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爱的教育

2020-09-10 07:22周丽艳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师爱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周丽艳

摘要: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初中政治教师的根本素质,教师的关爱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紧密相连的。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爱”的全面渗透,与学生建立起真挚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效交流与沟通,在教学中渗透爱,走进学生的心田,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动力,这是取得现代教育成果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爱的教育,营造爱的氛围,让学生在感受到爱的同时,将爱洒向他人、洒向社会、洒向自然的一草一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师爱

一、爱的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是双向的,接受爱和给予爱。教育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事业,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由此可见,教师的关爱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爱”的精神雨露。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爱的教育,在师生间建立起真挚的感情,并教会学生将这份爱传递给他人、社会和自然的一草一木,就可以收到神奇的教学效果。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无私奉献,全面渗透爱的教育,正确认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爱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师爱要求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容易关注那些智力高、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好、善于配合教师言行的学生,而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缺乏关注,甚至经常责罚这些“学困生”与“后进生”。学生是具有人格尊严与意识的具体学习主体,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被尊重、被关爱与享受平等教育与发展的权利。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会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比如,对待政治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用“差生”一词,而是要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鼓励与帮助他,让他感受到“师爱”,从而激发起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積极性。师爱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效应,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爱与尊重。当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后,也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对教师的爱与理解,对这门学科的爱与理解,从而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真挚的感情,形成动情效应,激发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政治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与关爱自己的学生,特别对一些“后进生”与“贫困生”多一些关爱与尊重。

2.创设教学情境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教师善于抓住关键时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爱的情境,让学生浸润其中、耳濡目染,就可以看到德育教育与师爱教育的成效。在教学《正视自我成就自我》时,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现状与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之处,并就如何完善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说得特别好、回答积极的学生,要予以鼓励,并对他们的“自我新期待”给予引导与点评。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可以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产生愉悦心情与活跃思维,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初中政治学习中去。

3.结合政治教材

比如,在《走进父母》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安排一组以讴歌亲情为主题的文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品读这组文章的浓浓亲情,并给学生设计一个话题: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是如何关心你的,谈谈自己的感想。在这一次的教学实践中,举手参与答问的学生非常多,有的学生说:“妈妈除了上班、做家务,还要每天准时送我上学,接我放学。”有的学生说:“当我发烧感冒时,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爸爸和妈妈都会带我去医院看医生,他们忙着给我挂号、输液、买药。”还有的学生说:“我要好好学习,等我长大了,要好好报答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享享福。”讲到这时,再让学生学习教材,他们都会学得非常认真,很快就能领会教材的教学用意与教学目的。

4.为人师表

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中心,拉近课程与生活距离的同时,为后续各项教学活动的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是“师爱”的表现,一位高素质的初中政治教师必然是一位具有良好修养与情操的人。初中政治教师通过树立自身的美好形象可以用美好的形象与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在校园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要求学生做同一样事情,有的教师说出来,学生会立刻听从,并且乐于接受、完成得非常好;而有的教师说出来,学生都懒于接受,甚至无动于衷,即使强迫他们做了,也是马虎应付了事。由此可见,教师的美好形象与威信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与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印象。因此,教师除了要具备高知识理论水平,还要具备对学生的奉献之心、平等之心、理解之心、责任之心等“非智力因素”素质,更应该加强自己的政治思想修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不随便发怒,不随便以教师的身份压人,处理学生纠纷要公平合理,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文雅的谈吐与端庄的仪表……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从而无形地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其根源在于爱。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必须真正领会“师爱”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爱的教育,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初中政治课教学效果,让学生学会爱政治课,学会学政治课。本文从笔者实践经验出发,主要对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爱的教育的策略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对现代教育有一点启示与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师爱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