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地区乡土地理资源”考察实践活动设计

2020-09-06 14:12查燕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家乡活动学生

查燕

摘 要: 针对目前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得以改造升级,城郊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以及湘教版教材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农业”相关活动教学要求,设计了“老厂地区乡土地理资源”考察实践活动。

关键词: 乡土地理;地理考察;休闲农业;地理实践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244-02

[活动背景]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推进生产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强化农村原生态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乡村建设目标从“富裕乡村”走向“美丽乡村”,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本土文化特色的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随着国家富强,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档次升级、方式转变,城乡居民对近郊休闲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休闲观光农业蔚然成风,为乡村经济发展添彩。新农业发展的问题调查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教材活动]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中国的南方有甲、乙两个村庄,家家户户都有在自己房前屋后的山坡上种植李树的传统,两村农田普遍种植油菜。

甲村利用油菜、李树花期相近的特点,积极发展观光农业。3月份,油菜花、李花次第开放,金黄的油菜花胜似“金海”,雪白的李花宛若“雪山”,两者交相辉映,形成“金海雪山”壮丽景观;7月份,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沉甸甸的甜脆李子挂满枝头。甲村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景赏花、摘果品果,“农家乐”生意火爆,农产品一直畅销。

乙村则通过出售菜籽油和鲜李来赚取收入,有的年份还会遭遇农产品滞销积压的尴尬。

(1)为什么甲村的经济效益会显著好于乙村?

(2)议一议,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重要的启示?

[学情分析]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地带,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对农业比较了解,有一定的农村生活经验,对自己家乡的发展现状等问题也比较关心,利于学生走出课堂迈向田野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也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水平来看,八年级学生通过自然、人文地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对周围的环境有了从地理角度的认知与思考。萌芽出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促进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亲自体验、调查访问等探索自然环境,关注真实的社会民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办法、得出结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探究身边的地理知识,形成地理学科素养。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在考察实践活动中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地理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观察石灰岩,认识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思考形成过程,了解家乡岩溶生态环境的脆弱,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树立保护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通过调查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乡村经济环境,确立合理利用家乡自然环境资源的意识,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

4.通过调查家乡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理解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家国情怀。

[活动过程]

根据学生自愿组队的原则下,教师进行协调。每班分6个小组,每小组6-8人。推选小组长,组长责任制,指定摄影、采集、活动记录员等各司其责。活动前各小组搜集活动区域即老厂地区的相关地理知识。携带笔、研学旅行记录本、智能手机、地质锤、小刀等用具;以小组团队为单位活动,小组合理分工提高探究效率。

活动一:老龙洞喀斯特地貌

1.神奇老龙洞

老厂地区石灰岩山体广布,由于上个世纪5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不合理开采,部分山体遗留中断开采的痕迹,岩石裸露、矿坑遗弃,很容易观察岩体层理构造。

老龙洞是距主城区最近的天然溶洞,洞深1379米,分上、中、下三个洞穴,清泉穿流,经年不歇。洞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浑然天成了栈道飞瀑、庄子说书、八仙台、鹰龟石盘等多处美轮美奂的景致,令游人叹为观止。游人置身洞中,或小径徒步览胜,或碧波荡舟观景,或地腹漂流寻欢,或龙宫探险激趣,惬意休闲,别有洞天。

2.考察任务

①前往老龙洞的途中远观石灰岩山体,识别喀斯特地貌,思考形成过程。

②近观石灰岩,小组代表采集石灰岩标本,填表总结石灰岩特征。

③思考拉法基水泥厂曾经选址老龙洞附近的原因,以及近年为什么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況下却被政府关停。

④进入老龙洞内部,认识溶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等碳酸钙沉积物。分析其形成过程,感受景观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活动二:老厂山地丘陵地貌

