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策略

2020-09-10 07:22孙振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孙振

摘要:信息技术的融入能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相融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加深课文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融合策略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通过把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有效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融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对提高閱读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一是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融合,能提高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能为阅读教学提供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能为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利用这些资源从多方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学习。三是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融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自主查找学习资料,开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培养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四是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增强审美体验感受。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能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感受意境美、语言美,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审美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融合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开展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句、段落、篇章进行深入思考,如果学生对阅读学习缺乏兴趣,阅读学习就很难深入开展。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方法,通过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在教学五年级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由于小学生对圆明园的建造历史与毁灭过程不了解,直接开展阅读教学难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果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圆明园辉煌的过去——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等美景,就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展示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和烧毁圆明园过程的影视资料,就能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为语文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优化阅读教学过程,而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供全面的帮助。一是互联网能为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在教学前让学生通过搜索与本课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重要帮助。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搜索有关水城威尼斯的情况,如威尼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城市的风土人情、小艇的特点与作用等。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就对威尼斯的小艇有所了解,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师在教学中把时间用在对课文难点的讲解上。二是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多媒体设备能为师生课堂互动提供方便,可以让师生就课文阅读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阅读理解中的困惑等进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优化教学过程。

3.利用信息技术加深阅读理解

要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与情感体验,挖掘课文的内涵。为此,学生需要掌握更多信息,才能从多个方面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就能较好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六年级《七律·长征》一课时,由于学生对长征的历史不熟悉,要真正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难度不小。诗中提到了多个地名词语,如“五岭”“乌蒙”“金沙”“云崖”“大渡”“岷山”,如果不理解这些地名在长征途中的作用,就很难对这首诗的内涵与伟大长征精神有深入理解。如果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电视剧《长征》的相关片段,就能使本课的教学内容得到深化。在古诗词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内涵、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进行全面了解,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把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相互融合,能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学生亲自动手上网搜集学习资料,既符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又符合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为学生提出如下重点问题:作者是如何分析“宇宙中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针对这个问题制作微课课件或导学案,辅助学生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对第2、3、4自然段进行理论观点讲解:一是宇宙无限;二是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恒星;三是与地球类似的行星肯定存在。通过这三点理论讲解说明“地球之外肯定有生命存在”。然后再对生命存在的条件进行分析:生命存在需要适合的温度、必要的水分和生命物质、适当的大气、足够的阳光和热量。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行星不符合生命存在的这四个条件,排除了这些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通过运用短小精悍的微课课件讲解,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轻松突破学习难点,也使学生掌握了写说明文的方法。

三、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融合的注意事项

要让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取得实效,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把握好运用时机。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融合虽然增强了教学效果,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运用,要找准应用的时机适当运用,主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时运用,才能取得最大效益。二是不能“喧宾夺主”。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引领,阅读教学仍然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避免信息技术“喧宾夺主”。三是避免师生交流弱化。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融合,增加了学生的人机互动时机。许多教师因此减少了师生互动交流,但机器很难体会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因此应避免师生交流互动弱化的现象。四是注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运用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精心选择并合理运用教学资源,避免教学资源的简单罗列,分散教学重点。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有效丰富课堂教学信息,较好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