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授权点再调整释放何种信号

2020-09-10 07:22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办学条件学位申报

据《光明日报》2020年4月9日02版报道: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下达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各大高校或單位共撤销193个学位点,新增23 1个学位点。动态调整学位授权点,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促进各高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撤销学位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专项评估不合格,被强制撤销。二是高校或单位结合办学定位,根据对学位点的质量审核,自主撤销、调整学位点。当前,部分高校把拥有的硕士点、博士点数量,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很重视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甚至不惜苦心“包装”,而申报成功后却不重视建设。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发挥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对学位授权点进行合格评估,就是履行监管职责。合格评估和优秀评估、等级评估是不同的,合格评估实质是资质审核,审核办学单位是否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不合格就不能再举办。取消优秀评估、等级评估,实行合格评估,符合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精神,主管部门要依法监督学校依法办学,达到基本的办学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办得如何,应进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其次,须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有的高校之所以重申报轻建设,是因为获得学位点多少还带有行政评价的意味。因此,高校把申报成功本身作为办学业绩。对此,有必要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由学校自主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来设置学科、专业和学位点。在此轮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中,名单的增减变化自然少不了被各种比对和解读。但相比具体学位授权点的撤销和新增,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高校采取何种机制进行学位点的撤销和新增。因评估不合格被要求撤销之外,有的学位点是学校自主撤销的。那么,撤销的依据是什么?这一决策的程序是怎样的?对于新增学位点来说,也有同样的问题。值得强调的是,学位点的“加减法”,要遵循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规律这些基本“运算法则”。2018年,为深化学位授权审核改革,稳步推进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所高校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如何用好办学自主权,是高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深刻思考并做出回答的问题,而其中较为关键的一条,就是持续推进学校治理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猜你喜欢
办学条件学位申报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基于慕课的学位和传统在线学位的五点不同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问题及建议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趣谈“学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