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9-08 00:19邹珊珊
辽宁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商业银行

邹珊珊

〔内容提要〕自2014年国内首批民营银行设立以来,五年历程中,已经有19家民营银行相继成立运营。纵观近年来民营银行的发展,既有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优势,又有规模小、公信力不足、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本文从民营银行设立背景入手,以设立目的为导向,通过分析经营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民营银行 商业银行 风险防范

一、民营银行设立的背景

根据我国工商总局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企业构成中,中小微企业占比已经超过九成,大型企业占比不足一成。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中小微企业更是创造了六成以上的GDP。此外,在就业民生、税收征缴、研发创新方面,中小微企业也占据重要地位,远超大型企业。对企业来说,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保证资金的充足,负债渠道宽敞。因此,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应该更充足便捷。可实际情况是,作为开展信贷业务的主体,即各大传统银行累计提供给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仅只占全部贷款的20%左右。中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自身受到的扶持处于严重不对等局面,中小微企业的基础资金不足,业务开展受到限制,发展进程受阻。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问题,建立能够以正规渠道吸收民间资本,实现有效的资金供给、信贷投放的民营银行成为必然要求。

二、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吸收资金能力不足,业务开展受到抑制。民营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组成部分,开展各项业务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同样需要借助信贷业务,获取基础资金。但民营银行起步晚,经营经验不足,经营规模小、威信较弱,在吸引客户储蓄方面的号召力、影响力比不上传统商业银行,因此民营银行不具备客户资源优势,自然储户少。与此同时,民营银行线下经营受到“一行一店”政策限制,物理网点少,进一步挤压了其获得潜在客户的空间,负债难、资金少、揽储压力大等因素困扰民营银行的发展。

2.存在关联交易风险。民营银行是具有民间资本控股性质的金融机构,在内部治理结构上,民营银行不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一般权责明确,往往呈现出经营管理权集中在大股东手中,监管层形同虚设的局面,也就是形成了所谓的特权集团现象。特权集团的存在,使得民营银行设立偏离初衷,不是为了中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是实际上成为了特权集团大股东的家族式银行。这些大股东背后往往是一些企业集团,民营银行的吸储集资俨然成为了大股东们为与自身的关联企业融资而从事的经营活动。长此以往,民营银行丧失了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社会职能,不仅危害小股东利益,造成了债权人之间公平性差距,而且加剧了关联交易风险,降低经营效率,极易拖垮整个金融系统。

3.定位模糊,造成产品同质化严重,加剧同业竞争。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就是为了避免与大型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上过度竞争,要秉持扬长避短的原则,利用自身的机制灵活性和高效率性发掘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差异化品牌,增强自身差异化竞争力。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少数银行如浙江网商银行利用大股东阿里巴巴的线上平台资源优势开发出“微粒贷”产品;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依托背后腾讯提供的科技平台流量优势,将自己定位为互联网银行,开发出独具特色的“网商贷”产品且运营良好。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民营银行,在没有大股东支持和资源技术优势的情形下,也以互联网银行为标榜,相应开发出五花八门的信贷产品,结果导致民营银行市场上产品高度同质化,同业竞爭加剧,那些定位模糊的民营银行必将被淘汰出局。

三、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

1.健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信贷内部控制制度。民营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一份子,传统信贷业务的开展是保证民营银行持续稳定经营的基础。可是由于民营银行起步晚、公信力不足,在信贷业务开展方面难以同传统商业银行竞争,因此陷入负债难、资金少的困境。为解决困境,政府就需要从有关制度方面,为民营银行提供支持。一是健全存款保险制度,给予民营银行政府信誉支持,提升民营银行公信力,吸引储户,解决负债难的问题。二是通过建立信贷内部控制制度,对于用已有资金发放贷款事项,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最大可能降低不良贷款率及坏账风险。

2.完善内部监管制度,控制关联交易。为了避免大股东把民营银行当成关联企业的“提款机”,以权谋私,偏离民营银行设立初衷,民营银行的监督应从内外两个方面发力,完善监管制度,控制关联交易。外部环境方面,监管部门应推动民营银行建立权责明确的现代治理结构,减少滥用职权干预各层管理事项的发生。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股东责任意识,树立起民营银行设立是完善多层次银行服务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内部环境方面,民营银行自身建立关联交易内部控制小组,规定向大股东关联企业贷款比例以及还款期限,严格检测信贷资金流向,对于异常资金流向动态及时反馈给监管层。同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明确奖惩措施,使得监管层在接到关联交易内部控制小组信息反馈时,及时把信息传达给其他股东,再通过召开股东大会对大股东异常行为作出管控,及时止损。

3.合理定位,科技赋能,增强差异化竞争能力。民营银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持续稳健的发展,必须要找准定位。民营银行应明确自身的社会职能,意识到自身设立的目的就是服务个体消费者及中小微企业,解决“三农”问题。同时,根据自身的区域特征、客群属性以及股东特点,在互联网平台型、贸易型、区域型、产业型中找准发力点,确定最终的市场定位,制定经营策略,有的放矢,展开特色经营,避免产品同质化以及定位模糊而出现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想要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各民营银行应发展金融科技,利用AI、移动互联网、区块链、5G以及生物识别等数字技术,结合本银行的应用场景,推出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便捷式的操作,普惠性的产品,实现产品及服务的创新。如此,可以吸引客户,形成属于自身的忠实受众,由客户群体形成口碑效应,口口相传,扩大民营银行知名度,使得民营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4.创新营销渠道,制定合理激励机制。民营银行金融业务开展方面受阻,金融产品研发能力欠缺源于资金信贷来源受限,缺乏专业人才。对此,可从拓宽营销渠道,吸引人才方面入手,打破限制。互联网行业是新时代的行业引领者,线上消费、线上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民营银行可在互联网环境下,携手新媒体,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在线上消费场景中通过技术手段嵌入信贷产品,以此提高品牌知名度,加速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的布局,构建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多元化营销渠道,打开消费信贷市场,吸收资金,用于金融产品研发,科技升级,再进一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服务。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