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产业再思考

2020-09-06 13:44肖勇邹力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肖勇 邹力

摘  要:2019年的科技圈,最火概念之一就是“中台”,各行各业对于中台都进行了定义,更有阿里、腾讯、华为诸多行业头部企业带动了对中台落地实践的探索热潮,那么媒体行业的中台是什么样的?媒体行业如何通过中台C位出道引领技术变革?本文通过对媒体行业的发展历程,IT系统现状以及当前遇到的瓶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媒体行业中台定义,并进一步对其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媒体行业中台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媒体融合;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媒体中台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著录格式:肖勇,邹力.传媒产业再思考——媒体行业中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传媒科技,2020,04(04):16-18.

1.为什么建媒体中台?

从产品视角来分析,媒体行业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有网站、客户端等新媒体产品,以及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产品,这些媒体产品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都曾经“各领风骚数十年”,它们的呈现传播方式不同,建设的时代不同,建设的目标不同,技术体系也不一样,就导致了建设重复浪费、各应用系统、发布渠道各自为政、各系统数据难以融会贯通。

从数据视角来分析,企业最初数据量少、结构单一的时候,用MySQL这样的结构化数据库就够了;再后来数据量越来越多、业务系统越来越复杂,就需要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来管理数据资产,且由于各个系统之间的割裂、隔离、不贯通,数据标准不规范,数据计算很拥挤;数据来源多且杂,存储数据有冗余;数据建设重复多,数据质量无保证,数据不能有效利用,无法响应快速的业务迭代创新。

从用户视角来分析,这种简单相加的全媒体融合模式,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从高管团队的角度来看:各个系统独立运营,指标无法共享,无法窥探运营的全貌;而对业务团队而言:系统的信息孤岛,数据共享难,无法进行业务融合;再看看运营团队:系统之间的不贯通,无法为营销体系提供支撑;对技术团队来说:系统独立,技术体系不一致,技术创新难,无法通过技术推动业务创新。

而媒体单位在进行新业务需求规划的是都会这样的感觉,这个功能有,那个数据有,但仔细分析了以后,由于各种限制好像还用不了。最后没办法,不得不建设一个新的系统。就这样在媒体相加的模式下越走越远,越远越难以回头。

正因如此,催生了媒体中台的产生,而媒体中台的产生,并非为了追随当前IT建设的风口,而是因为随着媒体业务高速发展,尤其是媒体融合已经下沉到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深水区、终端用户需求不断膨胀的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需要被解决。通过媒体中台的建设,能够向前赋能业务,又快又轻进行创新,向后沉淀数据,做厚做强业务支撑,通过媒体中台架构将“数据能力下沉、业务应用上浮”,打造“大中台、小前台”的技术布局,形成可持续的媒体产品运营平台。

2.如何定义媒体中台?

专业地讲,我们通常会把中台看成是介于前台和后台中间的转换场,更多沉淀的是前台碎片化、场景化的应用。这些应用里面会存在通用的能力,简单概括就是把各个应用系统的能力、通用的服务放到一个共享平台上为个应用系统服务。

白话地说,中台呢就是共享,把一切重复的东西解决一次,将多个项目中通用的功能从前台和后台中剥离出来,然后分享给其他需要重复造轮子的人。

在这里,我们不考虑智能等技术体系的接入,单独对媒体的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进行定义。

业务中台:业务中台数据化,记录所有活动数据。提供无数碎片化的、场景化的前台业务应用,如策划、采编、发布、绩效等,做到开箱即用,为业务战场提供灵活的应用组件,随意组合,创新迭代,可以通过中心的形式存在,如稿件中心、策划中心等。

数据中台:数据中台业务化,链接所有数据,赋能业务。提供数据治理及分析能力,以及数据建模工具,帮助从数据中学习改进运营方式,调整战略方向,为业务战场提供了策略支撑、运营建议、精准营销的能力。

3.媒体中台怎么建?