1.壹华里山地林海观景区

南山风景区面积250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70%。壹华里景区入口位于老厂黄沙坎附近,景区内高差约150米,苍山翠岭、奇石险崖,是鸟瞰重庆风景极佳观赏点。九街壹华里街面长约500米,以巴渝特色的民居商业院落建筑形态为主,前店后坊、街巷纵横,院落晒坝、粉墙黛瓦。重庆首个非遗市集,传统手工美食与传统文化融合,极具民俗特色。

2.考察任务

①登山观察南山的植被,认识亚热带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思考自然环境与植被的关系。

②南瞰老厂地区低山丘陵地貌,感受山区丘陵地形的基本特征;登顶北眺主城风光,远观长江上游流向等河流特征。分析河流、地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理解聚落的发展过程。

③利用手机软件获取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实景判读山顶、山脊、山谷、陡缓坡等山体部位,分析老厂地区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以及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④游览九街壹华里,观古镇风貌、品巴渝美食、体巴渝文化。思考建筑、美食文化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活动三:老厂休闲农业——林中吃火锅,悠然见南山

1.陆派火锅——前世今生

“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知。”老厂迤逦群山中,曾是渝黔盐茶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自唐宋至明清,数不清的马帮人在此歇脚打尖,取井水加香辛料熬制汤底,涮煮从附近屠场收来的下水和着山间野菜,围坐烫食。这种饮食方式逐渐在马帮和老厂地区流行起来,经数代人的推崇、传承和创新。巴渝特色的饮食文化——“陆派火锅”声名鹊起。

陆派火锅采用新鲜原生态食材在山林中享美食,把“色、香、味、景”融到极致。经政府打造,现在老厂黄金公路上发展了30多家匠心独具、享誉重庆的火锅店面,日接待能力达两三万人次。

2.考察任务

①了解老厂盐茶古道的背景、路线、历史作用等,探访马帮古道遗迹。思考为何盛极一时的古驿站逐渐走到了今天的没落,如何从沉寂走向喧嚣。

②查访老厂火锅的特色,分小组走进鲜龙井、巴倒烫火锅店分析他们吸引顾客的经营特色和就餐环境与老厂地区自然环境的联系。

③调查老厂火锅一条街的规模和发展现状,分析休闲农业的前景。

④分小组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体验田间除草、挖菜、采摘、饲养家禽等农事活动。亲近自然回归淳朴农耕生活,享受悠闲宁静的乡土情趣。

[课堂评价]

先组内讨论交流,得出初步结论,由各小组长上台展示本组这次考察实践活动中的过程与成果;然后组间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将实践活动中的过程和初步形成的成果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教师把控全局,汇总考察活动的成果,评判成绩,全班公示并褒奖绩优小组和个人。教师小结此次考察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及针对不足采取的改进措施;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老厂地区乡村农业的发展要结合老厂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利用靠近主城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乡村政策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档升级,整体布局,统一规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魅力乡村。

[活动拓展]

通过对老厂地区乡土地理考察,相信大家对老厂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乡村振兴如何兼顾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让家乡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村更美、家更富。同学们将来是家乡建设发展的生力军,为家乡的发展绘制蓝图。

①创意设计——绘制老厂地区景观与美食地图,宣传家乡休闲农业。

②我爱家乡——建设美丽乡村,关于家乡休闲农业的提档升级请你建言献策。

③展望未来——南岸区政府计划将老厂火锅一条街打造成占地1000余亩,全国首屈一指的火锅小镇。请你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规划与建议。

[教学反思]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对人地关系状态进行分析、理解和感悟的能力。更好地学习地理必须结合日常生活,通过走向大自然的真情实景去感受地理之美。

选择在學校附近的老厂地区的考察,增加了地理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响应了学校“搞好初高中衔接,开展实践活动”的号召。引导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家乡建设发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建设家乡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存在农村学校地理师资不足、组织难度大、没有专门定点的考察实践基地、考察项目选择难、外出安全问题难以把控、时间和效果不确定等因素,如何更好地开展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刘祖辉.“农村土地闲置问题调查”实践活动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9):67-68.

猜你喜欢
家乡活动学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赶不走的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生写话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