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展望

2020-09-06 14:12李珍林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青海省措施

李珍林

摘 要: 畜牧业是拉动青海省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产业。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过度放牧等问题逐步显现。草原是畜牧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资源。一旦草原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会影响到生态平衡,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本文从青海省畜牧业入手,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持续性发展措施。以及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畜牧业持续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025-01

草原不仅可以满足畜牧业放牧需要,也具有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然而,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整体的草原需求量逐步增加。一旦草原管控不当,极易出现过度放牧问题,影响到草原周期性生长,并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畜牧业在青海省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目标,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草原生态保护措施,方可以实现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并将草原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1 青海省畜牧区草原生态存在的问题

1.1 过度放牧引发草场退化

随着畜牧人数的增加,以及畜牧规模的扩大,整个畜牧业所需要的草场量大大增加。而草场经营者,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类,将优质牧草量作为重要的市场竞争手段,且在草场生产中,通过草籽脱落方式不断更新与优化草场。然而,由于畜牧区放牧缺乏科学完善性,导致过度放牧问题严重,草籽数量明显减少,草场的整体质量下降,且牧草数量严重不足。这不仅加大了供需矛盾,且随着时间推移,草场在生长周期内慢慢退化。

1.2 土壤沙化问题严重

随着畜牧产业的不断发展,出栏牲畜量也大幅度增加。在实际的放牧过程中,有些牲畜会连根啃食牧草,再加上放牧量的增加,使得草场遭受到过度践踏,影响到幼草生长,甚至很多草场区域出现寸草不留问题。一旦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如大风、干旱等天气,草场因植被不足,土壤抓附力下降,直接加大草场沙化爆发几率。

1.3 水土流失问题

青海境内的黄河支流,由于长期缺乏规范化治理,导致水蚀、风蚀胡总额和重力侵蚀等问题逐步加重。这不仅会加大水土流失爆发范围,而且河岸两边的土质较为疏松,一旦遭受水流侵蚀,直接会加大塌方风险,并引发滑坡等自然灾害。随着周围草场黄河泥沙量的增加,河床会不断增高,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河床上的泥沙会随着风裸露。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场退化程度逐步加深。随着草场内植被覆盖率的降低,野生动物将会丧失生存基地,并严重影响到当地生态环境的整体平衡。

2 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2.1 加强鼠虫灾害防控力度

鼠虫繁殖能力較强,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这也使得鼠虫成为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中较大的挑战。因此,在草原生态保护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实地调查,掌握草场鼠虫灾害实际情况,并结合所掌握的数据,及时通报鼠虫灾害情况,以此督促相关部门或者人员制定出健全的防控措施,将鼠虫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其次,科学合理运用生物制剂。通过喷洒生物制剂,来降低草原鼠虫爆发几率。最后,积极运用生态防护措施。通过养殖鸡鸭防治虫害,为草原的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2.2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草原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充足的资金是草原畜牧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家需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并加大草原畜牧业财政投入。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升草原灾害防御能力。相较于其他省份,青海省草原整体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且爆发自然灾害的几率较大。为了保证牧民的经济收入,以及推动当地畜牧业的良性发展,提升草原生态环境质量,青海省就需要不断提升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其次,需要及时更新与优化牲畜种类。优良的牲畜不仅具有着较高的存活率,且生产的畜牧产品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从国家角度来讲,则可以给予畜牧业生产相应的补贴,推动牲畜良种化进程。比如,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贴息补助或者良种补贴等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中,来推动良种更新与优化力度。最后,建立健全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由于青海省内的多数生态畜牧区的草场出现退化或者沙化现象,这不仅影响到当地牧民的生活质量,也有效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为了提升草原生态保护质量,并促进畜牧业获得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将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工作有效融合起来。此外,通过建立适宜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来为当地畜牧业发展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减少因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措施所执行所引发的经济损失。牧民经济收入在得到相应保障后,既可以调动起牧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也可以推动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制定健全的生态补偿措施,推动草原畜牧业不断提升现代化水平,并促进草原升天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

2.3 提升牧区生产经营方式的多元化

首先,积极引入联合经营方式。当地政府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出健全的联合经营措施,实现草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通过实施草原有偿流转制度,来调动起养殖者的养殖积极性,使得草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亦或者借助农牧业合作机构、扶持联合经营、股份制经营等方式,来推动畜牧资源有序运转起来。

其次,积极发展有机畜牧业。生态畜牧区的整体环境具有着无污染特点,相关管理部门可以结合此项优势,联合有实力的私营业主一起投入畜牧生产行业。对于一些加工类龙头企业而言,则可以为其安排专业的培训活动,来提升这些龙头企业的生产技能,为推动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过度放牧等问题极大的影响到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的良性发展。为了更好地平衡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发展二者间的关系,越来越多地人们加大了此方面的研究力度。以上内容分析了青海省畜牧区草原生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了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借鉴与参考,实现青海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成德.共和县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与展望[J].红果畜牧兽医文摘,2017,33(7):47.

[2] 索南扎西.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展望[J].中国畜禽种业,2019(1):19.

[2] 陈生翠.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展望[J].农家致富顾问,2020(2):53-54.

猜你喜欢
青海省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人物志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