索》这类涵盖心理、塔罗、瑜伽等内容的身心灵及心理领域的多媒体刊物;江小白情绪文案、可口可乐“密语瓶”等能将年轻人的“各种情绪”与食用场景相结合并能适时促进年轻人情感消化的营销;密室逃脱、鬼屋历险等能让年轻人的情绪得以释放的活动。此类“疗愈文化”强调“自我”“独处”“自愈”,即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己为自己疗愈。这些途径无论是通过物品来获得陪伴慰藉,抑或是通过剧烈刺激的行为来宣泄,都是自我内心的调适和对话,都在建构“自愈”式的乌托邦神话。这种“自愈”和“信息茧房”有着共通之处:一方面,此类的“疗愈文化”极大的迎合了这类人群的心理和需要,大大降低了他们寻找解压方式的成本;另一方面,此类“自愈”同样也会强化他们独处的状态,弱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因为如果依靠自己就可以疗愈,那么与他人的交往或寻求他人的帮助的必要性也会随之下降。

4  受到遮蔽:借助人际交往得以疗愈

此类“疗愈文化”则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而不是自己或物的力量达到疗愈。“夸夸群”的横空出世就是很典型的借助人际交往得以疗愈。“夸夸群”通过微信这一媒介进行传播,不仅风靡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还一度引发“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微博发声,成为耀眼的网络景观。一些电商平台借机推出“夸人服务”,消费者购买这种服务后就被商家拉进“夸夸群”,享受完一通“花式赞美”后则被商家移出群聊。这类群聊与其他群聊不太一样,很多新媒体社群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价值观或共同的目的聚合在一块的,往往是熟人社会或者由陌生转向熟悉,稳定性较高。但“夸夸群”的成员们彼此都没有任何想要熟悉或保持持久深入交往的意愿,都不打算将这一新媒体组织转换为人际资本和社会资本。因此“夸夸群”松散、脆弱、不稳定。

这些过于浮夸的“彩虹屁”,抚慰了很多青年人,成了他们日常重压之下的快乐点缀。诸如有网民在夸夸群里发布:“今天单车丢了,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求夸”,马上就会有很多网友回复“在找单车的过程中反复奔波锻炼了身体,夸”“丢了仍不暴躁,说明人极为优雅,夸”“下一辆单车更美,夸”“在被共享单车支配的年代居然还坚守着内心对自行车的热爱,爱了”等[5]。任何人只要加入夸夸群,不管你说什么,马上就会被其他群成员夸到自信心爆棚。没有杠精、没有喷子的夸夸群能让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享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夸夸群里的吹嘘和赞美往往是在网络上群体无意识促进与操作下而进行的。这种无厘头的吹捧这种“群疗愈”所构建的具有遮蔽性的和谐往往会构造出存在感放大、价值感满足的假象,而被夸者的“自我意识”会逐渐迷失,这将導致主体精神的沉溺与平面化、浅表化。正如埃里克·霍弗所言:“当一个人在不愿意面对残酷现实或者无力成就自己时,他会盲目投身于某种惊心动魄的集体事业,以此来逃避个人的责任、恐惧、缺点,掩埋他们已经败坏和了无意义的自我,让自己的情感得以寄托。”[6]这种虚拟的众星捧月由于与真实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还会加剧被夸者在得到短暂满足后回到现实所面临的巨大心理落差。

5  结论与讨论

中国社会目前处在改革和发展的转型期,民众在新媒体对社会精英的渲染之下非常直观地见识了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类似“你还在无知的岁月静好?”“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类标题无处不在,很多青年及其他年龄层的民众经常面临各种被比较的境遇,信息爆炸的当下,我们的意愿、焦虑被新媒体无限放大。因此,在这种物欲的裹挟中民众极易出现身份焦虑以及深知落差又无法改变的无力感,“疗愈文化”就成为了消费社会及新媒体生态下的副产品。一方面我们通过“自疗愈”或“群疗愈”让自己的焦虑、情感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又因这些拘囿和遮蔽陷入更多的焦虑当中,往复循环。

无论是“自疗愈”还是“群疗愈”,我们都可以看到当下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变化。这种社会心态的转变正如学者所述,“‘杀马特亚文化以奇装异服为标志,摆出与主流文化截然对立的抵抗姿态;‘屌丝亚文化则热衷于自我嘲讽,自我矮化,却又期待‘逆袭,企图通过打‘高富帅成为人生赢家。之后,从‘小清新的自我放逐,‘佛系的看淡一切,‘丧的妥协放弃,再到当下的网络祈愿,网络亚文化由激烈的对抗转向温和的表达,抵抗的意愿已越来越弱。”[7]这种自我疗伤和自觉归顺已成为中国青年一代的时代景观,弥散在这种氛围之下的年轻人以及其他群体往往会形成“主体精神的沉溺”,极为容易形成拘囿和遮蔽,同时,这种拘囿和遮蔽也会加剧狭隘的个人主义以及加深主体性危机。人们应对此有所警觉有所反省,只有我们学会过滤信息、鉴别媒体,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定位及参照物,并努力提升自我,建构积极健康的社交圈,才能走出拘囿与遮蔽,才能获得真正的疗愈。

参考文献

[1]餐道.餐饮外卖业疗愈经济兴起 从消费中获取慰藉感[EB/OL].(2019-02-25)[2020-05-17].https://www.can-dao.com/news/1058.html.

[2]中国网.知萌2019年趋势报告:一个人的疗愈经济盛行[EB/OL].(2019-03-17)[2020-05-17].http://science.china.com.cn/2019-03/07/content_40682054.htm.

[3]王文斌.青春摆渡与镜像疗法——当下中国“治愈系”影视剧的文化症候[J].文艺研究,2019(3):116.

[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2.

[5]人民论坛网.“夸夸群”是如何爆红的?[EB/OL].(2020-01-18)[2020-05-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6056841558473640&wfr=spider&for=pc.

[6]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M].梁永安,译.桂林:廣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2.

[7]蒋建国,杨盼盼.网络祈愿:幸运游戏、精神走私与认同困境[J].探索与争鸣,201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