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2020-09-10 07:22张海军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小学体育教学

张海军

摘要: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为将来的进步和成长奠定基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遵循新课改理念,注重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根据学生能力基础,有效开展因材施教,并注重学生品质培养和现代手段的合理应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 新课改理念 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体育教师习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与练习,忽视学生自己的想法,束缚了学生身心的自主发展,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寻找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重要过程。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应加强启发和引导。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动作要领,而应设计相应的情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与筛选,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最终自然地引出相应动作,让学生在热烈欢愉的氛围中接受知识、积极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深入学生内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纯,他们喜欢一门课程,往往是因为喜欢这门课的任课教师。只有充分把握学生心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的体育教学工作也会开展得比较顺利。

二、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力争做到因材施教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个性特点不尽相同,体育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强度和密度。同时,教师应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学生一丁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的高峰阶段处于课程的前半部分,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安排在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安排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采用“新、奇、活”的原则组织教学,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比如,教学篮球可以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大练习难度,练习上篮、带球过人等高难度动作;而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先从基本的拍球练起,层层递进。缩短学生间的差距,保证每个学生学有所得,齐头并进,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德育思想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偶然出现一些小事件是在所难免的。体育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例如,在“投掷课”上,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投掷纸飞机活动时,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教学。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他们说一些大道理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后,教师结合这些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达到渗透效果。比如,教师可以要求折得较快的学生尽量帮助折得较慢的学生,然后问那些获得帮助的学生:“你们应该对帮助自己的同学说什么呢?”学生回答:“谢谢!”通过学生共同折纸飞机的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品质。当学生在练习投掷时,会出现踩到别人飞机的现象,此时就应引导学生:“如果在投掷过程中不小心撞到了别人应该说什么呢?”学生马上回答:“应该说对不起。”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应该怎样回答呢?”学生说:“应该说没关系。”通过活动,我们不但培养了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行为,而且让学生懂得了互相谦让的道理。在综合活动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远比直接说明大道理的效果要好得多。教师要掌握教学艺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多媒体被视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广泛应用,很多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堂主要是在室外,所以多媒体教学可有可无,忽视了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在学习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时候,教师通常会采用板书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直观性较差。多媒体技术融声音、画面为一体,正确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练习前滚翻这个动作时,教师示范的可视性和直观性是比较差的,动作的细节和要领并不能直观展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借助多媒体重复、慢放、定格等功能,可以将复杂的动作拆解,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蹲撑、低头、两只手撑垫屈臂、两脚蹬地、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抱小腿团身成蹲撑这些动作的细节,掌握动作的要领,明白注意事项,最后教师再進行详细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任何一种先进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只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给予学生更多鼓励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技能考核与成绩测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并根据学生对项目的掌握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所以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各不相同,如果用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弱项,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应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不但要评价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能力,还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主要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优势和进步提出表扬,对学生不够完美的地方给予鼓励,而不是指责和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总之,切实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加强体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努力为社会培养全面的、综合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新课改理念小学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地理习题课上的运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略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