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0-09-06 14:12刘温温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措施影响

刘温温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欲望。人们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大力建造水利工程,当然,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水利工程无可厚非,它可以对水利水电做出很好的规划,提升我们目前的技术条件,有利于人们使用更好的水利设备。但是,在发展水利工程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破坏的现象,人们无节制的开发水利水电,生态环境严重受到污染,不仅污染了河流,也导致水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干净的水下环境,更严重的是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 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208-01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以合理分配水资源,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以便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满足人们对水电资源的高需求,对于保障农业用水,及时灌溉农田具有重要的作用。再者水利水电工程还可以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对于维持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如今水利水电工程也逐渐成为了著名的风景区,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 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河流环境

自然环境就是生物之间处于自由的状态,自生自灭的发展模式,他们的生活不需要人为的干涉可以生存的更长久。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开始建筑水利工程建设,势必利用水资源来打造工程项目。渐渐的生态系统参与了人的干涉,慢慢会失去自身的生态平衡功能,一些堆积的泥沙也慢慢上浮,漂浮在河流表层,水下植物遭到破坏,泥沙缺少植物的破坏大量上涌,给水下动物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淤泥融化在纯净的水中,污染了水源,水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久而久之,拥挤的泥沙会排放到岸边,对人们的居住地产生极大的影响,河流水变的混浊,影响了人们的饮水问题。

2.2 带来的事故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因需挖掘土壤,留出大面积的土地供水利工程开发,久而久之,地表破裂,土质疏松,很容易引发泥石流。危险着人们自身的安全。长期的深度开凿土壤,对地壳产生极大的破坏,各个地板开始分裂散开,会导致地震的爆发,地震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人们交通会受到阻碍,由于大量的水资源的涌出,会浮现在地面表层,路面形成坑坑洼洼的小溪,路上泥泞难以行走,导致交通事故的频发。

2.3 对植物产生破坏

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站用大量的土地,而这些土地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植物长时间的扎根在这里,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它们一旦离开了这里就很快枯萎。植物的作用对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它们具有调节着生态环境的功能,能够防止荒漠化的发生,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是因大量的开发,植物已经丧失了自身的功能,导致植物大面积死亡的结果。植物的数量在开发的过程中消失的极快,土地也丧失了它的部分功能,对植物产生极大的破坏。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开展水利水电工程,使得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的变化,会对原先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要依据施工区域内的具体情况,采取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法,将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在评价水利水电工程是否达到建设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以下就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3.1 建立起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施工单位要意识到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的真正意义,始终将环境保护问题当做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要从多方面深刻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在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阶段给予有效控制。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将环境效益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从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做起,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使其能够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之中。

3.2 建立起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地质状况等进行充分了解,评价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要制定出完善的水土保持方案,通过修订相关法律规范,使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更为科学,将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3.3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增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将生态保护因素列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综合考虑范畴之内,科学规划和设计水利水电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加強对生态保护的意识,最大程度地避免由于施工造成水体污染,进而造成航道阻塞等问题。除此之外,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的宣传工作。通过积极的宣传来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问题。

3.4 加快建设生态补偿机制

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补偿机制还比较缺乏。所谓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在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遵循“谁破坏、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和建设。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法治补偿机制,通过制度来弥补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天然弊端。例如,在生态补偿机制中,可以通过法律约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者与管理者必须定期实施增值放流等生态补偿措施,以不断协调和促进生态和人类环境的融合,遏制生物资源的衰竭。

结语:由于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式的发展过程中,对各类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坚持生态环境理念,对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对其加以严格控制,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平衡。要从水利工程前期规划入手,采取科学环保的建设理念设计水利工程建设方式,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的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咏晶.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9(6):127.

[2] 熊昱春,黄忠.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3):168.

[3] 王彦斌.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策略探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9):1.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措施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