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研究

2020-09-07 07:31王冬悦顾虑王馨王冠刘畅
法制与社会 2020年24期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大学生

王冬悦 顾虑 王馨 王冠 刘畅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 大学生 网络诚信

基金项目:2019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立项课题,项目编号:SGZXB201902。

作者简介:王冬悦,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助教;顾虑,本文通讯作者,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E-mail:lgu@suda.edu.cn;王馨、王冠、刘畅,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8.256

一、 前言

2012年,联合国发布了一份题为《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的白皮书,这也预示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由于其存储量大、类型多、速度快、时效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多方领域,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1]。

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的通知中强调,“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和合同的规定,……旨在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20年3月,中国网民的人数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2]。基于目前现状,网络诚信教育已然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报告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其中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19.5%。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开放,追求标新立异,对事物的明辨能力有待加强,同时大学生又处于大数据时代这一多元性和复杂化并存的背景下,其网络诚信现状中暴露出的问题频频发生且不容忽视[3]。

二、 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及常見网络诚信问题分析

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在我国网民成分中占有较大比例,他们普遍将诚实守信等美好风尚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标杆,主动承担起新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所以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情况较好。但是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容易受到消极或者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当处于网络虚拟世界,面对利益等诱惑,不能做出恰当判断和妥善处理[4]。现将常见的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归纳如下:

(一) 网络社交存在不真诚行为

网络社交的定义为人与人通过网络进行的交往交际,是以QQ、微信、微博、抖音、人人、Ins等社交网络平台呈现。在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交这一新媒体社交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高校大学生中深受喜爱。网络社交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由于其虚拟性、开放性、多元化、复杂性等特点,也会对大学生的网络诚信发出挑战。社交行为“网络虚化”的这一现象,使得大学生道德诚信存在一定的弱化,进而出现网络诚信问题。有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交聊天中如实说话的只有15.1%,更有80.3%的学生反馈会偶尔说假话,视情况而定[5]。

因此,出现散播网络谣言、发布虚假信息、转载未经核实言论从而引发网络舆论;部分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打破诚信底线而导致诈骗行为;还有为了发泄一时的不满掀起网络恶搞和网络暴力行为等。

(二) 网络学术存在功利性、学术不端行为

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毕业论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毕业要求,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大四面临就业、考研以及毕业论文本身的压力,毕业论文的纯粹性受到威胁。以安徽省5所高校为例,对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3.4%的高校大学生对“对网上抄袭作业及论文的态度”这一项表示“没有必要严惩”,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学术诚信重视不够、诚信意识有待强化。再加之学生动手能力的缺乏,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查询论文的便捷性,学生倾向在知网、Springer等论文期刊检索平台查询与自己课题相关文献,经过摘抄、拼写、整合成论文,从而提交[6]。此外,由于网络的普及性和代写论文的低成本等特点,学生只需将自己的论文需求发布,然后“枪手”接单,按照要求提交论文。代写论文这一不诚信行为在网络上盛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论文造假。科研成果盗用、科研论文剽窃、论文交易买卖等行为污染了网络学术这一方净土。

(三) 网络服务存在欺诈行为

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2020年3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电商购物作为新的购物方式为网络购物市场提供新的动能。因此,网购逐渐成为一种新型购物方式用于满足了人们日常商品需求。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大多数学生正是利用网购的便捷性,在各种第三方平台上采买。部分学生利用“无理由退换货”这一承诺的“漏洞”,买回产品后再用仿品退货从中牟利[7];部分商家为了销量,买“水军”,雇佣大学生变相刷好评,大学生只需要简单的几步操作:浏览竞品——本店下单——确认收货——好评返现,刷刷手机就可以得到一笔报酬,长此以往,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商家的诚信道德底线均受到严重的冲击。此外,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勤工俭学,他们将电商、微商作为赚钱的平台,开始囤货、代购、转卖。但是经营的商品货源无法保证,很多是“三无产品”,这样的商品通过网络兜售无疑不是对诚信发出的挑战。还有部分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购买超过自身能力承受范围之外的商品,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便开始向第三方平台贷款,在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利滚利,最终背负巨额债款,更有甚者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四) 网络求职存在过包装行为

大数据时代,利用网络求职就业可以缓解就业难等问题,为高校和大学生就业过程提供便利。《中国青年研究》中报道,在求职过程中,利用网络求职招聘的大学生比例高达95.56%,选择网络就业的原因大多是“信息量大、成本低、省时省力、网上提交简历较为便捷”等[8]。但是网络求职中不诚信行为也因此暴露出来,部分大学生为了给自己的简历“增彩”,过分包装获奖经历、个人经历等,伪造荣誉证书和成绩单,经过“润色”后的简历用来求职投递;同一位学生还会根据公司招聘需求,更改出版本不同、经历各异的简历,提供虚假个人信息;少数学生盗用或买卖网络上的“高赞”简历来完善简历信息或者谋取利润。大量的“注水”简历将会影响整体就业大环境。调查显示,谈及与我国网络安全相关的部门,有接近85%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听过;有超过23.5%的学生对“求职中简历是否应该属实”这一选项选择了“不认同”和“不确定”[9]。种种迹象表明,高校大学生网络求职诚信的总体意识不高,不诚信行为时常发生,这也严重影响网络诚信道德和就业公平性。

(五) 网络技术的运用存在不轨行为

网络技术本身是没有好坏的,但是运用网络技术这一环节就会有善恶之分。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自我效能感,但是价值观还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网络安全法律意识淡薄。他们为了展示自己精湛的网络技术,开发各种网络小程序,其中也包括恶意小程序,例如违规发布含有暴力、赌博、现金贷、高仿等小程序,进一步盗取填报人信息,促使用户上当受骗;有的会尝试攻击安全防御性能较低的电脑从而盗取重要资料或者资金。这些不轨行为不仅是个人诚信的缺失,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三、 导致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的原因探究

