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平台协作的高校线上教学实践探索

2020-09-10 12:33李佩禹庞程程韩耀振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2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

李佩禹 庞程程 韩耀振

[摘 要]为贯彻教育部疫情期间的教学安排精神,各高校普遍采用了“网上教学”的模式组织教学。文章从线上教学准备、线上教学实施、线上教学学习方法、线上教学总结等方面,详细研究了教学平台选择、教学资源建设、结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示范与总结,為线上教学提供了一条可行且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线上平台选择;课程资源整合;线上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2018年度山东省本科教改项目立项“多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研究”(M2018X201)

[作者简介]李佩禹(1963—),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学督导组长,教授,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要从事智能化控制、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庞程程(1987—),女,山东潍坊人,博士,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船舶运动控制研究;韩耀振(1984—),男,山东济宁人,博士,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TU7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2-0007-03[收稿日期] 2020-03-09

2020年2月,由于疫情的原因,高校按照教育部要求都延迟了师生到校的日期,普遍采用网上上课的模式组织教学。为此,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各课程资源平台、出版社和图书馆同步开放了免费资源,便于学生学习和组织网上教学。本是面向未来的线上教学,也倒逼我们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下面结合本学期我教授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对线上教学进行了有效探索与实践,成效是显著的,也为线上教学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一、线上教学准备

(一)教学平台的选择

目前线上平台主要包括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超星学习通、超星直播客户端、智慧树、腾讯课堂,以及QQ、微信、钉钉等,加上教师的“课程直播”,构成了多样化的“线上教学”形式。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教学平台,不仅要考虑使用平台的功能实施,还要考虑资源的适用度、师生互动性等若干因素。

一般讲,线上课程要求在课前有预习资源(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等),课中有签到、直播、屏幕分享、互动等功能,课后还能进行(视频、直播课件)回放、作业布置与批阅、拓展学习资料等。因此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情况,进行比较确定。“线上教学协作平台”以2—3个为宜,对于理工科而言,比较适合以下几种组合模式:

1.中国大学慕课+本校网络教学平台+QQ群。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课程资源(也可以做成SPOC,更适合本校教学安排),也可以充分发挥各校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还能有效利用QQ群的交互功能。

2.钉钉+学习通/雨课堂。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平台的优势:用雨课堂进行直播(也包括比较受欢迎的互动弹幕),还能给学生发送带语音条的预习课件;用钉钉进行在线交流、答疑辅导;超星学习通则可以被用来统计出勤、课堂表现、作业与测试等。

3.智慧树+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这种模式是利用智慧树的课程资源、腾讯课堂上课通知与课堂链接,提醒学员按时上课;腾讯课堂也能为教师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授课平台;超星学习通的作用是进行学习过程监控。

对于一些简单的直播授课,也可以通过雨课堂、QQ、钉钉等方便地实现。

(二)教学资源的准备

下面结合“中国大学慕课+本校网络教学平台+QQ群”模式,进行教学资源准备等方面的分析与说明。

1.中国大学MOOC资源的整合与使用。中国大学MOOC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利用好慕课资源为本校教学服务是各个高校所面临的问题。毕竟这些上线的课程,很多属于国家精品课程,还有的课程是面对某一领域的。这就要求,高校要对一些不太适合于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整合、优化,以适应本校学生的需要。

如果慕课进度与本校一致,则可以直接使用慕课资源,任课教师负责答疑等辅助教学工作。但遗憾的是,这种进度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的情况往往较少,更多时候还是需要对这些慕课课程进行SPOC改造,选取一部分资源,结合自己学校的课程教学要求对其进行整合、完善,将其转换成可以为本校所用SPOC资源,这样就建好了适合的课程资源了。

2.本校教学平台的使用。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这些平台的使用也是多样化的,具有“网络教学”的基本功能,教师、同学也都比较熟悉。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该好好使用。但绝大多数课程没有录制视频,也存在一些不适用的地方,这就要求本校的这个“网络教学平台”需要与其他平台协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成教学任务。

3.QQ群。众所周知,QQ平台稳定,可以发布文档、课件、视频等,互动效果好,还有音视频、屏幕分享、收发作业等重要功能,是其他平台不可缺少的配套工具。

(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开课前与同学们进行实时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例如,开课前让学生查看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计划、课程简介和相应的教学安排,熟悉课程学习方法、考核的方法和网上成绩占比,注意老师发布的“课程通知”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加强学习监控,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备手段。让学生知道教师要按时填写教学日志,特别是学习内容、学生签到、线上学习时长等信息必须落地细化,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1.明确各平台定位。例如,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线上教学中,就要求学生按照教学进度,查看对应视频资源,包括文档材料和习题也要同步去做。同时要求学生结合各平台定位,进行相应的学习、完成对应的任务。本课程三平台的定位:①慕课学习是教学方法,每位同学必须登录,按时收看视频、完成对应的任务;②网络教学平台,重点是安排学习、答疑互动、完成作业和测试;③QQ平台基本上是用来交流即时信息的。

2.特殊情况的处理。①如果有的同学没有上课签到,算缺课。②没有跟进学习慕课资源的同学,自行补上。如果不补,或者缺少项目,平台会记录所有数据,教师根据导出来的数据,给出慕课学习成绩。③网络教学平台:没有按时提交作业的,因平台不再开放故而不可延时提交(过期无效);没有按时参加单元测试的,该项成绩为0,且不能安排重测;对登录次数少、时长短、参与互动少的同学,要酌情扣分;对学习拓展资源的同学,可适当增加其平时成绩。④QQ平台:对因为没有及时查看到信息而造成学习环节遗漏等事故的同学,要酌情扣分;严禁在QQ群里发表课程之外的信息;个别同学学习中的问题,集中的问题通过学委向老师提问,学生个别的问题,同学间交流解决或与教师沟通。

