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

2020-09-10 07:22胡金伟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探究活动小学科学智能手机

胡金伟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进行探究,并能详细、准确地描述探究过程与结果。智能手机已得到普及,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鉴于此,文章将探究智能手机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旨在为一线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智能手机 小学科学 探究活动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仍处于“穿新鞋走老路”的阶段,离真正的现代化教育还有较大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智能手机正逐步走入教学领域,真正为教学服务,这为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

一、智能手机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优势

1.直观示范

小学科学探究课中涉及很多示范性实验,需要教师进行规范演示。实物投影演示难以灵活展示各个角度;若教师在讲台上示范,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楚。而在智能手机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其自带的照相功能,清晰、全面、多角度地观看实验操作过程。

2.抓拍细节

在小学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记录、整理探究情况。但在具体观察过程中,受到观察对象、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会出现遗漏的问题。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拍摄照片,及时记录学生的观察情况。例如,在观察蜗牛的活动中,有学生发现了蜗牛的排泄孔,此时,就可以用智能手机清晰拍摄蜗牛的排泄孔,并将其投放到大屏幕上,供全班学生一起观看、讨论。

3.多种应用程序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各种科学问题,这时就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来帮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智能手机上下载各种应用程序,如形色识花APP、鉴鱼APP、懂鸟APP、矿物视界APP,以及震动、分贝、GPS指南定位传感器等,这些均对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重要作用。

二、智能手机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1.渗透计算思维

在设计小学科学探究目标时,需要将计算思维渗透到探究过程中。例如,在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一般通过数脉搏的方式来测量心率。在智能手机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下载我的心跳APP,这一小程序可以通过监测学生面部颜色的微弱變化来测量心跳速度。Cardiograph这款APP也是应用类似原理来测量心跳,只需将摄像头贴紧学生食指,手机会自动打开手电筒照射,进而测出学生的心跳速度。医院临床监测心跳的仪器与这两种软件的算法是基本一致的,这就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计算思维的教育,进而掌握一种新的问题解决方式。又如,在“认识星座”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指着天上的星星来数。在智能手机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下载Google、星图等软件,直接打开软件就可以给学生讲解。这两个软件都能利用GPS定位系统来定位持有人的位置,然后利用磁场传感器、陀螺仪等感应装置获得手机屏幕指向的方位,学生只要顺着屏幕的方向望向天空,就能准确地看到相应的星座。学生在野外活动中,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来辨别星座和方位。不难发现,这两个软件都蕴含着计算思维,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大有助益。

2.规划探究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过:“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就强调了动手和动脑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契机。

第一,优化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将手机传感器运用到教学之中。例如,在比较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中,每块电磁铁每次能够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是不同的,甚至差异很大。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箱这一APP来测量电磁铁两极的磁场强度,进而得出准确的比较结果。又如,小学科学中关于运动健康、饮食以及食物营养等板块的内容往往是分开的,且与运动消耗热量、食物热量计算相关的内容较为缺乏,但这些内容对于预防肥胖、合理控制体重有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咕咚运动、大卡运动等软件,结合教材内容,真正让学生理解此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来让学生学习能量消耗、食物热量等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拓展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经常会用到手机传感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有必要让学生知晓传感器的原理。例如,教师在利用谷歌星空软件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用手机观察时,发现屏幕上的星座差距很大,这就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讲清楚谷歌星空的运作原理。由于是在教室内上这节课,手机无法准确获得GPS定位信息,对此,学生需要在这款应用程序中手动输入经纬度值、地区等数据,并进行磁力修正,必要时可以画8字校准罗盘。部分学生的智能手机质量不好或缺少传感器装置,也会出现星空显示不准确等问题。因此,教师和学生需要了解手机传感器,并知晓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更有效、便捷地获得智能手机的帮助。

3.创新探究方式

第一,将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在小学科学探究课中,教师应多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让学生在生动的大自然中构建对事物、生物乃至世界的认知。学生在走进大自然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没见过的花、不认识的鸟、稀奇古怪的鱼、形状各异的石头等,而教师不可能及时、全面地为每位学生进行讲解,这时就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智能手机上下载形色识花APP、鉴鱼APP、懂鸟APP、矿物视界APP等多个软件,并详细讲解不同软件的用处、功能。例如,懂鸟APP是一款强大、新颖的智能识鸟APP,学生只需将拍摄的鸟类照片上传到APP上,即可方便、快捷地获得该鸟类的详细介绍。而且,学生也可以非常方便地添加鸟类观测记录,APP会自动定位观测的时间、地址,学生只需要轻松上传图片即可,还可以将观鸟记录分享给自己的好朋友。

第二,转变定量研究少、定性研究多的教学现状。智能手机,尤其是传感器的出现,为解决小学科学定量研究少、定性研究多这一问题提供了条件。例如,用肉眼很难分辨出玻璃杯中的江河水和池塘水哪一个更干净,对此,可以用手电筒照射玻璃杯中的水,并用手机的光线传感器测量玻璃杯另一侧的照度值,通过比较照度值来区分两者的浑浊度。

4.创新互动方式

在传统的科学探究课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靠语言来实现。但对于科学探究中出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部分小学生难以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这就给学生反馈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运用智能手机开展科学探究教学,使师生间的互动变得更加高效,学生可以直接将自己发现的问题拍摄成照片、视频发给教师,分享给同学,大家共同围绕这些问题集思广益、一起互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科学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也更有效地实现了对学生的引导。

三、结语

文章详细分析了智能手机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优势,并从探究目标、探究内容、探究方式等角度,详细论述了智能手机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小学科学探究课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探究活动小学科学智能手机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原动力
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在主题式探究实验中构建生物学概念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