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层出不穷,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高校大学生本身对网络诚信的不重视性:首先表现在,参加学校开展的网络诚信教育专题讲座或者诚信问卷调查等带有敷衍行为,没有深层次去理解消化;其次,大学生容易受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当面对虚拟网络世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极易诱发不诚信行为,严重者甚至触犯法律。例如,一则“厦门某大学黄某某同学网络诈骗波及百余人”的帖子引发人们热议,经过了解后得知诈骗钱财用来购买奢侈品[10]。

社会监管的不到位性:社会教育是教育的大环境,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提升。而这个所谓的网络“大环境”是由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组成的大熔炉,难免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漏洞出现。其次,由于诚信教育涉及到的领域众多,且出现的诚信新问题各异,相应的配套的法律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在完善过程中的空窗期是较易诱发大学生诚信问题。最后,市场经济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挑战性,当市场经济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后,往往会诱发消极情绪带来负面的影响等[11]。大学生的价值观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失信”现象的影响,逐渐也会迷失自我,不利于个人健康发展。

学校教育的不全面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指出大学的宗旨是弘扬高尚的德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当代大学教育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培养。首先,高校一直提倡诚信教育,但是在网络诚信教育这一块却很少被写入人才培养目标,这在无意识中弱化了学生诚信教育的观念。其次,高校网络诚信教育创新性欠缺且缺少实践支撑。新时代要求大学生要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上提出了“诚信”的要求。但是在高校教育中“践行”二字并没有完全落地,实践与理论存在偏差。此外,高校教育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主,培养其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是在日常课程或者教导中更多采用了“说教式”“填鸭式”“命令式”等不恰当的方式,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参与感。当面临诚信问题时,是非明辨能力不够。最后,教师充当学生的“示范者”,他们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12]。高校教师中大部分师风师德都是比较好的,但是不排除个别教师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出失信行为,从而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庭网络诚信教育的长期缺位性:一方面,家庭教育中过多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把考试成绩看作衡量学生表现的唯一依据。在无形中会给到学生一个暗示,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另一方面,家长的网络诚信体系的构建是不完善的,所以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辅导孩子的诚信教育。另外,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网络诚信教育是由高校来完成的,学生在校理应受到该方面教育,所以家长不用太多过问。长此以往,家庭网络教育的缺失,使得孩子的网络诚信教育不全面。

四、大數据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方法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3]。由此可见,网络诚信教育是符合社会价值观的,同样也是迫切需要的。因此,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互联网+教育”,构建大学生网络诚信防御体系刻不容缓。

大学生自律意识的提高:大数据时代,实现了数据之间的共享与互通,因此,网络的虚拟性并非完全的“不可视化”。高校大学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楚自己的定位,“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圣人也”[14]。

网络诚信教育方面实行社会、高校、家庭三方联动: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校园”和“数字校园”等平台,加强社会-学校-家庭的联系,明确三方职责定位,协同高效地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加大网络诚信的教育力度,给予大学生网络诚信正确的导向指引。高校教育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战场,应该创新网络诚信育人新模式。首先,将网络诚信作为系统的课程体系纳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其次,将思政教育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将网络诚信教育以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寓教于乐;接着,创新课堂教育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诚信教育专场研讨或者微课程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认识;最后,提升高校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素养,做到“身正为范”。

网络安全做到严防死守: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要提出更高要求。在高校中,建立信息安全监测站,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可通过防火墙的加固、信息泄露的监测,网络诈骗的预警、敏感词汇的拦截等防护措施展开。更多的是去“阻止不诚信的发生”而不是“发生以后的警醒”,最大限度减少网络安全引发的高校诚信危机,创建干净的网络环境。

网络诚信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中包含了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建设,要让法律法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国务院先后制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政策性文件,我们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实行相关法律的科普分析,做到法治社会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也伴随着错综复杂的网络诚信法律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认真研究探讨失信行为,从法律的角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的监督评价机制:高校之间可以通过大数据共享,建立学生的网络诚信监督,掌握网络征信的全过程,进而形成大学生网络诚信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中可以根据网络社交、网络服务、高校反馈、他人评价等方面建模,实时更新个人网络诚信后台数据。高校成立专职诚信工作小组,对大学生电子档案进行监测和跟踪,如有必要可以借助专业的第三方平台完成评价反馈。然后将诚信档案和大学生的个人业务挂钩,真正实现监测和预防。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电子档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诚信情况,为社会用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海波.浅析面向在线教育的大数据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2):85-86.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

[3]史蕊.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诚信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7(6):184-185.

[4]范永胜.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30(2):49-50.

[5]吴雪龙.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安徽省5所高校为例[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2(1):57-59.

[6]徐礼生,章志远,陈媛媛,等.大学生毕业论文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规避建议[J].新余学院学报,2017,22(2):138-140.

[7]吴雪龙,陈明华.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及对策探索[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1):120-123.

[8]王萌萌.大学生网络就业前景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7):25-29.

[9]胡燕生.大学生诚信认知行为调查分析——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2(2):144-149.

[10]張夕.厦门一大学生网络诈骗波及百余人[DB/OL].北青网,2018-04-16.http://news. sina.com.cn/o/2018-04-16/doc-ifyuwqfa2421623.shtml.

[11]于秀国,张寅晗.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54-56.

[12]孙杰.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1-7[2020-05-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7.1494.G4.20200117.0910.002. html.

[13]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2).

[14]张岱.四书遇[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大数据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