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培养学生自学及创新能力

2020-09-06 14:12刘瑞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引导自学

刘瑞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性活动。他主张:教师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仓库加以清点,回顾。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这一观点的核心就是要把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主动性得到发展。因此说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引导;自主探索;培养;自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255-01

1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过程中。所以在教学中应体现这样一个主导思想,即在教师引导下,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让学生独立完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避免所有的内容都当新知识讲,并在他们独立探求知识过程中,辅之教师的点拨、讲评,同学之间的议论、交流,从而深化理解新知识,掌握学习规律,达到弄懂弄通的目的。

1.1 精心编拟自学提纲,自学提纲是学生思维的指路灯,也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时时抓住教材的难点和关键,按照知识的发生、发展脉络有计划地编拟自学提纲,起到创新思维的导向作用。然后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把自己学懂得知识讲给同学听,加深了对知識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出示自学提纲,即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又有利于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达到:“自求,自得”的效果。

1.2 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一般来说,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和综合,教学中巧用迁移规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在新知识的发生点设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利用新旧知识之间联系抓住新知识点设疑,使学生感到高而可攀,思有所源,学而所乐。

1.3 指导学生尝试、适度点拨。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大胆尝试,去研究、去创造,这样就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也遵循了:“敢放。善导、有度”的原则。同时加强对学生自学方法指导。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很多,如: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导学案的预习,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可以节省课堂上的时间,但老师一定要对预习的情况有所反馈;导学案的预习一定要充分:力争自己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用红笔标出不明白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对学生自学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或者通过查工具书进行解决,解决不了的,师生一起完成。目的是使一些浅显的问题得到及时地解决,为继续学习扫除障碍,这时侯教师应在适当讲解,引导学生释疑、探索、归纳和总结。总之在自学基础上使知识得以系统,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探讨意识和创新意识。

2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通过生动的实践发展自己的认识结构。

(1)加强直观教学,把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思维从动作开始,学生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在创造学生动手机会,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识,发展思维。

(2)指导学生讲题说理,把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抽象、慨括,又借助语言对人们思维进行调解,使思维逐步完善。因此,发展学生思维,必须相应地发展学生语言。

3 实施开放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主要是指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与一般人相异的心理特征。如自信心强,独立性强、敢于冒险,有理想有抱负,不轻信他人意见,喜欢求异,意志顽强,等等。传统教学对待学生的评价往往更注重学生听不听话,会不会做题目,能不能考高分。这样的评价模式因为只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标准单一化,所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因此,我们应构建开放式的教学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学生会不会提问;会不会思考;会不会表达;会不会搜集处理信息:会不会与人合作;会不会动手操作等。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于学习积极性高的同学,可以用“你学得真积极”,“你学得真好”等语言激励他们。对于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他们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不能嘲笑,而应该鼓励他们,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克服困难的意志。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新世纪人才需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不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使学法指导和教法改革结合起来,切实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按照学生自学方法认真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即以学法定教法,从而做到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更使学生会学。从而培养学生自学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包芳.“小小老师来上课”自主学习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9(08):174-175.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引导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