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两拳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2020-09-06 14:12薛素玲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薛素玲

摘 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的重要指示精神,登封市和温县作为太极拳和少林拳的发源地,同处于郑州大都市区建设范围内,“两拳融和”是推动郑焦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推动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为焦作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奠定坚实基础、构筑新的优势。

关键词: 两拳融合;两拳+;郑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258-02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是深刻把握和运用城市化和城市空间布局规律,对优化我国未来城镇体系战略格局作出的重大判断和战略导向。

焦作市根据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目标,积极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对接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战略规划,全方位推进郑焦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焦作市积极谋划实施“两山两拳”(云台山、嵩山,太极拳、少林拳)战略,为进一步打造“一帶一路”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着力加强太极文化、禅武文化的相互借鉴、密切交流、共同促进、深度融合,是打造世界级中国功夫交流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是推动郑焦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推动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1 “两拳”融合的重大意义

太极拳和少林拳是我国传统武术宝库中两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以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和“中国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两大品牌的积极引领和大力推广下,“两拳”不仅在国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两拳”已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习练者众多,有的甚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拜师学艺。

“两拳”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化成果,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两拳”既有很强的武术搏击和实战价值,也是一项很好的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同时又富含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武德,兴武强身”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仍能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展现了“两拳”的独特魅力和自身价值。温县和登封市分别是太极拳和少林拳的发源地,共处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圈,如能抓住机遇,顺应大势,积极推动“两拳”紧握、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必将在中国文化旅游事业的舞台上打出一片新天地。

郑州、焦作隔黄河相望,一衣带水、一脉相连,融合发展势不可挡。焦作应进一步把文化和旅游合作发展作为双城融合突破口,打造“云台山—嘉应观—陈家沟—少林寺”区域产业融合发展走廊,做强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两大产业,切实深化“两拳”战略内容,构建联动发展体系,形成“两拳”优势互补、同频共振、抱团发展,步入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融合发展阶段。

2 实施“两拳”融合的战略思路

2.1 加强战略沟通,强化赛节合作。近年来,“两拳”在当地政府大力推动下,通过办赛办节,不断扩大影响力,古老的拳种焕发出新的旺盛生命力。今后,焦作市应指导、推动温县主动与登封就“两拳”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保持顶层设计和策划的密切交流,在营销、赛事等方面全面协调,全方位合作,利用好“一赛一节”等传统赛事活动,积极承接国内外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等各类赛事,开发好“功守道”等新型赛事活动,共同举办国际太极+少林拳论坛、国际太极文化周等活动,扩大中国功夫的国际影响力,打造“焦作太极圣地·登封少林禅寺”“中国功夫寻源”等区域功夫旅游板块。

2.2 深挖文化内涵,发扬光大“两拳”。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太极拳不仅内涵丰富,健身益智,动作优美,而且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太极拳是技术,更是艺术,它不仅训练拳脚功夫,还能陶情益智;不仅“以智胜力”,更能修养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太极拳在技击上反对大力欺小力,不主张硬拼硬斗的力胜,而强调运用智慧与灵巧。由于太极拳自身散发的无穷魅力,吸引了全世界超过2.5亿的人练习太极拳!

少林拳据记载最初见于《旧唐书·稠禅师传》,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形成体系完整、套路精湛的武术流派。其历史悠久,流传千年,功夫过硬,攻防严密,具有健身、防身作用,有“少林武术甲天下”之称。少林武术是在少林寺独特的禅宗文化体系氛围中诞生的,它以武术为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少林禅宗佛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少林武术“禅武合一”的独特文化形态。近年来,随着多部少林武术影视作品的面世以及国际化的宣传,使得少林武术名扬天下,在全世界武术爱好者的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世界,少林武术已然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的“代表符号”和“金字招牌”。通过对“两拳”文化的深入研究,建设“太极+少林”文化展馆、名家殿堂、健身场馆等平台设施,为游客提供一流的学习太极拳和少林拳的体验、健身和交流场所。另外,开发太极、少林文化衍生产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动漫、游戏等现代传媒手段和娱乐方式,全文位、多层次构建一条跨市域的“中国功夫”文化走廊,积极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两拳”文化品牌。

2.3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施“两拳+康养”工程。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为更好地工作、生活,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问题,锻炼、健康、养生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新时尚。焦作应抓住机遇,顺应潮流,充公发挥太极拳的康养功效,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龙头企业建设康养基地,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和健康保健等产业,建设太极养生、太极医疗康复、太极禅养等特色康养服务机构和度假养生基地,打造太极养生保健产业链。依托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太极文化研究院等,以太极养神为中心,创新发展康养太极拳,对不同疾病量身定制差异化、精准化、品质化的康养方案,大力开展太极拳普及推广活动,形成“共练太极、共享健康”的生活新理念,使之深入人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和新的时尚追求;依托太极与“四大怀药”养生功能,深入挖掘“食养”资源;依托神农小镇和怀府古城,打造怀药文化中心。做大做强森林康养、田园休闲康养、宗教文化康养等。

2.4 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实施“两拳+培训”工程。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依托,加快推进河南太极拳学院建设,推动“两拳”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传承和推广,打造全球“两拳”文化国际交流、传播基地。目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已有登封和温县两个校区,拥有多年的办学经验,优质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已成为少林拳、太极拳传承、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为“两拳”深度融合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今后还可以吸收郑州和焦作两地更多的高校加入到宣传推广“两拳”文化的队伍中。近些年来,焦作大学一直探索太极拳+各专业,将太极拳融入到各个专业的发展中,同时将太极拳作为一门必修课,毕业后的每位同学都是一粒“太极种子”,将太极拳传播到全国各地。另外,还要大力推广太极拳和少林拳功夫培训、健身和保健培训,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性支持,鼓励设立名家工作室,支持名家回乡设立培训机构,最大程度地发挥名家的“头雁”效应,进一步扩大“两拳”文化的影响力。

2.5 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打造世界级中国功夫交流示范区。建立政府牵头、企业参与、专家组成的“两拳”融合发展研究机构,加强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机制创新,认真总结近年来举办“一赛一节”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找准影响“两拳”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高规格、高标准发展规划,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路径。继续坚定不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联动太极拳、少林拳两大中原文化品牌,协同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海内外交流宣传营销,促进跨区域产品组合,建设文化传承、国际交往、教育传播等高端功能平台,彰显华夏功夫文化主题特色,塑造具有全国知名度和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功夫研修之旅”国际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世界级中国功夫交流示范区。

当前,在全面推进郑焦一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两拳”强强联手、深度融合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已正式将郑焦融合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赋予焦作为郑州大都市区门户城市的新定位。焦作把文化和旅游合作发展作为双城融合突破口,高标准推进“两拳融合”发展战略,为焦作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奠定坚实基础、构筑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