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20-09-10 07:22苏静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苏静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许多教师以他为榜样,以他的教育思想为准则。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人格综合素养。初中语文教师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新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建构科学的教学系统,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就是背诵、默写,未必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不了解语文作为百科之母的工具性、人文性和辐射性的价值。重视语文教学,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学习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更要在阅读过程中使其感受到文字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充分展现语文阅读对人生价值观取向的重要影响。教师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构建科学的教学系统,在教学中融入阅读培养,促使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四时之景”,教师在把握学生的基本学情基础上,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系统,着重在教学中培养学习的阅读习惯。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要深刻挖掘其中的描写技巧,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语言趣味,对文本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应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阅读方法

陶行知曾经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传统的教师完全跟随着教材进行阅读教学,仅在教材文本中向学生讲解阅读的表面内容,教学枯燥单一,学生丝毫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突破,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迅速被普及教育当中。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进行阅读教学,让课堂呈现多样化,促使学生在有趣生动的课堂当中掌握相关知识。比如《背影》教学中,教师除了根据教材文本内容进行阅读教学之外,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借助互联网下载视频、音频或图片等相关教学资源,或引导学生在网络上积极寻找有用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课堂上转变教学方式,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阅读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科技成果进行阅读学习。

三、建构自主阅读学习模式,提升学生阅读效果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有的学生过分注重自我学习,有的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懒散,初中学生学习现状呈现出不统一、不一致的情况。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更是把自己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树立高高在上的教师形象,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形成融洽的氛围。学生迫于成绩的压力,不得不跟着教师的步伐学习,容易产生厌学的念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在阅读中体会学习的趣味。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理念,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教学方案设计要时刻注意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春》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学生对文本有一定了解之后,提出几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章当中的好词好句在哪里?这篇文章的“春”和你了解的春天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好习惯。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布置小组阅读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同时形成团队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课堂,促使学生在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四、以身作则,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陶行知曾经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是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人,教师的品行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品格修养,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者。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自身的知识,为学生带来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放下自己的身段,主动和学生一起学习,平视学生,以身作则,主动成为学生的学习楷模,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要时刻注意以身作则,为了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教师要在课下花费心思挑选对学生有用的阅读文本,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有明确的选择。比如,在《社戏》的教学中,教师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课内和课外资源,为学生搜寻有效的课后阅读书目。教师必须对鲁迅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给出相关书目的推荐。教师在自我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促使学生不断拓宽视野,师生共同进步。

五、结语

教师要在陶行知先生的理念指导下,开展合适的初中語文阅读教学活动,形成科学的阅读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打造多样化的课堂,改变学生传统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自觉思考,提高阅读质量,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也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不断与时俱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打造全新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育思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