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深化学生情感体验的研究

2020-09-10 07:22田文凤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田文凤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深入文本,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阅读的价值。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文章从激发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情境、指导朗读技巧等方面,对小学阅读教学中深化学生情感体验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还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在阅读教学中深化学生情感体验,首先就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反之,如果没有学生配合教师开展课堂活动,再好的教学策略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满怀感情地读课文,理解文章内涵,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时,阅读前,引导学生思考:雷锋叔叔的一生都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雷锋叔叔会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雷锋叔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多学生马上就说出自己认为对的答案:因为雷锋叔叔经常帮助人们,给人倒水,静忙干活,照顾老人孩子等。教师既要对学生的回答表现出赞赏,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雷锋叔叔做了这些事情就会被人们尊敬、爱戴吗?经过思考,有些学生终于明白了关键原因:因为雷锋叔叔做好事从不奢求他人了解,更不求回报,从不张扬,从不显摆,默默地为大家奉献。听到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赞赏和肯定,让学生了解:伟大的人从不会向外人宣扬自己的英雄事迹,而是默默地付出,为大家做贡献。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所以,我们才更尊敬他,爱戴他。学生似乎也被雷锋叔叔的精神感染了,不需要教師的督促,主动认真阅读课文,去了解雷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创设阅读情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都是语言形象生动的文章,而且文章的内容丰富多样,正是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能太生硬,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章情感的感悟。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强化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文章中的大青蛙、乌龟、鲤鱼、小蝌蚪等角色,再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这样一个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积极参与。台上的学生表情动作十分到位,台下的学生也都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观看台上同学的精彩表演。由此可见,教师结合学生的天性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举两得。

三、指导学生朗读技巧,读出情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从而读出文本蕴含的丰富情感。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注意自己的语调和语气,将情感抒发出来,提高朗读的质量,完成语文教学的目标。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章中描写毁灭后的圆明园的语句标记出来,进行重点朗读,体会作者在描写圆明园时内心的情感,然后再整篇阅读,一方面去体会文本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另一方面要加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不但可以增强朗读效果,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从而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在朗读不同文章时采用的朗读方法也要有针对性,如有的文章需要融入不同的情感思想,有的则需要分角色朗读,将文本中人物的语气和情感变化表现出来。不同的朗读方式给人的理解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技巧来获得不一样的朗读感受,从而掌握科学的朗读方法,提高自身朗读能力。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朗读环境,让学生有充足的朗读时间,尝试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朗读实效性,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四、因势利导,强化学生理解体验

小学生思维活跃,但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够全面,理解不够深。所以,教师要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感悟,强化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接受情感的渲染,提高审美情趣,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将思维发展和语言训练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个活跃状态,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启发。

首先,在易错处因势利导,弥补不足。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现象,而且学生的这些错误都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行导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情感。例如,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中出现了“花的脊梁”这样一个词,很多学生表示“脊”这个字容易出错。于是,教师可以抓住“脊”这个字展开教学,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脊”字的动态书写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个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再组词造句。这样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就能掌握要领,避免出错。其次,在肤浅时因势利导,引发深思。教材中的文本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感情,阅读文章就是一个提炼、感悟的过程,教师要在肤浅时因势利导,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做到无痕嫁接,引导学生深入揣摩语言,感悟文本创造的意境之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比如,有一篇阅读文章中作者用到了“冒”这个字,很多学生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字,更不会去深思这个字的巧妙之处。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进行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思考“冒”这个字在“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作者表达情感又有哪些帮助。描写百合花可以用“挺”“伸”“穿”“顶”“钻”“长”这些字,为何作者偏偏选择了“冒”这个字呢?如果我们把“冒”换成其他的字会有什么效果?简单思考过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试想一下荷花“冒”出来是一个什么情景,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情绪。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机蓬勃、迫不及待、争先恐后这些词语,再让学生将这些词语代入这句话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在肤浅时因势利导,诱发学生深思,从而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融合,深切体会文字背后的智慧,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阅读教学的本质,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