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分析

2020-09-06 14:12郑艾勇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土地资源土地利用

郑艾勇

摘 要: 我国地大物博,有着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规划工作的逐步开展,科学有效地运用土地资源显得尤为关键。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可避免会受到土地规划的影响。众所周知,土地资源配置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且二者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为有效协调二者的关系,必然针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与系统解读,以指导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供给理论,构成两个相得益彰的调和局面。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土地资源;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014-02

1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在城市规划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应严格遵照与城乡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努力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在针对土地实施规划时,需要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两者都是行政法规的组成部分,是并行的。在这两个方面规划中,有必要严格恪守有关法律法规,努力协调好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应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并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作出统筹安排。

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属于行政区域规划范畴,在城市规划中,要规划乡镇,确认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针,进而充分确保合理利用城市用地。在具体针对土地利用予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行政区范围内的所有土地予以统一规划,要点施行“三边四区”,确认土地规划方针,合理规划土地。从这一层面上而言,城市规划是土地使用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区分城市土地资源的功能分区是十分必要的。在土地用地规划过程中,需有效操控城市建造用地规划。

2 现阶段城市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合理、发展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我国在开展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过程中所研究制定的制度存在多处不合理的地方,并且未制定出一系列相關的发展规划。有一些城市在开展城市规划的工作时,不能够将土地规划的整体布局纳入考虑的范围内,这样一来,很不利于两者之间的协调。除此之外,现阶段的土地规划还存在整体性不强的缺点。做好土地规划与社会发展相连接的工作是特别重要的。在工作开展的时候,一定要有制度原则作为依据,做好统筹计划。然后就是要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要将发展与治理环境放在一起,同步进行。

2.2 现阶段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现阶段,受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影响,我国很多的土地性质发生改变,使大量的耕地变成工业用地,建设起大规模的厂房,对城市规划的开展极其不合理。

2.3 土地管理制度不合理

我国的土地在使用的时候,有很多并没有进行记录。这样会给土地更新工作造成困难,增加工作量,降低管理力度。

3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优化

3.1 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监督质量

在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都将会对土地资源管理质量效果产生影响,而要想真正的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高效利用,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监督。如加快建立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作为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的依据和支撑。不得擅自更改底图、数据,确保数据规范、上下贯通、图数一致。此外,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并提出改进规划管理意见,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适时向社会公开城市体检评估报告,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督检查责任。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内容,加强日常巡查和台账检查,做好批后监管。对新增违法违规建设“零容忍”,一经发现,及时严肃查处;对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梳理,依法依规分类加快处置。

3.2 加强“边角地”综合利用

本着方便市民,服务未来的原则,征对不同属性及区域的边角地的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城区范围即学校、生活商圈的地块。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科谱基地或花园城城市补充点、或是停车场等解决城市发展需要公共服务设施。由就近组织亨有其地役权,对其进行管理。对于城郊,公园或是外环路网范围的地块。一是可以凭服务本体未来,做为公园,路网等日后运行的维修材料、植物种植点。二是可以做为社会团体,居民参与花园城市创建互动载体。三是可以根据其大小规模做为市民植树造林的去处。四是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做为物流等中转站。五结合垃圾分类,做为已处理厨余垃圾堆放场。对于丘陵、山体、河流等区域。也可以依据城郊,公园处类似做法。每一处天空与土壤都因他们的独特而发挥其价值所在,尊重环境,因地制宜就会让其沉淀出本来的面目。

3.3 重视资源保护,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科学规划

一方面需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确保开发工作的合理性及有序性,注重土地资源的未来发展前景,不局限于短期利益。另一方面,加强对农用地的保护,保证城市规划不侵占可用耕地,严格落实资源与发展并重的基本规划原则。相关部门要严格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严格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未取得规划许可,不得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得以集体讨论、会议决定等非法定方式替代规划许可、搞“特事特办”。农村地区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加强用地审批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坚持农地农用。严禁借农用地流转、土地整治等名义违反规划搞非农建设、乱占耕地建房等,坚决杜绝集体土地失管失控现象。

3.4 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及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

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过程中涉及城市建设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过程涉及的农业用地存在矛盾性。所以,需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工作,合理分配城镇建设用地及农业用地,加强两者之间的平衡,保证可以使城镇经济发展得到有效满足,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城市规划期间,倘若土地资源有限,为了不侵占农田,需以合理、科学的规划方案为依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解决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城乡一体化工作流程图如图1,结合其工作流程可知,加强城乡统筹规划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相关部门是相互独立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因此,需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有效合作,统一制定两个规划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城市规划工作处于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框架范围内,避免发生城市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外的状况。保证城市规划满足土地利用规划原则及要求,促进两个规划工作的协调性及合理性。

结束语:总之,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合理利用,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地资源矛盾的缓解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事情,其需要协调多个部门,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于超,胡园.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24):122-123.

[2] 王瑞功,何佳琛.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与房价动态变化关系研究——基于供需双侧视角构建影响房价的模型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8):60-63.

[3] 王诗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农家参谋,2019(10):195+205.

猜你喜欢
城市化进程土地资源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关于城市人行道透水路面技术的研究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试述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内核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系数估算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