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

2020-09-06 14:12李毅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通风煤矿

李毅

摘 要: 为了自身利益非法开采煤矿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引发一系列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问题,主要包括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必须高度重视地质灾害,在严格监测的基础上有效预防。

关键词: 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270-01

引言:中国的煤矿开采总量丰富,产量巨大。但是,我国煤矿图不仅技术设备和方法有所下降,监管制度和制度也存在重大缺陷。煤矿资源的巨大需求使得我国煤矿资源的开发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由于方法和技术的挫折,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经济和人身安全。这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执行现实所需的措施和手段。

1 煤矿地质灾害的表现

煤矿的地质灾害通常是山体滑坡、塌方、地表水土流失等煤矿开采现象造成的现象。其中有些灾害是自然的,但也有很多。煤矿开采中常见的是抽取和排放地下水,这可能导致矿产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也是煤矿的一种形式。一方面,位置周围的表面受到严重污染。另一方面,煤矸石中的有害元素可能随着降水的增加而进入地表,从而污染地下水,煤矿的地质灾害有不同的形式和表现形式,有严重的后果。

2 煤矿地质灾害特征

分析煤矿地质灾害时,应观察到相关理论研究中明确要求的各种特征,煤矿地质灾害分类中,时段主要可以作为基础。

2.1 矿井突水。煤层开采破坏了地下水结构的总体平衡,导致地下水结构失衡,造成结构稳定,引发了矿产水事故,矿井掘进肯定会影响正常的矿山。矿井突水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水量大,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和经济破坏,矿井突水现已成为矿物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自然发火。碳排放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演变成阻碍开采的重大地质灾害。一般来说,煤矿、岩石、空气和水的温度高于煤矿燃烧本身之前的正常值,小巷具有煤油、汽油、松油和焦油砂的特点。此外,煤自燃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煤的促进是自燃的,并以破碎形式汇总。当状态按一定强度时可能会发生自燃;第二,持续通风和氧气是煤自燃的先决条件,只有氧气风吹到煤上才能保持自燃的过程。第三,氧气和热量。燃煤需要可持续的氧气和热量。

2.3 瓦斯突出。开采前,矿井中所含气体始终是自由的,封闭在煤面或煤层之间的距离内,相对稳定。当煤炭开采作业后,矿物和邻近地区的区域紧张局势受到严重影响,气体分配的平衡力受到影响,气体相对稳定性将发生变化。最初,气体是在煤层或煤上附着的气体之间的空隙中释放出来的,但后来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的本性。

2.4 顶板压力。随着煤层开采的增加,岩层原有应力平衡被破坏,导致岩层裂缝、裂缝或变形,从而在上部板上方形成了临时平衡的岩层。当工作面回采时,需要移动支架。在这种情况下,岩石松动圈的区域会增大,从而进一步增加支架的应力。直到采石场延伸到一定程度,采空区在几秒钟内倒塌,导致事故发生。

3 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 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煤矿地质灾害的计划。虽然煤矿的地质灾害并非不可避免,但与煤矿开采有关的地质灾害的大部分原因应得到适当控制和避免。第一,必须制定煤矿地区减灾综合计划,改变煤矿开采和管理中与商品有关的废物模式,制定科学严格的采购制度和劳动标准。提高煤矿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环境意识和地质灾害预防,引进广泛的煤矿输送方法,更新煤矿管理理念。开采前必须制定相应的地质减灾计划,有关施工人员必须做好煤矿测绘地质问题的预防准备,科学运用采矿方法,全面实施煤矿开发各个领域的科学管理工具;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煤矿管理,不断规范煤矿开发,使科学合理的开采能够改善地质平衡,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2 不断加强管理工作。从煤矿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相关管理任务需要不断加强,以确保纪律和系统管理。此外,必须加强对煤矿开采生产活动的监督,以防止煤矿开采出现违规现象。定期开展生产人员接受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培训,有助于有效提高煤礦作业的安全性,是有效增加参与生产经理人数的重要手段。具体监管机构是煤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其主要职责是规范和控制招聘人员的技术经营。

3.3 全面掌握地质情况。相关部门在制定应急预案前,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地质情况。地壳结构运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露天矿区的地壳结构,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地壳运动特征。在此背景下,煤矿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能够满足科学合理的要求,主要是在有效防灾的基础上,将灾害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4 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为了有效降低真实意义上的瓦斯浓度,必须积极构建良好的通风系统。在通风系统的规范建设过程中,煤矿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通风系统建设。首先,科学合理地选择通风设备和通风设施,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煤矿企业必须不断加大对上述工作的投入。其次,通风系统应定期检修和维护,如果出现问题,必须保证及时处理,这是有效延长通风系统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3.5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改善煤矿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为了减少和预防煤矿的发生,有关部委和燃煤电厂应定期举办关于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的培训会议和讲座,通过案例研究提高矿工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以提高矿工的心理性质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输送者必须提高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近年来,煤矿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从而严重损害了资源和环境,煤矿促进者应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系统,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积极恢复煤矿开采系统,通过应用广泛的科学有效的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建设微生物群落、大量植物和树木。

结束语:在地质灾害的情况下,煤矿地质灾害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其破坏力较大,也可以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出现。煤矿发生地质灾害时,要客观合理地采取行动,运用科学措施有效应对煤矿地质灾害,促进煤矿开发的顺利发展,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董静宇.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7(11).

[2] 姚义堂.地质灾害在煤矿的防治方法[J].矿业装备.2018(01).

[3] 阎伟.董家沟煤矿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J].江西煤矿科技.2018(04).

[4] 贾盼雷.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探究[J].石化技术.2019(03).

[5] 段俊杰.古交市采煤地质灾害特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6] 杨毅君.煤矿地质灾害分析及防治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7(11).

猜你喜欢
通风煤矿
烧炉取暖要注意通风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浅圆仓智能通风系统在冬季通风中的应用分析
立筒仓通风效果的探索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