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2020-09-10 07:22廖林杰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廖林杰

摘要:培养核心素养既代表了美术学科的发展方向,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初中关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初中关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就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关术 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美术课对于培养学生理解美、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初中美术课教学目的是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1.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提出的重要概念,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了美术知识后形成的个人发展、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情感、态度。就初中美术教学来说,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图像识读能力,即对美术作品、美术影像、视觉符号的识别与解读能力;二是美术表现能力,即运用现代技术、传统技术、媒材、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的能力;三是审美判断能力,即对美术作品、现实审美对象进行感知、判断、评价和表达的能力;四是创意实践能力,即由创新意识主导的创新思维及行为;五是文化理解能力,即从文化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能力。

2.初中关术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首先,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初中美术的课程标准,依托学科核心素养这条主线更有利于对初中美术学科课程知识、课程内容、课程角度、课程容量及课程实施进行规划。其次,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初中美术学科教育的灵魂,抓住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就能抓住初中美术学科教育的根本,从而推动初中美术学科教育的深化,使初中美术学科教育回归“服务人、教育人”的轨道上。最后,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抓手,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二、初中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加强基础教学,使学生学会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是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行审美活动的基础。教师应加强基础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应目”“会心”“畅神”三个步骤来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例如,在《有创意的字》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是“应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种形状的汉字,如形状发生变化的汉字、笔画发生变化的汉字、形象化的汉字等,引导学生对这些汉字进行欣赏,感受这些汉字的变化。

其次是“会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不同形态的汉字进行解读,如“花语”两字,用鲜花对汉字进行点缀,使汉字更富生机,充满生命力,这种较简单的汉字变化也利于学生快速识读。

最后是“畅神”。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以上汉字,可以看出变化的汉字中蕴含着一个小女孩的形象。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一个故事:一个小姑娘去公园里玩,公园有草地、花丛等。学生想象进入一个美丽的公园中,不但精神愉悦,还释放了情感,提升了美术素养。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实现从直观视觉到主观想象的过渡。

2.引导作品欣赏,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鉴赏是最直接的教学形式,初中生大多缺乏美术作品鉴赏经验、技巧,因此教师应从视觉观察人手,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首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作品的主题及其传递出的感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欣赏,然后阐述自己在观看作品时的感受,锻炼视觉敏锐度。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作品展示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园林中有哪些花草?哪些景物?有哪些含义?从而让学生逐步感受古典园林“园虽人造,宛如天32'’之美,领会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其次,在美术作品鉴赏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思维自由。艺术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活动,不同学生的性格、人生际遇不同,对同一作品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形成个性化审美,不盲从他人和集体的审美判断。

最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也愈加频繁,教师可用手机、电脑、iPad为载体进行短视频教学,这样更能引起学生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在15分钟左右,教师可以将短视频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3.组织关术实践,强化学生美术表达

首先,教师不应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形式,而是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参观美术展览会等,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艺术表达欲望。

其次,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表达,通过大众化的方式表现艺术思维,如画漫画、剪纸、用橡皮泥雕塑等。例如,在《插花》这节科目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安排学生欣赏教材上的作品外,还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插花练习。插花艺术新鲜有趣,学生亲自動手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升艺术素养,掌握插花的技巧,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4.营造开放氛围,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美术课堂是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教师不但要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美术品质,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把美术学习当成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途径。

例如,在绘画《我的一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并将这种感情倾注到自己的画笔中。有的学生画的父母的形象很清晰,而有的学生画的父母的形象很模糊,不少学生发现自己连父母的相貌都画不详细,开始反思自己对父母是否不够关心。这样一来,一幅画就唤醒了学生的感恩之心。教师再做好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人性中的真、善、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5.优化教学评价,实现正向反馈

在以往,教师多通过学生在作业本上的绘画及设计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只要画得好就能得到良好的评价。现在,教学评价要在关注学生作品质量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例如,教师可以将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倾向为主,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总结性评价则是通过笔试面试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同时,教师应注意多采用正向反馈,以激励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得到肯定。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制定教学任务、教学方案,在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艺术鉴赏、美术表现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