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0 07:22陈正林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陈正林

摘要: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也脱离了以往的窠臼,变得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一点在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教育教学观念的来源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早在多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已经对该教育教学方式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而现阶段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从某一角度来看,其实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现。文章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做深入分析。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要想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与研究,首先要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有深入的了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方面看似没有关联,但实际上都指向了教师的日常教学与实际运用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实际运用。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要强调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化学课程当中的运用,是因为现阶段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弊端。想要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合理纠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

1.以观摩实验代替自主实验

由于实验条件和环境的限制,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并不会让学生自主完成课本涉及的所有实验,多半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或本校具备实验条件的来让学生完成。虽然对于一些非自主实验课程中的实验,学生很感兴趣,很想动手进行自主研究,但是由于课程安排的限制,学生无法进行相关的实验,只能在课堂上观摩教师的实验过程,这使学生缺乏应有的实验代入感,进行观摩时对实验的理解与关注效果差强人意。

2.实验目的性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明确说明,学习应是个人贯彻终身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教育也不仅限于课堂当中,生活中处处有教育,生活中处处能体现教育。所以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考试与分数,而是为了让受教者明白一些以前不曾明白的道理,或者接纳一些以前并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将这个理念具化到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来,其实就是去教学实验的“功利性”。很多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中,都会严格按照书本的步骤一步步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详细指导,并在实验开始之前,便将最终结果告知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去进行实验,仿佛实验只是为了得到教师给予的那个确定的结果。只要结果正确了,那么实验就算是成功了;倘若结果不正确,那么实验就宣告失败。但实际情况是,实验的结果究竟如何,并不是学生进行实验时唯一应考虑的事,倘若目的性太强,学生就无法从实验中获得应有的乐趣,也会囿于结果而忽略实验的过程。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措施分析

1.给予学生动手机会

陶行知曾经就学习、教育以及动手能力之间的关联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教学做是一件事情,不是三件事情。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了很深刻的教学道理。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学习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完全分割开的三件事情,任何将这三方面完全独立看待的教学方法,都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正确的。陶行知倡導教学要在“做上教”,意思是教师光靠语言以及文字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的语言教育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也不会让学生感兴趣。尤其是高中化学,学生无法在这样抽象的教学方式中领悟知识的真谛。想要对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就必须自己亲自动手去实践、思考。具体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来,就是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而不应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演练,让学生学习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化学知识中的很多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通过自己动手实践领悟知识的真谛,学生才能记忆深刻。因此,学校应当尽量创造更好的实验环境,引进更加丰富的实验设备,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2.淡化实验的目的性

实验是求证真理的步骤,是了解真相的方式与方法。但实验的乐趣不仅在于得到实验最终结果指向的那一个真理,实验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和经历。陶行知老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其实就是一种体验和经历,每个人在体验和经历生活时,总能够在意想不到之处,获得以前不曾掌握的知识与经验。这种学习是没有心理预设的,因此,它充满惊喜感与乐趣,实验也应当这样。实际上,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其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随着实验的进行,学生的独立思维、科学研究的精神也在不断增强。这些其实都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种学习是能力上的锻炼,是隐性的。倘若学生带有太强的目的性去进行某项实验,很有可能无法体会实验的真实乐趣,也无法享受实验的整个过程。这都是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相背离的,应当得到及时纠正。

3.实验要联系实际

有很多化学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限于应试教育,教师只在意课本当中抽象知识点的教授,以期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学习不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而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完全没有意义。新课程改革引入陶行知的教学理念,强调教育与生活实际的关联,这就使得化学课程有机会回归本源,与生活紧密相连。具体到实验课程中,这种理念也依旧适用。倘若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完全脱离实际生活,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实验本质,也会使学生丧失做实验的兴趣。因此,实验课程要联系实际生活。例如,教师在讲授与二氧化硫有关实验时,可以从生活实际人手,引导学生联系酸雨现象、大气污染、损坏的露天雕塑,思考二氧化硫特性。这些都是贴近生活且与二氧化硫的特性紧密相关的现象。教师从这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实验研究,学生才不会觉得脱离实际,难以理解。这也是陶行知的教育观念在高中化学日常教学当中的体现。

三、结语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与生活联系紧密,无法脱离生活实际而存在。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应根据陶行知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锻炼能力,获得乐趣。教师也应放下的传统教育观念,与学生一同学习,共同进步,营造浓郁的科学研究氛围,让学生爱上学习,喜欢化学。当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极强的先进性、可行性,不仅能运用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能够给教育实践带来巨大变化,应在所有学科中得到全方位推广与运用。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育思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