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020-09-06 14:12李敏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技术建筑施工

李敏

摘 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逐渐提升在这个背景下建筑工程得到发展。钢筋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本文在论述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提升。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087-01

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建筑工程规模增大,楼层数量增加,社会需求的改变,推动了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更新。为了满足建筑工程建设需求,稳定性好、耐久性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正视当前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明确其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加强对于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1 钢筋混凝土的组成

1.1 钢筋

钢筋是整个结构的“骨骼”,想要保证施工的质量,首先要保证钢筋的质量,钢筋的选择首先需要满足强度要求,要具有较高的抗拉性,因此,在施工前钢筋的选择中,需要充分结合施工方案对钢筋材料进行选择,对规格、质量等进行选择,选择完成之后应当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购买,保证钢筋的数量、规格、质量等合乎标准。

1.2 水泥

水泥是整个结构的“筋骨脉络”,其质量直接影响施工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水泥的选择以及保存时候同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同厂家的水泥质量不尽相同,同一规格的水泥也会出现强度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厂家之后,则需要重视运输及保存过程,水泥极易受潮,一旦受潮将无法使用,因此,整个过程需要避免提前接触水分,另外水泥进场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

1.3 砂石

砂石与水泥共同组成整个结构的“肉体”,房屋建筑中不同部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并不相同,因此,在砂石的选择与水泥的配合是不同的,砂石的规格大小、吸水率等性质需要严格进行选择。一般来说,砂石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类,颗粒的大小应用于不同的结构施工中。同时砂石中如果存在其他杂质,则可能会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细致的筛选。

2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原材料质量标准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想保证技术质量,首先应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明确水泥、骨料、钢筋及模板原材料的采购标准,以骨料为例,这种原材料分为细骨料、粗骨料两种类型,粗骨料粒径应大于等于4.75mm,细骨料的粒径应小于4.75mm,采购原材料时,选择在资质、信誉等方面均达标的生产厂商,购进时检查材料是否存在质变、形变、破损等,入库、入场前多次复核,去除变质原材料。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施工前,由专业的测试部门进行地质勘测,得到混凝土坍落度等配合比参数,以粗骨料规格为依据,参照混凝土耐久性的强度,确定水灰比,根据填充石块之间的空间略微过剩的原则,确定骨料中的砂量,严格控制单位耗水量、水灰比及含沙量,为预防裂缝问题的发生,可选用热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中掺和适量粉煤灰或矿灰,适当增加引气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阻锈剂、防水剂等原材料,降低水化热,强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2.3 入模施工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入模施工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气候环境变化情况,对于在较高气温下施工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石子温度和搅拌水混,具体可以针对石子进行降温处理。在实际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截面较大,因此在实际混凝土浇筑作业时,一般会采取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同时边浇筑边进行振捣,提升混凝土表面散热性能,以此来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的机率。在气温较低情况下进行混凝土入模浇筑作业时,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如覆盖、电加热和暖棚等,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也可以采取加热的方法来提高温度,实现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有效控制,为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混凝土模板问题

混凝土的模板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规范十分重要,在相关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通过相关模块的架设,对混凝土进行相应的结构约束,由于模板不牢固或者相关模板的支撑架构不牢等问题,引起相关混凝土模板的变形或者沉降,沉降过程当中,混凝土在模板内部可能会密度不均匀,在施工结束之后,受到内部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的情况下,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同时在模板的拆模过程中,如果相关操作不当,同样会引起相关混凝土产生裂缝。

2.5 施工养护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需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通常情况下养护作业时采用薄膜进行覆盖、喷洒养护液及洒水等常用保温和保温的方法,以此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防范。在实际混凝土养护施工时,需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适宜的养护方式,以此来提高养护工作的整体效果。通过科学对混凝土進行养护,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能够符合标准要求,使混凝土水化过程保持正常的状态,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强度。目前混凝土养护施工时,覆盖和洒水是最为常见的养护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在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2.6 加强对钢筋混凝土质量的验收

对于钢筋混凝土的质量验收工作也非常的重要,要保证质量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这样才能真正避免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情况;

2.7 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是直接操作工程施工的人,因此施工团队也应当重视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完整整体的工程管理系统,全方位保障工程质量。

3 结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广泛,但是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影响混凝土结构过程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技术管理措施,旨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施工效率达到一个较高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兴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9(24):85.

[2] 张怀珠.钢筋混凝土反应槽槽体施工技术分析[J].化肥设计,2019,57(06):44-47.

猜你喜欢
钢筋混凝土技术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