以数据中台为例,将数据与业务强关联,形成业务数据汇聚及沉淀,构建数据的融合、融通、融智的媒体数据链,让高管团队能够完整、快速发现生产经营的问题,通过数据手段指导经营决策;让业务团队、运营团队、技术团队以数据和运营为核心,成为组织中最了解数据的团队、通过数据识别新的业务模式,赋能创新。数据中台框架如下图所示:

3.1数据分层次

以操作过程数据建设垂直数据中心,以业务板块+业务过程+分析维度构建全域数据中心,以媒体业务为架构构建萃取数据中心。

3.2维度建模型

以生产效率提升、分析決策的需求为出发点,建设媒体维度模型,更快速地完成业务分析及产品创新。

3.3平台理资产

实现数据链路可查询、可追踪、可溯源能力;数据存放生命周期能力,凭借平台化思路构建可管控的数据运营能力。

3.4规则保质量

技术内核工具化,配套系列能力,赋能数据标准化,涵盖数据规划-数据引入-规范定义-数据建模-数据外部关联-数据资产沉淀-数据服务生成整个闭环链条,保证数据质量。

3.5数据全触点

盘点报纸、电视台、网站、客户端、社交媒体平台、运营平台的所有触点数据,建立内容-内容|内容与产品|人-内容|人-产品的数据连接萃取管理体系。

3.6服务全链路

全面支撑新闻策划、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分析、运营的闭环全链路建设,打造开放的数据生态,构建完整的智媒体数据链。

那数据中台如何在媒体生产过程中应用呢,首先建设统一数据资产中心,作为数据存储、分析的基础。同时制定数据标准,将各个业务系统如采编系统、发布系统、用户系统等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加工并入库,并通过资源目录为数据需求方提供检索、消费的能力。

另外数据中台提供数据分析建模的工具,初级的数据服务无法满足需求方使用的时候,可以利用數据中台提供的能力进行数据建模,模型构建的原则是以业务板块+业务过程+分析维度进行数据的萃取,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数据模型、数据服务会不断的沉淀在整个的数据中台,形成数据资产,为业务赋能。

4.媒体中台如何设施?

那么中台到底如何实施呢?是将原来的系统全部废弃吗?当然不是,从中台的建设角度来看,分为3个步骤来实施,第一阶段,系统覆盖阶段,首先搭建基础的平台,这个平台需要在技术层面提供基础的能力支撑,其次填补上应用的空白,如视频智能化处理、内容智能检查等媒体单位还没有建设的内容。最后整合现行的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应用在业务层面的全覆盖;第二阶段,系统整合阶段,我们要把各个业务系统中共性的应用逐渐地剥离出来,沉淀出具有公共的、独立的,原子属性的业务单元,放到平台上。即使某个业务流程随着生命周期的终结被废弃掉,但这个业务将积累下来的能力能够继续被其他系统使用,避免重复建设。第三阶段,业务数据整合阶段,这是数据植入业务的关键环节、通过智能手段驱动内容生产,利用数据中台洞察业务,支撑业务的运营和决策,形成业务&数据的双中台闭环。

结语

媒体中台是媒体技术 IT 变革的一个起点,而不应该简单地认为,就是做一个项目,直接采购一个中台,就能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要深刻意识到它是变革的关键,认真去做战略规划,必须思考的问题是,希望中台处理哪些事情,设计中台在现在或者将来能满足多少业务场景?如果将来有新的业务出现,要如何复用?或者说,需要做多大的调整才可以复用,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组建、什么样的平台?

同时中台的建设必须配备相关的组织来进行推进,在中台建设过程中真正困难的是组织上的变革和重构,而这也往往是中台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傅一平.读透《阿里巴巴数据中台实践》,其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EB/OL].与数据同行,2019-08-26.

作者简介:肖勇(1978-),男,辽宁省,媒体中心总经理,研究方向:媒体应用;邹力(1983-),男,黑龙江,媒体行业咨询总监,研究方向:媒体应用。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