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研究

2020-09-06 14:12徐敬一胡月达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理论研究四力

徐敬一 胡月达

摘 要: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新闻舆论工作是引导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对整个新闻舆论战线提出了殷切希望,为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关键词: “四力”;新闻工作者;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276-01

2019年10月,秦皇岛日报社和电视台联合采写我市驻操营镇龙泉庄村党支部书记温守文的典型事迹。记者见了面之后,发现温守文一支袖筒是空的,心里霎时涌动一股“悲凉的情绪”,不敢再多看一眼那支“空胳膊”,油然而生的“怜悯之情”涌上心頭......但是,在交谈中,“悲凉、怜悯”的情绪渐渐地烟消云散了。因为,温守文坚强的性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他人生境界、理想抱负、基层共产党人的情怀与业绩,深深地感动并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温守文虽然失去一只胳膊,但他不是残疾人,他是强者,他是有大智慧的汉子!座谈两个多小时之后,记者决意留在温守文家随便吃了过水小米粥之后就到村庄里和河边、板栗坡、养殖场“采风”,边走边谈,畅所欲言;晚上,就住在了温书记家里,又谈了很多。

“站在高山看世界,脚踏实地建家园。”“人均板栗两千棵,住进楼房开轿车。”温守文提出的龙泉庄村发展目标在当时看来,没有几个人会相信,说那是在做梦,然而几年后就全部实现了,温守文也因此被河北省委授予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多次被县、市、省评为“农村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等。

采访温守文之后,记者写了一篇温守文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写了两篇龙泉庄村因地制宜发展板栗、养殖产业的新闻稿件,还写了一篇《村官的责任意识》言论。一次采访,写出五篇文稿,凭什么?仔细想一想,是与“四力”有密切关联。新闻工作者需要加强“四力”能力建设,以更加直观的新闻表现形式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温润人的心灵,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1 练脚力,就是要善于探索

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了追寻真实,都付出过巨大努力。明知蜀道难于上青天,却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李白;穷尽一生,用生命记录地貌环境,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的徐霞客;不畏生死,西行求法,普度众生的玄奘。他们用坚毅克服磨难,用生命诠释道义,用脚步踏寻真谛。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曾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也曾说过:“力行而后知之真”。作为新闻工作者而言,更要学习这样的精神,走出书斋,走出生活和艺术的舒适小巢,通向人民生活的广袤大地,通向浩瀚的人心,通向对时代和生活第一手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到基层去、到现场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正所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脚力足了,才能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出精品。

2 练眼力,就是要善于发现

“眼力”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时对问题的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观察蚯蚓的分布,最终推论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观察苹果的掉落,最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清晰的“眼力”同样必不可少。这个眼力不是视力,更不是看风景,而是“观云识天”,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沙里淘金、吹糠见米的能力。新闻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和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路遥《平凡的世界》正是记录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表现了奋斗进取的时代精神,从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成为一部不平凡的作品。眼力明了,才能有广阔深邃的视野,捕捉到新时代前行的万千气象,创作出有格局、史诗性的新闻精品。

3 练脑力,就是要善于思考

思想性代表着对生活的独特看法、认识和观念,也体现为一个创作者的主体建构。因此,要善于思考,提升思想能力,提高创新能力,“跳出庐山看庐山”。延安时期,毛主席为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机关报《新中华报》题词,只有两个字:多想。“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新闻工作者要跟上时代、把握时代、融入时代,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新闻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的结合、内容和形式的融合,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新闻工作者要在思考中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提高原创力,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脑力活了,才能赋予作品与时俱进的品质,增强作品的穿透力、感染力,让新闻重回时代的思想前沿。

4 练笔力,就是要善于表达

要增强文学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必须在笔力上下功夫,而增强笔力的关键在于“言由心生”,用所经、所感、所思获得精当的语言、形式和形象,抒发朴素真挚的情感,传递打动人的正能量。好笔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新闻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路遥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新闻工作者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不放弃“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要勤于学习,广泛积累知识,做到心中有墨、胸有成竹。要勤加练习,多写多练,以钉钉子精神,刻苦钻研。笔力强了,才能获得感染人、感动人的强大艺术魅力,使新闻工作更有凝聚力、引领力和感召力。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努力创作出一批反映伟大时代、反映火热生活、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闻精品佳作。

参考文献

[1] 沈天红.践行“四力”做新时期合格的新闻工作者[J].声屏世界,2018,440(12):56-57.

猜你喜欢
新闻工作者理论研究四力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扩大视野 更新知识
新闻控制、采编话语权与报道影响力分析
论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的三个维度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新闻工作者要潜心践行“实事求是”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