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中“以人为本”相关问题的探讨

2020-09-10 10:55马晓姗
环球市场 2020年6期
关键词:道路建设问题与策略以人为本

马晓姗

摘要:在改革政策實施之后,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空间,促使民众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升。现阶段,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使得我国基建工程不断发展,为民众出行等提供极大便利。道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们生产生活速度的加快,交通的便利更加刺激经济的飞速进步。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来说,交通都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城市经济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其道路建设情况进行判断。本文对道路设计方面以人为本原则进行简单分析,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路建设;设计环节;问题与策略;以人为本观念

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促使民众思想观念不断进步,对高质量生活条件更加向往,对于民众出现活动的关键设施,人们对道路建设有着非常高的关注度。以人为本观念在道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设计道路工程时,需要对民众实际使用需要进行充分分析,对道路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有着较高要求。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当前的道路设计过程中要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道路设计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出行更加便捷,推动城市稳定发展。

一、道路设计中“以人为本”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为我国道路设计工作提供丰富经验,在众多道路设计案例中可以看出,基本上应用以人为本观念。但是传统的设计方式仍然存在于大多数城市道路设计当中,导致道路从线形、纵断面、横断面、交叉口、设施等方面设置缺少合理性、规范性,把人们的需求作为不必要条件考虑。城市建设只考虑近期发展需要,导致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拥挤不能满足需求。道路纵坡未考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得道路与建筑物间高差大且排水不利。同时,不同的交通区域没有被明确,导致混行情况较为严重,不利于人们正常使用。城市道路设计中忽视了设施的布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二、道路设计中“以人为本”设计原则和要点

综合考虑,贯穿道路设计的始终,每个步骤都不能忽视,保证行车和行人安全、快速、便捷;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考虑地下管线布设、预留;考虑排水问题;考虑绿化景观;考虑经济环保等。例如:横断面设计时合理布设就可保证行车与行人的安全和通畅;发挥好绿化的作用;与周边建筑物和沿线自然环境相呼应;考虑雨水、雪水的正常排放;预先考虑地下管廊的布设;近期与远期设计相结合。多因素综合比较对比:城市道路等级、车速、断面分布宽度、交通工程设计、地下管线工程设计、绿化工程设计、环境保护、经济造价等。本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道路设计原则,对其内涵进行深刻掌握,才能够真正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促使道路设计成果最终为人所用更加合理。

(一)线形设计

在进行道路设计过程中,要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从人们对道路的使用需要出发。合理的线型设计,都可使得城市交通得到安全速率便捷,也能与周边环境相呼应。直线是平面线形设计中的要素之一,在道路设计中应用最多。汽车沿直线行驶,受力简单,方向一致,驾驶简易,可是直线段过长并不好,特别是在地形有较大起伏的地方,直线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易产生高填方和深挖方路基,破坏自然景观环境,司机也会因两侧环境单调而产生视觉疲劳,难以目测车距,产生急躁的情绪,继而导致交通事故。所以在设计时,需多重考虑。圆曲线设置时,应该根据周边地形条件来选择设置,使设计的线形能更好的适应周边地形,符合司机的视觉心理。

(二)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是根据汽车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周边地形地物、现状水文地质条件、路基稳定性、路面排水以及经济造价等综合考虑,来判断纵长和坡度,竖曲线半径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等,最终使得行车安全速率便捷,经济造价合理,司机和乘客感觉舒适。在设计中离不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在道路线形设计时,应考虑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视觉上可以自然的诱导视线,使道路整体线形顺接平顺,更利于行车安全,利于路面排水,且更经济合理。

(三)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车辆、行人、各种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性质和组成较为复杂,行人和行车都需要在横断面设计中综合考虑去解决。断面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影响着,为保证行车和行人的安全畅通,断面位置的排布与宽度的选择至关重要,同时还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满足路基路面排水的要求以及各种地下管线在断面下敷设埋深间距等要求,还要注意近、远期实施的影响,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还要为远期管线的实施预留位置。再者,路面的高、宽都要有一定的富余,增加司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四)交又口设计

各种车辆、行人、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都要在交叉口处汇集、通过和更换方向,由于它们之间穿插交错,使得行车存在冲突点,使得速度降低,通过时间加长,也易产生交通事故。所以在交叉口设计时,首先要保证道路中各种车辆、行人、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通行的安全性,使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安全速度的通过,还要保证需要转弯的车辆能顺利通行,同时还要满足交叉口排水要求。交叉口设计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减少交叉口各冲突点,例如交通管制、渠化交通、修建立交等。在交叉口设置人行横道,使行人安全有序的穿越道路,若人、车流量较大并且车道较宽时,应在人行道中间设置二次过街安全岛以便行人安全分次通行,人行道两端设置人行信号灯也可使得行人更加有序安全的通过。人行道要设置在司机容易看清的位置,标线应醒目。确保视距三角内不能有任何遮挡物,以便司机能在驶入交叉口前就能看见被交道路中行车情况,能有一定时间去采取通行或刹车的措施。

(五)设施设计

按照道路的使用任务和功能,同时为了满足道路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在道路上应按照规定设置必要的公用设施。道路公用设施的设置是保证行车安全、便于运营管理和方便人们生活的重要措施,是现代道路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比如公交车站、停车场在近年来的设计任务中最为突显。景观设施的设置也给沿线居民提供舒适感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使得环境与道路与行人和谐的融为一体。休憩座椅,带坐凳的树池,林荫步道等等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小憩的空间。残疾人坡道、盲道、儿童专用坐具、老年人健身器材等等,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重视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需要综合考虑,从道路设计的不同方面出发,为人们设计出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合理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治中.市政道路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探讨[J].居舍,2019(06):98.

[2]黄思超.“以人为本”思想的道路设计研究——浅谈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实际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8):84-85.

[3]钟荣.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8):260-261.

猜你喜欢
道路建设问题与策略以人为本
关于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及施工企业管理若干见解
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城市规划与道路建设规划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