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教

2020-09-10 07:22梅汝莉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无为航标良药

梅汝莉

当人们欢天喜地迈进了“千禧年”,正欲大有作为的当儿,范基公先生魄力十足地迈出了“逆行”的脚步,郑重其事地倡导“‘无为’教育”。他针对人们“‘无为’就是‘无所作为”’的错误认识,从文字学的角度指出,道家“无为”之“为”是由“人”+“为”组成的“伪”字,即虚假、虚伪的意思,也就是“真”的对立面。老子创建“无为”之道,旨在反对弃“真”作假、欺世盗名的所谓作为。范老师明言,他之所以要倡导“‘无为’教育”,是为了弘扬“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反对“假教育”,反对违背教育规律的主观教育,推进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在人们热情高涨追求教育創新之际,他发出的警示之声,唤醒人们对荒唐蛮干岁月的记忆,审慎地呵护求真务实的教育改革创新。

现在,全世界都面临亘古未有的巨变,全新的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正胜利挺进,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不料2020年开局,天灾降临,教育界面临“停课不停学”的非常之举,亟须人们克服浮躁的心态,沉稳应对教育亟须解决的各种新问题。

《“无为”教育艺术文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限里的问世,将重放理性之光,照耀人们探索求真之路,无疑赋予它全新的时代使命,号召人们: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

所谓“‘无为’之心”,即非功利化的真诚之心,教育者教人必须具有真情实感,摈弃“高大上”的虚情假意。一心一意着力于“教人做人”,做“真人”。竭力培养说真话,干实事,求真知的人。每当人类社会经历了大灾大难的冲击之后,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格外珍视培养“真人”的教育,将其视为大有作为的教育,大有利于人民的教育,大有功于全人类的教育。急切期盼教育者能够以“无为”之心,做成教育应有的“有为”之事。

以“无为”之心从教,才能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走出“工具论”的窠臼,不求“升学率”有多高,奖状有多少,利润有多丰厚……但求回归教育育人的本真。

以“无为”之心从教,才能尊重人成长的自然规律,积极探求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将学校建成一座自然开放的大花园,驱除《病梅馆记》所厌恶的病态。

以“无为”之心从教,教师才能心宁气静地修为,才能参悟人生的真谛,与学生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实现教育“以人教人”的本真。

民国时期的著名校长胡元倓先生曾经告诫人们,教育事业需要的是“磨血的功夫”,绝不可急于求成。浮躁和折腾是教育发展的大忌!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是医治人性浮躁的一剂良药,是防止教育折腾,踏上教育改革正道的航标。

感谢《“无为”教育艺术文集》,将“良药”和“航标”奉献给我们!

猜你喜欢
无为航标良药
好习惯是良药
神医的良药
关于航标社会化养护模式相关问题的探讨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海眸”文化:擦亮你的眼睛
宽恕是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