二、线上教学实施

在同学们的全力配合之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上课签到、视频直播、资源学习、讨论、作业等环节均得以顺利进行,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开始前

要求学生已经查看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通知,熟悉过程监控的方法,已经对本次的课程内容完成预习,对本次课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

(二)课程进行中

1.签到。签到主要是要求学生按时进入课堂。网络课程签到,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进行,例如QQ打卡、接龙等。一般开课前10分钟左右开启签到功能,原则上于上课前即可完成签到。

2.课程直播。“双屏”是非常好的直播教学形式,拓展了界面。课程直播选用QQ的音视频、屏幕分享、白版等功能,结合课件进行传统的PPT讲解或演示,接近实体课堂的效果;QQ群的互动性能表现也十分优越;QQ平台稳定的性能能够保证课程的正常进行,这也是选择QQ平台的重要依据。[1]

3.课程互动。课程互动,可以使用QQ群进行,但要提醒学生不能刷屏,以免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同时QQ平台还可以实现教师提问与学生语音或文字回答,具有很好的便捷性。当然也可以使用学校“网络教学”的互动与答疑功能,但时效性稍差。

4.过程监控。过程监控的内容,包括查看学生登录MOOC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数据(比如学习次数、时长等)、QQ群的在线状态等;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进行提醒,必要时在QQ群公示相关数据,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三)课后跟踪

课后跟踪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的学习数据分析、作业完成情况、课程拓展内容的学习情况等,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师生交流等汇集同学们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升师生教学契合度。

三、线上教学学习方法与引导文教学法

为提升网上教学的效果,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体现“学生中心”定位,结合网上教学实践,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线上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

1.学习方法建议。不管是对于实体课堂还是线上教学而言,预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太多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时从不预习。如果对班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一下盘点,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大多完成了预习、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并按时完成作业这3项中的至少2项。这就是优秀与普通的差别!告诉学生:不是你不优秀,而是你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前行的动力。要求学生不要为自己的“懒”“忙”或者“聪明”找借口!

2.线上教学的要求。①预习。在上课前需要查看老师的教学进度安排,预习电子版教材相关内容,并查看对应课件,都认真看一遍。②线上课堂。根据老师对本次课的教学安排,结合老师的内容指引和提醒,消化吸收课程内容,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互动活动。该看的视频、该读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应的作业一定都要按时完成。书的内容要读3遍,这就是要求。③课后的复习。课后不及时复习的结果就是,还没学会、学好,就忘了,再学时则相当于重学,因此建议学生要在课后把所学内容再复习一遍,然后去完成对应的作业。

(二)引导文教学法

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我下面以第4章—电感式传感器中的第1节—变磁阻电感器传感器(自感式)为例,进行学生学习“指引”。

1.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原理必然要涉及传感器的结构,并且这个“结构”应当是典型的(或许是应用广泛的),因此要先看懂传感器的结构图,然后再去理解其工作原理。至于公式的推导,一定要注意其推导逻辑,而不是关注推导过程。推导出来的公式给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或者是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例如本部分给出的输出特性说明了什么?

2.测量电路。测量电路的目的是把检测到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一般为电压或电流信号),这就需要适当的电路来完成。若这个信号很小,那么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度地放大,至于采用哪种、什么样的电路来进行,这就要根据信号的属性和大小来确定了。

这部分的学习方法,是结合具体的电路,看看是如何把检测到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这就是重点。大家不要去纠结于“是否还有其他形式的电路”等问题,你要明白的是:教材里的电路肯定是最好的、经过实践检验的。

3.应用。书中对应用部分做了很多介绍,主要来自工程实践,来自各行各业。有一些估计你一辈子也碰不到,所以大家弄清楚1—2个就够了。看实例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这种传感器是在哪里用的,你只需了解一下而已,重点是掌握其工作原理。

四、线上教学总结

(一)平台协作定位是基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按照学校课表、教学实施计划组织线上教学。本文涉及3种平台,学生反映优良,各平台定位如下:

1.使用慕课平台:主要完成视频学习。

2.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程通知、布置作业、讨论、测验等。课件等资源均已于开课发布。本课程还有完整的“教材电子书”。

3.QQ群:签到、音视频直播、屏幕分享、课程内容互动、提问和答疑。

(二)强化过程控制是关键

1.QQ群的音、视频功能强大,学生均能听清老师的讲课内容,配以“屏幕分享”进行讲解,达到了类似实体课堂的效果。在QQ群也能很好地进行学生提问、回答问题等互动。签到在上课前10分钟开启,正式上课时基本能完成签到。

2.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多数学生能及时查看课程通知;作业也能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截止到周末)完成。登录时长也较为理想。

3.从慕课后台看到,多数学生完成了“视频学习”任务。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会进行提醒、督促。

(三)反思与改进

1.在线上教学初期,个别学生存在错过签到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个别学生签错地方了(各位老师的签到方式不同)。对于这样的学生,应重点去查看其视频学习时间、时长以及其作业完成情况,并對其进行课堂提问等。

2.有的学生感到部分内容的学习难度较大(比如第2章“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解决的办法是: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实现“一对一”结对帮扶,再就是使用QQ小窗答疑或网络教学平台答疑,对集中的问题进行直播答疑。

3.有同学反映,在QQ直播时,课件和老师的视频头像会同时出现,视频头像占了屏幕的一部分,影响其观看课件。改进措施:先露脸2分钟,再关闭教师头像,进行课件分享和讲解。

总之,线上教学已经走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目前状态下,只有利用好各个平台,做到相互协调,才能确保线上教学的效果,相信随着各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线上教学使用多平台的现状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李佩禹.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行动,山东交通学院公众号,202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